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61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包括:船体;第一主板,设于所述船体的船头外壁;第二主板,间隔设于所述船体的船头外壁;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二主板均具有沿所述船体的船底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向,以及沿远离所述船体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主板、所述第二主板以及所述船头外壁形成分流主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实现船舶前行过程中船头处水流的分流减压,提高了船舶的速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
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船舶。
技术介绍
船舶航运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船舶运输具有大载重,航程远,速度慢等特点。科技发展的今天,船舶的各项性能虽有重大提高,但是船舶行驶的稳定性、速度却没有提升,实际船舶没有更有效的阻力解决方案,船舶千百年来设计大同小异是其根本原因。目前阻力较小的船有多体船,相对有效克服叠加阻力,速度有所提高,但不是很明显,且制造复杂;另外船舶阻力的原因使得船体设计没有较统一的方法,比如:高速船船身狭长,船头扁平;载重船船体宽,船头宽圆。因此,一种结构简单、行驶速度较快的且稳定性较高的船舶的出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船舶,在提高船舶速度的同时,提高船舶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船舶,所述船舶包括:船体,具有船头,所述船头具有倾斜设置的迎水面;第一主板,设于所述船头,并位于所述迎水面的一侧;第二主板,设于所述船头,并位于所述迎水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主板、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迎水面之间围合形成从船头向船尾方向延伸的分流主通道。进一步地,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分别设于所述迎水面的相对的两侧边;和/或,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在船头朝向船尾的方向上呈锐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船舶还包括设于所述船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向所述迎水面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二主板均向前延伸,以使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二主板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还包括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以用于分流流经所述分流主通道两侧的流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主板的远离所述第二主板的一侧的第一子板,所述分流组件包括间隔设于第一子板的多个第一分流板,相邻两所述第一分流板之间形成从船头向船尾方向延伸的第一分流次通道;和/或,所述固定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主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的第二子板,所述分流组件包括间隔设于第二子板的多个第二分流板,相邻两所述第二分流板之间形成从船头向船尾方向延伸的第二分流次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一分流板之间的第一加强件;和/或,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第二分流板之间的第二加强件;和/或,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分流板之间的第三加强件;和/或,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分流板之间的第四加强件。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设于所述第一子板下方,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分流板及第一主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横板设于所述第二子板下方,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分流板及第二主板的底面。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分流板的出水端和第一主板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船体的一侧面所在的面,或者,多个所述第一分流板的出水端和第一主板的出水端靠近所述船体的一侧面所在的面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分流板的出水端和第二主板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船体的另一侧面所在的面,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分流板的出水端和第二主板的出水端靠近所述船体的二侧面所在的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板、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船头、船体链接成一体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板为平板或弯曲板;和/或,所述第二主板为平板或弯曲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船舶,所述船舶包括:船体,具有船头,所述船头具有倾斜设置的迎水面;第一主板,设于所述船头,并位于所述迎水面的一侧;第二主板,设于所述船头,并位于所述迎水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主板、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迎水面之间围合形成从船头向船尾方向延伸的分流主通道。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船头设置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可打断或消弱船舶行驶或高速行驶过程中,船舶破开流水时,流水在迎水面聚集而产生的首波;同时,利用第一主板、第二主板及船头的迎水面形成分流主通道,使得被打断的波浪能沿该分流主通道向船体的两侧及船底散流出去,以实现对该首波进行合理分流。这样,减少或消除了船舶在行驶或高速行驶时在船头产生的的波浪以及由该波浪产生的兴波阻力,从而提高船舶速度和能耗效率,使得船舶的稳定性能得以提高。并且,在提高船舶速度的同时,还保持着船舶原有的装载能力。本技术申请保护的船舶结构简单,且易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船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一局部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船体414第二加强件200第一主板415第三加强件300第二主板416第四加强件400固定板417第一横板110迎水面418第二横板411第一分流板420第一子板412第二分流板430第二子板413第一加强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包括:/n船体,具有船头,所述船头具有倾斜设置的迎水面;/n第一主板,设于所述船头,并位于所述迎水面的一侧;/n第二主板,设于所述船头,并位于所述迎水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主板、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迎水面之间围合形成从船头向船尾方向延伸的分流主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包括:
船体,具有船头,所述船头具有倾斜设置的迎水面;
第一主板,设于所述船头,并位于所述迎水面的一侧;
第二主板,设于所述船头,并位于所述迎水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主板、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迎水面之间围合形成从船头向船尾方向延伸的分流主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分别设于所述迎水面的相对的两侧边;和/或,
第一主板与第二主板在船头朝向船尾的方向上呈锐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还包括设于所述船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向所述迎水面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二主板均向前延伸,以使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二主板均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还包括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以用于分流流经所述分流主通道两侧的流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主板的远离所述第二主板的一侧的第一子板,所述分流组件包括间隔设于第一子板的多个第一分流板,相邻两所述第一分流板之间形成从船头向船尾方向延伸的第一分流次通道;和/或,
所述固定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主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的第二子板,所述分流组件包括间隔设于第二子板的多个第二分流板,相邻两所述第二分流板之间形成从船头向船尾方向延伸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学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山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