台历式药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72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台历式药板夹,包括:三角台历架和药板夹本体,其中,所述三角台历架包括依次可折叠式连接的前支板、后支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前支板与后支板的结构相同且顶部对应设置有矩形开口,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结构相同,可同步向前支板与后支板之间弯折或同步向前支板与后支板外部弯折,所述药板夹本体的底部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连接处连接且上部经前支板与后支板的矩形开口伸出。该台历式药板夹结构新颖、便于被识别、取药方便、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历式药板夹
本技术涉及药板包装盒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台历式药板夹。
技术介绍
药板通常放于药盒内,现有的药盒结构单一,通常为方正的盒体,虽便于携带,但不容易被快速识别,另外,人们需要打开药盒并抽出药板后才能取药,取药不方便。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药板包装,以丰富药板包装的形式,使其同时兼具便于被识别、便于取药及便于携带的特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历式药板夹,以解决现有药板包装结构单一、不容易被识别、不方便取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历式药板夹,包括:三角台历架和药板夹本体,其中,所述三角台历架包括依次可折叠式连接的前支板、后支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前支板与后支板的结构相同且顶部对应设置有矩形开口,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结构相同,可同步向前支板与后支板之间弯折或同步向前支板与后支板外部弯折,所述药板夹本体的底部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连接处连接且上部经前支板与后支板的矩形开口伸出。优选,所述前支板上设置有第一药泡孔,当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同步向前支板与后支板外部弯折至与前支板、后支板在同一平面时,放置于药板夹本体内的药板上的药泡配合进入所述第一药泡孔内。进一步优选,所述药板夹本体包括可开/合的前夹板与后夹板,所述前夹板上设置有与药板上的药泡配合的第二药泡孔,所述后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药泡孔对应的出药孔。进一步优选,所述前夹板与后夹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安全扣,用于防止药板从前夹板与后夹板之间脱落。进一步优选,所述安全扣为分别设置于前夹板与后夹板上且相互配合的插片和插缝。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底板与后夹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底板与前夹板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前夹板与后夹板的底部粘接。进一步优选,当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同步向前支板与后支板外部弯折至与前支板、后支板在同一平面时,药板夹本体的顶部露出于前支板与后支板的矩形开口且不突出于前支板与后支板的顶部。进一步优选,当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同步向前支板与后支板之间弯折至与前支板、后支板在一个平面时,药板夹本体上的第二药泡孔全部露出于前支板与后支板的顶部。进一步优选,所述三角台历架的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按压方向标记。本技术提供的台历式药板夹结构新颖,便于被识别,药板夹本体可相对三角台历架伸缩,进而带动药板相对三角台历架升降,当药板夹本体缩回三角台历架时,药板随之进入三角台历架内,台历式药板夹呈平板状,便于携带,台历式药板夹正常使用时,三角台历架呈三角形放置,药板夹本体稳定于前支板与后支板之间,当药板夹本体伸出三角台历架时,药板随之伸出,之后,即可进行取药。本技术提供的台历式药板夹结构新颖、取药方便、便于携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台历式药板夹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台历式药板夹在药板夹下降状态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台历式药板夹在药板夹下降状态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台历式药板夹在药板夹升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台历式药板夹在药板夹在打开药板夹本体时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台历式药板夹在药板夹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台历式药板夹,包括:三角台历架1和药板夹本体2,其中,所述三角台历架1包括依次可折叠式连接的前支板11、后支板12、第一底板13和第二底板14,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结构相同且顶部对应设置有矩形开口,第一底板13与第二底板14结构相同,可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之间弯折或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外部弯折,所述药板夹本体2的底部与第一底板13和第二底板14的连接处连接且上部经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矩形开口伸出。该台历式药板夹结构新颖,便于被识别,药板夹本体可相对三角台历架伸缩,进而带动药板相对三角台历架升降,当药板夹本体缩回三角台历架时,药板随之进入三角台历架内,台历式药板夹呈平板状,便于携带,台历式药板夹正常使用时,三角台历架呈三角形放置,药板夹本体稳定于前支板与后支板之间,当药板夹本体伸出三角台历架时,药板随之伸出,之后,即可进行取药。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支板11上设置有第一药泡孔111,当第一底板13与第二底板14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外部弯折至与前支板11、后支板12在同一平面时,放置于药板夹本体2内的药板3上的药泡31配合进入所述第一药泡孔111内。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药板夹本体2包括可开/合的前夹板21与后夹板22,所述前夹板21上设置有与药板3上的药泡31配合的第二药泡孔211,所述后夹板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药泡孔211对应的出药孔。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夹板21与后夹板22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安全扣,用于防止药板3从前夹板21与后夹板22之间脱落,通过设置安全扣,还可以实现对药板的更换。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全扣为分别设置于前夹板21与后夹板22上且相互配合的插片212和插缝221。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底板13与后夹板2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底板14与前夹板21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夹板21与后夹板22的底部粘接,进而实现对药板的夹紧。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当第一底板13与第二底板14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外部弯折至与前支板11、后支板12在同一平面时,药板夹本体2的顶部露出于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矩形开口且不突出于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顶部。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当第一底板13与第二底板14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之间弯折至与前支板11、后支板12在一个平面时,药板夹本体2上的第二药泡孔211全部露出于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顶部。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三角台历架1的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按压方向标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台历式药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台历架(1)和药板夹本体(2),其中,所述三角台历架(1)包括依次可折叠式连接的前支板(11)、后支板(12)、第一底板(13)和第二底板(14),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结构相同且顶部对应设置有矩形开口,第一底板(13)与第二底板(14)结构相同,可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之间弯折或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外部弯折,所述药板夹本体(2)的底部与第一底板(13)和第二底板(14)的连接处连接且上部经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矩形开口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台历式药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台历架(1)和药板夹本体(2),其中,所述三角台历架(1)包括依次可折叠式连接的前支板(11)、后支板(12)、第一底板(13)和第二底板(14),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结构相同且顶部对应设置有矩形开口,第一底板(13)与第二底板(14)结构相同,可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之间弯折或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外部弯折,所述药板夹本体(2)的底部与第一底板(13)和第二底板(14)的连接处连接且上部经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的矩形开口伸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历式药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板(11)上设置有第一药泡孔(111),当第一底板(13)与第二底板(14)同步向前支板(11)与后支板(12)外部弯折至与前支板(11)、后支板(12)在同一平面时,放置于药板夹本体(2)内的药板(3)上的药泡(31)配合进入所述第一药泡孔(111)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历式药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板夹本体(2)包括可开/合的前夹板(21)与后夹板(22),所述前夹板(21)上设置有与药板(3)上的药泡(31)配合的第二药泡孔(211),所述后夹板(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药泡孔(211)对应的出药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历式药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21)与后夹板(22)的上部分别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