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强专利>正文

单提纽双秤钩杆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35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杆秤,它称作单提纽双秤钩(盘)杆秤,它是一种衡器。它的秤杆、提纽、秤钩(盘)的重心在提纽的刀口的正下方,利用增砣,称重时可以连续读数,可以达到OIML对(Ⅲ)级准确度的要求:即检定标尺分度数n≥500。它的秤钩(盘)的刀口准确地安装于秤杆轴线上方的R/2处,而提纽的刀口则准确地安装于秤杆轴线上方R/2加1毫米至2毫米处,由此,保证了杆秤的灵敏度达到OIML的(Ⅲ)级准确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名称为单提纽双秤钩(盘)杆秤,它是一种衡器。我国杆秤简单、轻巧、便携、廉价、使用方便。但现有杆秤,连(IIII)级准确皮也达不到(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规定商用秤必须达到(III)级准确度),而且极易做假。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它不能取消,只好被限制使用于农贸市场的非正式摊位和流通商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达到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规定的(III)级准确度的杆秤,它叫做单提纽双秤钩(盘)杆秤。它能达到(III)级准确度的要求(1)检定标尺分度数n>=500;(2)施加一个其值相当于所加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额外载荷,由此引起指示器件的恒定位移(这里是指秤杆末端向上翘起)至少应等于2毫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因为检定标尺分度数n=Max/e>=500,Max为最大秤量,e为最小一格的秤量。n=Max/e实际上是杆秤的测量长度L和最小一格的宽度(规定为ΔL=2毫米)的比。取n的最小值500,则L的最小数值Lo=500×2=1000毫米,显然,市场上的常用杆秤没有1米长。为此,可以用增砣来增大Max,如同磅秤一样,磅秤秤杆(横梁)不长,但增砣使它可以称半吨。一个砣(游砣)在杆秤称衡时,如L=500毫米,可以称得的最大秤量Max1=eL/ΔL=250e。保持游砣在秤杆末端,增加一个与游砣等重的增砣,从提纽逐步移它到秤杆末端,当秤杆的重心(秤杆、秤钩盘和提纽的合力的作用点)在提纽正下方时,杆秤的平衡完全由物重和砣重的力矩决定,则增加一个游砣,可使称重Max1最大增加到2Max1=500e,则n=500,达到OIML的起码要求。但杆秤有两个提纽,如果秤杆的重心在一个提纽处,这意味着另一个提纽时平衡将与秤杆自重的力矩有关,这使增砣的读数不能与游砣的读数连续变化。因而要使杆秤自重的重心位置不影响增砣与游砣读数的连续性,只能使提纽为一个,那麽,只好用两个秤钩(盘)来满足两个量程的杆秤称衡习惯,并且使秤杆自重的重心在提纽处。这就是单提纽双秤钩(盘)的原因。杆秤的灵敏度公式为ΔH/L=aΔM/∑Mh。L为秤杆的计量长度(即游砣在秤杆上可以移动的长度),a为秤钩(盘)与提纽间的距离(秤杆的长度为L+a),已经平衡的杆秤当称重增加ΔM时,秤杆末端上翘的距离为ΔH(根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非自动衡器”的规定,对于III级衡器,施加一个其值相当于所加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额外载荷,由此引起指示器件的恒定位移至少应等于2毫米)。∑M是物重、砣重和秤杆自重的和。h为提纽的作用点到重点和力点连线的距离(重点是重物重力的作用点,力点是秤砣重力的作用点)。显然,ΔH一定,由灵敏度公式可知,L、a、ΔM不变时,∑M增大,h减少,当被称重物质量不大时,h可以达到数厘米,当M为大质量时,h为毫米级。制造杆秤时,h必须准确到毫米级,h是一个非常小而又十分关键的量。为了准确确定它,必须准确确定重点、力点和提纽的位置,重点和提纽的作用点是刀和承的接触点,很容易准确定位。