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62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属于稳定平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稳定精度高、扰动抑制能力强的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平台保持稳定;驱动控制系统用于输出控制指令从而驱动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传输至驱动控制系统;控制器与上位机双向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保持舰船平台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
本技术属于稳定平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
技术介绍
当船体受到海浪冲击会造成船体相对于地理坐标系产生一定的扰动角度,舰船的稳定平台在面对很大的震动时控制精度很难达到高精度,虽然目前存在一些舰船的稳定平台,但目前的稳定平台的精度偏低,而稳定平台精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硬件结构和控制系统,其中,硬件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载体的扰动、机械结构的谐振、安装不平衡、线路复杂和传感器噪声,譬如舰载条件下主要是由于海浪造成的低频率大幅度扰动和低频时换向带来的换向摩擦。五级海况时的扰动主要能量集中在0.1~0.2Hz,幅值20°左右;换向带来的摩擦影响会在仪器换向时出现尖峰误差。机载条件下的扰动频率要高一些,主要几集中在几赫兹到一百赫兹。星载条件下包括大气干扰带来的宽带干扰和平台带来的窄带干扰,大气干扰一般宽达几百赫兹甚至上千赫兹,但是幅值比较小。虽然不同载体扰动条件不同,但是大多数载体的扰动主要集中在1~100Hz,尤其是5~20Hz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要求惯性稳定平台在中低频具有足够高的抑制能力。控制系统的影响因素包括相位延迟、闭环误差、补偿无针对性等。所以目前在舰船用高精度稳定平台的研制方面仍需努力。因此,就需要一种稳定精度高、扰动抑制能力强的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稳定平台精度低、扰动抑制能力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稳定精度高、扰动抑制能力强的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平台保持稳定;驱动控制系统,用于输出控制指令从而驱动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传输至驱动控制系统;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驱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系统与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双向连接,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输出反馈信号至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所述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上位机、传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增量式编码器,所述控制器与上位机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复位晶振电路、光耦电路、调试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串口通讯接口电路和STM32处理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供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复位晶振电路、光耦电路、调试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串口通讯接口电路均与STM32处理器双向连接,所述光耦电路的输出端与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端与STM32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串口通讯接口电路与上位机双向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包括翻滚轴、俯仰轴和多个惯性传感器;所述多个惯性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翻滚轴和俯仰轴上,所述多个惯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翻滚轴和俯仰轴的输入端均与驱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包括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进一步地:所述位置环包括ARM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位置控制器和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所述ARM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位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位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从而形成位置环。进一步地:所述位置环包括ARM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角速度传感器和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所述ARM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入端与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ARM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从而形成位置环。进一步地:所述电流环包括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驱动器包括电流调节器、功率放大器和电流感应器,所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与ARM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器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器的输出端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从而形成电流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当船体受到海浪冲击会造成船体相对于地理坐标系产生一定的扰动角度,稳定平台会控制平台台面反方向转动,实现稳定平台台面相对于地理坐标系稳定。建立直流力矩电机模型,建立三闭环伺服控制系统模型,分别设计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控制器。其中电流环作为系统最内环,速度环为控制系统中间环节,位置环为系统的最外环。电流环主要控制电机机械运动,跟随给定的电压信号,消除电机运转产生的反电动势对输出力矩的影响;速度环主要用于抑制电机转动角度及角加速度对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波动影响,平衡环内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常数的矛盾;位置环作为系统的核心环节,实现对载体位置指令的实时跟踪及控制平台做出相应的补偿运动,以保证平台稳定精度和动态特性。实现稳定平台硬件设计。搭建稳定平台的机械结构和设计以STM32为控制器的硬件电路。在核心控制板上,主要包括微处理器STM32的最小系统电路、电源电路、调试电路、串口通讯接口电路、信号调理电路,而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和平台姿态变化传感器采用单独设计,独立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的总体硬件电路规划图;图2为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的闭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4所述位置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中。实施例1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它包括: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平台保持稳定;驱动控制系统,用于输出控制指令从而驱动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传输至驱动控制系统;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驱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系统与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双向连接,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输出反馈信号至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所述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上位机、传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增量式编码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平台保持稳定;/n驱动控制系统,用于输出控制指令从而驱动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n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传输至驱动控制系统;/n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驱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系统与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双向连接,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输出反馈信号至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n所述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上位机、传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增量式编码器,所述控制器与上位机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平台保持稳定;
驱动控制系统,用于输出控制指令从而驱动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
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传输至驱动控制系统;
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驱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系统与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双向连接,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输出反馈信号至三环路伺服控制系统;
所述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上位机、传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增量式编码器,所述控制器与上位机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复位晶振电路、光耦电路、调试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串口通讯接口电路和STM32处理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供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复位晶振电路、光耦电路、调试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串口通讯接口电路均与STM32处理器双向连接,所述光耦电路的输出端与伺服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端与STM32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串口通讯接口电路与上位机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舰船的稳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稳定平台控制装置包括翻滚轴、俯仰轴和多个惯性传感器;所述多个惯性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翻滚轴和俯仰轴上,所述多个惯性传感器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兆恒林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