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闸机构、断路器及分闸原因指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440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闸机构、断路器及分闸原因指示方法。所述分闸机构通过设置在分闸过程中跟随分闸动作机构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一电回路的状态的第一弹性件以及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操作件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二电回路的状态的第二弹性件,使得根据所述第一电回路的状态切换时间和所述第二电回路的状态切换时间可以确定是分闸动作机构先动作还是操作件先动作,从而能够实现确定断路器的分闸原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闸机构、断路器及分闸原因指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
,尤其涉及一种分闸机构、断路器及分闸原因指示方法。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常见的电路保护装置,一般来说,断路器支持故障分闸和手动分闸,故障分闸是指在电路发生过载、短路等故障时,断路器自动进行分闸,手动分闸是指人为操作断路器的操作件进行分闸,在现有技术中,断路器不能对分闸原因进行指示,操作人员或检修人员无法确定断路器是由于故障分闸还是被其他人员手动分闸。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分闸机构、断路器及分闸原因指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不能指示分闸原因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闸机构,应用于断路器中,所述分闸机构包括:分闸动作机构、所述分闸动作机构用于执行分闸动作;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连接,所述操作件用于驱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一电回路的状态;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操作件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二电回路的状态。所述的分闸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弹力部,所述第一弹力部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一同运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弹力部,所述第二弹力部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操作件一同运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二导电部。所述的分闸机构,其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受力部,在分闸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弹力作用在所述第一受力部上;所述操作件上设置有第二受力部,在分闸过程中,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弹力作用在所述第二受力部上。所述的分闸机构,其中,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可绕主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面;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二传动件可绕所述主轴转动;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且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为远离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的方向,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且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接触时,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保持静止,当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分离。所述的分闸机构,其中,所述传动部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操作件转动连接。所述的分闸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受力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所述的分闸机构,其中,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后,所述传动部跟随所述第二传动件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到达分闸位置。所述的分闸机构,其中,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传动部,所述连杆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面;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上,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面配合的第二止挡面;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动触头上。一种断路器,其中,所述断路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分闸机构。一种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分闸机构的分闸原因指示方法,其中,所述分闸原因指示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电回路状态切换的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电回路状态切换的第二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分闸原因并进行相应指示。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闸机构、断路器及分闸原因指示方法,所述分闸机构应用于断路器中,所述分闸机构通过设置在分闸过程中跟随分闸动作机构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一电回路的状态的第一弹性件以及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操作件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二电回路的状态的第二弹性件,使得根据所述第一电回路的状态切换时间和所述第二电回路的状态切换时间可以确定是分闸动作机构先动作还是操作件先动作,从而能够实现确定断路器的分闸原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分闸动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分闸动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由抵接状态转化为脱离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中故障分闸时的原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第四弹性件的作用原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闸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闸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闸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部与操作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分闸机构,所述分闸机构是应用于断路器中,如图1所示,所述分闸机构包括:分闸动作机构100,操作件200,所述分闸动作机构100用于执行分闸动作,所述操作件200用于驱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100动作。所述分闸动作机构100可以是任一种能够执行分闸动作的机构,具体地,断路器的分闸是通过电触点的分离来实现的,电触点接通时,电路接通,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电触点分离时,电路切断,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分闸动作机构100用于实现电触点的分离以实现分闸。在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分闸动作机构,本专利技术中的分闸动作机构可以是但不限于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分闸动作机构中的一种。所述分闸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00,所述第一弹性件300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分闸动作机构100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一电回路的状态,第二弹性件400,所述第二弹性件400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操作件200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二电回路的状态。断路器的分闸动作机构的驱动件有两种,操作件和内驱动件,内驱动件用于在短路、过载等故障时驱动分闸动作机构动作,实现分闸,操作件用于被手动操作以驱动分闸动作机构动作实现分闸。而为了使得断路器能够同时支持手动分闸和手动合闸,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闸机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断路器中,所述分闸机构包括:/n分闸动作机构、所述分闸动作机构用于执行分闸动作;/n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连接,所述操作件用于驱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n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一电回路的状态;/n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操作件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二电回路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闸机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断路器中,所述分闸机构包括:
分闸动作机构、所述分闸动作机构用于执行分闸动作;
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连接,所述操作件用于驱动所述分闸动作机构;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一电回路的状态;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操作件一同运动以改变第二电回路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弹力部,所述第一弹力部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一同运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导电部;
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弹力部,所述第二弹力部用于在分闸过程中跟随所述操作件一同运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二导电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受力部,在分闸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弹力作用在所述第一受力部上;
所述操作件上设置有第二受力部,在分闸过程中,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弹力作用在所述第二受力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动作机构包括: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可绕主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面;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二传动件可绕所述主轴转动;
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且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力方向为远离所述断路器中的第二电触点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芸
申请(专利权)人:鑫美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