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移动显示终端屏幕和显示屏上逐渐占据主流。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与该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元件。现有技术中每个发光元件均包括叠层设置的阳极、空穴辅助传输层、发光层、电子辅助传输层以及阴极。为了提高子像素密度,或者制备较小尺寸的显示面板,不同颜色的发光元件的空穴辅助传输层、发光层以及电子辅助传输层均为整层膜层,各个发光元件的空穴辅助传输层、发光层以及电子辅助传输层没有中断,不同像素单元之间通过像素限定层隔离。进一步,为了防止或减轻空穴在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中的横向扩散或者横向串扰,往往在像素限定层上设置凹槽以便阻断横向漏电流。由于需要越过像素限定层,以及像素限定层上设置有凹槽,导致像素限定层出的阴极比较薄,电阻比较大,而且容易发生断裂,使阴极电阻上产生加大的压降,影响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均匀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n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第一电极层、像素限定层、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且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开口结构露出部分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n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导电连接结构、色阻层、弹性导电墙以及金属连接垫;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衬底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第一电极层、像素限定层、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且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开口结构露出部分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导电连接结构、色阻层、弹性导电墙以及金属连接垫;所述导电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衬底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子像素色阻;相邻子像素色阻之间的间隙露出部分所述导电连接结构;所述弹性导电墙位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所述弹性导电墙通过相邻子像素色阻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电连接结构接触;所述金属连接垫位于所述弹性导电墙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表面;所述弹性导电墙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像素限定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墙包括有机材料基体和导电掺杂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基体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或树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掺杂粒子包括碳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硅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墙中所述碳纳米颗粒或碳纳米管的体积比范围为10%-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长度小于2um,管径小于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墙包括导电高分子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墙包括导电高分子聚苯胺、聚乙炔或聚丁二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墙还包括碳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硅纳米颗粒或金属纳米颗粒掺杂粒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至少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守,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