而力点是秤砣和秤杆的作用点,本人已证明(详细推导在说明书最后),它位于游砣悬吊处秤杆截面圆心正上方R/2处(R为截面半径)。因此,要达到称重30千克时灵敏度符合(III)级准确度要求,只要(1)使秤钩(盘)的刀口位于秤杆截面圆心正上方R/2处;(2)使提纽的刀口位于秤杆截面圆心正上方R/2再加上1毫米至2毫米处。这样,考虑加工的误差在内也不会影响整体达到(III)级准确度。由于采取上述方案,使用一个游砣,最大秤量为Max1,保持游砣在秤杆的末端,再加一个与游砣等重的增砣,从提纽逐渐移向末端,读数将从Max1连续增大到2Max1,因而,只要增加增砣,一定能做到n=Max/e>=500。同时,由于找到了游砣的作用点在秤杆截面圆心的正上方R/2处,在生产杆秤时,又准确地将秤钩(盘)的刀口定位于秤杆截面圆心正上方R/2处,使提纽的刀口位于秤杆截面圆心的正上方R/2加1毫米至2毫米处,将一般杆秤的数据代入灵敏度计算公式,有L=600毫米,a=20毫米、ΔM==25克(OIML规定最大允许误差为e/2,即最小一格的秤量50克的一半),∑M=30000克(被称物体的最大秤量)+1000克(两个砣的质量)+500克(两个秤钩盘的质量)=31500克,ΔH=2毫米,代入后可得h=LaΔM/ΔH∑M=3.97毫米,而生产杆秤时,h严格控制在1至2毫米,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灵敏度符合OIML(III)级准确度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计算游砣作用点的示意图。图中,1承载提纽的刀口 2连接提纽的环行支承 3提纽 4、5秤钩(盘)的刀口OO′为秤杆轴线 KK′为秤杆截面园心正上方R/2处的连线(虚点线) G1、G2秤钩P1、P2秤盘 D秤砣。图1中,OO′为秤杆轴线,KK′为秤杆截面圆心正上方R/2处的连线,图中可以看出,秤钩(盘)的刀口紧紧地依在KK′线上,而提纽的刀口在KK′线的上方1至2毫米处。图中,1到O的距离,即L,等于600毫米,1和4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1和5之间的距离为100毫米。砣D的质量为500克,秤杆、提纽、秤钩(盘的重心)恰好在提纽刀口的正下方(图中标出为C)。当用P1盘或G1钩称重时,砣D从提纽下方移到秤杆末端,这相当于零点纽称重,有力矩平衡式100×Mg=600×500g,最大秤量M=3000克,增加一个500克的增砣,最大秤量为6000克。零点纽最小一格的秤量e,它可以由最大秤量3000克除以L(600毫米)得到5克/毫米,而规定最小一格的宽度为2毫米,所以e=10克。由此可以计算出零点纽的检定分度数n=Max/e=6000/10=600,达到了OIML的规定。同理,最大秤量纽的检定分度数也可以算出等于600。另外,由于秤钩(盘)的刀口准确安装于秤杆截面圆心正上方R/2处,提纽的刀口也准确地安装于上述位置的上方1至2毫米处,灵敏度能确保达到OIML(III)级准确度的要求。图中还可以看出,秤杆截面是逐渐向尾部缩小的,而KK′随尾部的缩小是向上翘起的,这正好部分抵消了秤砣移向尾部时秤杆向下弯曲,即保证了KK′的水平。至于秤杆截面缩小的程度,完全可以根据材料力学进行计算,而生产中则是通过实验确定的。图2是表明计算游砣作用点的示意图。秤砣靠砣系吊于秤杆上,如图,只有秤杆截面的上半部efg受绳的作用。考虑图中Δθ对应的一小段弧Δ1,它受到沿切线方向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近于相反的绳的张力T的作用,其合力F=2Tsin(Δθ/2)=2TΔθ/2=TΔθ,Δθ趋近于零时有F=Tdθ,将F分解成F|和F⊥,则半圆efg上F⊥的合力作用点在f0上且方向竖直向下,而1/4圆fg上的F|的合力的作用线在f0上的交点才是力点B在f0上的位置。F|=Tdθcosθ按同向平行力的合力作用点公式,有OB=∫0T/2TcosθRsinθdθ∫0T/2Tcosθdθ=R/2]]>证毕。权利要求1.一种称质量的衡器,它是单提纽、双秤钩(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称质量的衡器,它是单提纽、双秤钩(盘)的杆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强
申请(专利权)人:方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