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连安专利>正文

一种防水变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51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一种防水变电箱,包括设备主体、活动框架、隔断板,活动框架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部,隔断板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壁底端处,通过立柱、开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活动杆、第二弹簧、动框架、固定块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关系,能够迫使其第一弹簧拉动其活动框架进行上移,这样就可以对活动框架处的电器元件进行防水保护,同时在利用其固定滑杆、滑块和滑槽之间的布局和配套设置,能够对活动框架和隔断板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这样可以保障其立柱插入至开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快速且稳定的使活动框架进行位移,最终,通过此装置,完成了对电器元件的移动和防水保护,从而避免了变电箱内部因雨水堆积而影响其电器元件的使用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变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箱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水变电箱。
技术介绍
变电箱是集高压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柜为一体的具有预装和可移动的配电装置,而箱式变电站除了对内部开关、变压器设备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设计何种结构和外形,这涉及到变电箱的安全问题。基于以上描述,并检索了一件申请号为:CN201911183113.9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关于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变电箱,其结构为:箱体安装在底座上;箱体罩在罩体内,罩体的顶面内壁和箱体的顶面外壁之间设置第一伸缩部件......中央处理器和驱动机构均安装在箱体上,且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驱动机构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通过检索发现,主要是通过驱动机构、中央处理器、集水槽、压力传感器、罩体等来实现对箱体的密封和防雨保护工作。通过检索分析并经过在本领域内的长时间研究和不断的试验发现,现有的变电箱在使用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积水槽只能在收集了一定重量的雨水才能够向下进行挤压移动,集水槽位置发生变化后才能够触发压力传感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时间,所有当地面上的雨水过大而蔓延至变电箱处时,其雨水会向变电箱内部进行渗透和堆积,这样就可能对变电箱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防水变电箱。(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旨在于在解决当变电箱的内部出现雨水堆积时,通过其装置,能够使变电箱处的电器元件进行位移,从而降低电器元件与雨水发生接触的可能性,最终,达到其变电箱的防水目的。(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提供了一种防水变电箱,包括设备主体、活动框架、隔断板,活动框架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部,隔断板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壁底端处,设备主体还包括有柜门、固定滑杆、浮板、立柱、滑块、滑槽,柜门配套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前侧端面处,固定滑杆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壁端面处,浮板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部底端处,立柱固定设置于浮板的顶部端面处,滑块固定设置于浮板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且活动框架处也固定设置于滑块,同时滑块滑动设置于固定滑杆的外侧端面,滑槽贯穿设置于滑块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且滑槽的内壁端面处贯穿设置有固定滑杆;活动框架还包括有套管、第一弹簧、连接杆、固定块,套管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部顶端处,第一弹簧固定设置于套管的内部顶端处,且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活动设置于套管的内部,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框架的顶部端面处,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活动框架的底部端面处;隔断板还包括有开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活动杆、第二弹簧、滚轮、卡块、连接板,开槽贯穿设置于隔断板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第一凹槽嵌入式设置于开槽的内壁端面处,第二凹槽嵌入式设置于隔断板的顶部端面处,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互贯通,活动杆活动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内部,且活动杆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开槽的内壁端面处,第二弹簧固定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内部,且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滚轮配套设置于活动杆的外侧端面处,且滚轮位于开槽内部,卡块活动设置于隔断板的顶部端面处,且卡块固定设置于连接板的顶部端面处,连接板活动设置于第二凹槽的内部,且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杆的顶部端面处。优选的:固定滑杆和滑槽整体均为圆柱状结构设置,其中滑槽的直径略微大于固定滑杆的直径,同时活动框架和浮板也均配套设置有滑块和滑槽。优选的:套管和连接杆整体为圆柱状结构设置,其中套管的直径略微大于连接杆的直径。优选的:开槽和立柱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开槽的直径略微大于立柱的直径,这立柱的顶部端面处则为三角状斜面式结构设置,同时浮板处的立柱与隔断板处的开槽处于同一垂直线。优选的:第一凹槽和活动杆的整体均为圆柱状结构设置,其中第一凹槽的直径略微大于活动杆的直径,同时第二凹槽和连接板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第二凹槽的宽度略微大于连接板的宽度。优选的:固定块整体为梯形状结构设置,而卡块则为Z形状结构设置,其中固定块的外侧端面与卡块的内侧端面相互契合且匹配,如图4所示,同时当隔断板处的卡块与活动框架处的固定块进行接触时,其卡块和固定块处于同一水平线。优选的:活动框架整体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内部为封闭式结构,而前侧端面则为敞开式结构。优选的:隔断板和浮板整体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隔断板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的内壁底端处,而浮板则活动设置于隔断板的底部。有益效果:1、这种防水变电箱设置有浮板、立柱、开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活动杆、第二弹簧、滚轮、卡块、连接板、活动框架、固定块和第二弹簧,能够迫使其第一弹簧拉动其活动框架进行上移,这样就可以对活动框架处的电器元件进行防水保护。2、这种防水变电箱设置有固定滑杆、滑块和滑槽,能够对活动框架和隔断板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这样可以保障其立柱插入至开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快速且稳定的使活动框架进行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水变电箱正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立柱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卡块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水变电箱图1中的A处正面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水变电箱图1中的B处侧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水变电箱图4中的C处局部侧面示意图。