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三维干旱体结构的干旱事件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4264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干旱体结构的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包括计算干旱指标,确定干旱指标阈值;对干旱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干旱指标数据导入Voxler平台;干旱指标数据网格化;三维干旱体结构提取;获取干旱事件起始与结束时间;优化可视化表达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从三维时空角度出发,基于时空聚类思想提出了一种完整提取干旱事件,构建三维干旱体结构,模拟干旱发展演变过程的方法,避免了干旱三维聚类算法识别过程中最小干旱面积A0参数选取的主观性,克服了过去干旱识别中遗漏部分轻度干旱事件的缺陷,为完整、精确地识别干旱事件全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也为下一步全面解析和评价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干旱体结构的干旱事件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旱识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干旱体结构的干旱事件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对于干旱事件的识别大多数采用一维时间识别法,即由Yevjevich等(1967)提出的游程理论(RunTheory),对干旱指标时间序列设定一个阈值,若连续小于该阈值则为负游程,从中提取出干旱历时、干旱强度、干旱烈度等特征。也有部分研究在二维空间中进行干旱识别,通过不同时期的干旱指数空间分布掌握干旱演变趋势与规律。例如Andreadis(2005)采用了连续多张空间相关联的土壤湿度图像,分析美国区域性干旱的时空发展过程,在干旱网格的3×3邻域附近搜索并提取干旱斑块,实现了干旱事件二维平面识别。Sheffield等(2009)采用空间聚类方法识别干旱斑块,将干旱斑块看做在空间上连续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随时间合并或分解,并使用SAD(烈度-面积-历时)曲线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识别全球大规模连续干旱事件。以往大多数研究将三维时空连续的干旱事件简化到一维时间和二维空间上进行识别,主要研究某一时间段内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维干旱体结构的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计算干旱指标,确定干旱指标阈值,筛选出干旱格点;/n(2)对干旱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干旱指标数据导入Voxler平台;/n(3)干旱指标数据网格化,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将干旱指标值插值为连续的时空场,生成空间分布均匀的三维网格化数据矩阵;/n(4)根据时空聚类的思想,对时空相连通的干旱格点进行聚类,将时空连续的干旱格点提取出来,并构建三维干旱体结构;/n(5)获取干旱事件起始与结束时间;/n(6)优化可视化表达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干旱体结构的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干旱指标,确定干旱指标阈值,筛选出干旱格点;
(2)对干旱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干旱指标数据导入Voxler平台;
(3)干旱指标数据网格化,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将干旱指标值插值为连续的时空场,生成空间分布均匀的三维网格化数据矩阵;
(4)根据时空聚类的思想,对时空相连通的干旱格点进行聚类,将时空连续的干旱格点提取出来,并构建三维干旱体结构;
(5)获取干旱事件起始与结束时间;
(6)优化可视化表达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干旱体结构的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对干旱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所有干旱格点对应的坐标[经度,纬度,时间,干旱指标值]整理成多维矩阵,并将其保存为dat文件待用,然后在Voxler平台中导入上述数据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干旱体结构的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昕涂玉虹谭乔凤方国华吕俞锡陈然黄显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