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放式有源降噪头靠的降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4336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放式有源降噪头靠的降噪方法,在人耳上贴近耳蜗处安装测振膜片,使测振膜片与耳蜗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通过激光测振仪测量测振膜片的振速,将振速信号作为误差信号;通过物理参考麦克风采集环境噪声产生参考信号;激光测振仪到测振膜片的实时距离直接通过测量得到,由于激光测振仪与次级扬声器声源位置已知,计算得到次级扬声器声源到测振膜片之间的实时距离,从而得到控制通道的次级传递函数G,自适应控制器根据参考信号、误差信号和次级传递函数G,通过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进行运算,生成次级声源噪声抵消信号,次级扬声器声源根据次级声源噪声抵消信号发出声音,对原有噪声进行抵消降噪,使测振膜片的振速幅值平方最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放式有源降噪头靠的降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噪声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放式有源降噪头靠的降噪方法。
技术介绍
噪声污染是一种对人体影响较大的环境污染,当人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中时,工作效率会降低,听力和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对于汽车、高铁、轮船、和飞机等运载交通工具,舱室区域的噪声严重影响司乘人员乘坐时的舒适性。有源或无源的降噪耳罩/耳机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但长期佩戴耳罩/耳机会导致不适和疲劳。采用局部有源噪声控制的方法降低乘客头部区域的有源头靠、头枕是局部空间有源噪声控制的成功应用之一,专利CN201620075679.5和CN201810463634.9分别公开了一种有源降噪头枕,将噪声控制系统一体化集成在头枕中进行头部区域的噪声控制。但在有源头枕系统中,次级扬声器和误差麦克风都安装在座椅的后部头靠位置,以消除两只耳朵的噪音,由于误差麦克风和乘坐人耳朵之间的声压不同,因此消除误差麦克风位置的噪声并不能保证降低乘坐人耳朵位置的噪声,误差麦克风与耳朵的距离越远,降噪效果越差,尤其是在高频范围内更为明显。从控制原理上来说,虚拟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放式有源降噪头靠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人耳上贴近耳蜗处安装测振膜片,使所述测振膜片与耳蜗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通过装载在头靠上的激光测振仪测量所述测振膜片的振速,将振速信号作为误差信号,传递给自适应控制器;/n(2)通过装载在所述头靠上的物理参考麦克风采集环境噪声产生参考信号,并传递给所述自适应控制器;/n(3)所述激光测振仪到所述测振膜片的实时距离直接通过测量得到,通过装载在所述头靠上已知空间坐标的所述激光测振仪与次级扬声器声源,计算得到所述次级扬声器声源到所述测振膜片之间的实时距离,从而得到控制通道的次级传递函数G,所述自适应控制器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放式有源降噪头靠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人耳上贴近耳蜗处安装测振膜片,使所述测振膜片与耳蜗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通过装载在头靠上的激光测振仪测量所述测振膜片的振速,将振速信号作为误差信号,传递给自适应控制器;
(2)通过装载在所述头靠上的物理参考麦克风采集环境噪声产生参考信号,并传递给所述自适应控制器;
(3)所述激光测振仪到所述测振膜片的实时距离直接通过测量得到,通过装载在所述头靠上已知空间坐标的所述激光测振仪与次级扬声器声源,计算得到所述次级扬声器声源到所述测振膜片之间的实时距离,从而得到控制通道的次级传递函数G,所述自适应控制器根据所述参考信号、所述误差信号和所述次级传递函数G,通过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进行运算,生成次级声源噪声抵消信号,并传递给所述次级扬声器声源,所述次级扬声器声源根据所述次级声源噪声抵消信号发出声音,对原有噪声进行抵消降噪,使所述测振膜片的振速幅值平方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放式有源降噪头靠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测振膜片在圆柱坐标系中运动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η(r,θ)为所述测振膜片的垂直位移,pi为入射声压,p(r,θ,0)为所述测振膜片表面的反应压力,a为所述测振膜片的半径,K为所述测振膜片的波数;
K=2πω(σM/T)1/2(2);
其中,σM为所述测振膜片的质量表面密度,ω为角频率,T为所述测振膜片的张力,所述测振膜片边缘固定,式(1)中满足所述测振膜片边缘位移与速度均为零的狄利克雷边界条件,所述测振膜片的零阶模态振速为:



其中,j为复数,J0为第一类零阶贝塞尔函数,表示所述测振膜片的振速相对于入射声压pi的近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静声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