图1-6中:1-设备主体;101-柜门;1011-固定滑杆;102-浮板;1021-立柱;103-滑块;104-滑槽;2-活动框架;201-套管;202-第一弹簧;203-连接杆;204-固定块;3-隔断板;301-开槽;302-第一凹槽;303-第二凹槽;304-活动杆;3041-第二弹簧;3042-滚轮;305-卡块;3051-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变电箱,包括设备主体1、活动框架2、隔断板3,活动框架2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隔断板3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壁底端处,设备主体1还包括有柜门101、固定滑杆1011、浮板102、立柱1021、滑块103、滑槽104,柜门101配套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前侧端面处,固定滑杆1011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壁端面处,浮板102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立柱1021固定设置于浮板102的顶部端面处,滑块103固定设置于浮板102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且活动框架2处也固定设置于滑块103,同时滑块103滑动设置于固定滑杆1011的外侧端面,滑槽104贯穿设置于滑块103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且滑槽104的内壁端面处贯穿设置有固定滑杆1011;活动框架2还包括有套管201、第一弹簧202、连接杆203、固定块204,套管201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顶端处,第一弹簧202固定设置于套管202的内部顶端处,且第一弹簧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连接杆203活动设置于套管201的内部,且连接杆2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框架2的顶部端面处,固定块204固定设置于活动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变电箱,包括设备主体(1)、活动框架(2)、隔断板(3),所述活动框架(2)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所述隔断板(3)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壁底端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还包括有柜门(101)、固定滑杆(1011)、浮板(102)、立柱(1021)、滑块(103)、滑槽(104),所述柜门(101)配套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前侧端面处,所述固定滑杆(1011)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壁端面处,所述浮板(102)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所述立柱(1021)固定设置于浮板(102)的顶部端面处,所述滑块(103)固定设置于浮板(102)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且活动框架(2)处也固定设置于滑块(103),同时滑块(103)滑动设置于固定滑杆(1011)的外侧端面,所述滑槽(104)贯穿设置于滑块(103)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且滑槽(104)的内壁端面处贯穿设置有固定滑杆(1011);/n所述活动框架(2)还包括有套管(201)、第一弹簧(202)、连接杆(203)、固定块(204),所述套管(201)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顶端处,所述第一弹簧(202)固定设置于套管(202)的内部顶端处,且第一弹簧(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活动设置于套管(201)的内部,且连接杆(2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框架(2)的顶部端面处,所述固定块(204)固定设置于活动框架(2)的底部端面处;/n所述隔断板(3)还包括有开槽(301)、第一凹槽(302)、第二凹槽(303)、活动杆(304)、第二弹簧(3041)、滚轮(3042)、卡块(305)、连接板(3051),所述开槽(301)贯穿设置于隔断板(3)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所述第一凹槽(302)嵌入式设置于开槽(301)的内壁端面处(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凹槽(303)嵌入式设置于隔断板(3)的顶部端面处,且第二凹槽(303)与第一凹槽(302)相互贯通(如图6所示),所述活动杆(304)活动设置于第一凹槽(302)的内部,且活动杆(304)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开槽(301)的内壁端面处,所述第二弹簧(3041)固定设置于第一凹槽(302)的内部,且第二弹簧(30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04),所述滚轮(3042)配套设置于活动杆(304)的外侧端面处,且滚轮(3042)位于开槽(301)内部,所述卡块(305)活动设置于隔断板(3)的顶部端面处,且卡块(305)固定设置于连接板(3051)的顶部端面处,所述连接板(3051)活动设置于第二凹槽(303)的内部,且连接板(30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杆(304)的顶部端面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变电箱,包括设备主体(1)、活动框架(2)、隔断板(3),所述活动框架(2)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所述隔断板(3)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壁底端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还包括有柜门(101)、固定滑杆(1011)、浮板(102)、立柱(1021)、滑块(103)、滑槽(104),所述柜门(101)配套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前侧端面处,所述固定滑杆(1011)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壁端面处,所述浮板(102)活动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所述立柱(1021)固定设置于浮板(102)的顶部端面处,所述滑块(103)固定设置于浮板(102)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且活动框架(2)处也固定设置于滑块(103),同时滑块(103)滑动设置于固定滑杆(1011)的外侧端面,所述滑槽(104)贯穿设置于滑块(103)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且滑槽(104)的内壁端面处贯穿设置有固定滑杆(1011);
所述活动框架(2)还包括有套管(201)、第一弹簧(202)、连接杆(203)、固定块(204),所述套管(201)固定设置于设备主体(1)的内部顶端处,所述第一弹簧(202)固定设置于套管(202)的内部顶端处,且第一弹簧(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活动设置于套管(201)的内部,且连接杆(2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框架(2)的顶部端面处,所述固定块(204)固定设置于活动框架(2)的底部端面处;
所述隔断板(3)还包括有开槽(301)、第一凹槽(302)、第二凹槽(303)、活动杆(304)、第二弹簧(3041)、滚轮(3042)、卡块(305)、连接板(3051),所述开槽(301)贯穿设置于隔断板(3)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所述第一凹槽(302)嵌入式设置于开槽(301)的内壁端面处(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凹槽(303)嵌入式设置于隔断板(3)的顶部端面处,且第二凹槽(303)与第一凹槽(302)相互贯通(如图6所示),所述活动杆(304)活动设置于第一凹槽(302)的内部,且活动杆(304)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开槽(301)的内壁端面处,所述第二弹簧(3041)固定设置于第一凹槽(302)的内部,且第二弹簧(30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04),所述滚轮(3042)配套设置于活动杆(304)的外侧端面处,且滚轮(3042)位于开槽(301)内部,所述卡块(305)活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连安
申请(专利权)人:熊连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