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同态加密域的三维模型鲁棒水印方法
本专利技术针对三维模型水印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态加密域的三维模型鲁棒水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三维(3D)模型在网络上的发展,促进了对3D模型的数据安全的相关研究。针对三维模型的数据安全问题,通常采用嵌入水印的方法。水印主要分为鲁棒水印和脆弱水印,鲁棒水印可以抵抗对数据载体的攻击,而脆弱水印则用于安全性认证。而针对一些特殊场合,如医学图像,云计算存储,法律文书图片等,要求嵌入水印后可以无损的恢复原始模型,因此需要利用可逆水印技术。可逆水印算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无损压缩、差值扩展、直方图平移以及预测误差扩展。可逆数字水印技术一般不考虑水印的鲁棒性,然而,含水印的数字多媒体在网络等信道中传输时,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各种处理或者干扰,所以,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希望嵌入的水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进几年来,鲁棒可逆水印技术逐渐成为信息隐藏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已取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将资料和数据上传到远程服务器或云端进行存储,当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同态加密域的三维模型鲁棒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S1:对三维模型进行预处理,使三维模型的取值范围为(-1,1)的浮点型顶点坐标转化为正整数,转化方法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同态加密域的三维模型鲁棒水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对三维模型进行预处理,使三维模型的取值范围为(-1,1)的浮点型顶点坐标转化为正整数,转化方法为:
其中,vi为三维模型的顶点,vi,j为顶点vi的原始j轴坐标,j∈{x,y,z};v′i,j为顶点vi转化后的j轴坐标,k为三维模型显示的有效位数;
S2:将S1中获得的三维模型划分为若干扇形块,并保证块之间不重叠,划分方法如S21~S26所示:
S21:利用floyd算法计算三维模型中各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S22:初始化扇形块中心顶点集合S为空集,从三维模型中取第一个顶点v1添加至集合S;
S23:统计三维模型中与集合S中所有顶点的距离大于等于3的顶点集合Vj,并执行S24;
S24:判断集合Vj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将Vj中第一个顶点添加至集合S中,并重新执行S23,若为空集,则停止循环;
S25:从集合S中选择第一个顶点vi,将顶点vi的一环邻域内所含顶点划分为第l个扇形块P(l),扇形块编号l的初始值为1,P(l)中的顶点排序如下,:
式中:P(l)(p)表示排序后的扇形块P(l)中第p个顶点,Nl表示扇形块P(l)中的顶点数,vk表示顶点vi的一环邻域内除vi之外的顶点;
S26:不断重复S25,依次遍历集合S中的每一个顶点,直至集合S中所有的顶点被遍历完,将三维模型划分为若干扇形块;
S3:利用Paillier加密系统对每个块进行加密,加密过程中对于每个扇形块P(l),均需要对其三维坐标分别利用公钥(N,g)进行加密,得到该扇形块对应的密文,加密公式如下:
式中:j∈{x,y,z},C(l)(p,j)为加密后的扇形块P(l)中第p个顶点的j轴坐标,E[·]为Paillier加密系统的加密函数,P(l)(p,j)表示扇形块P(l)中第p个顶点的j轴坐标;
S4:通过修改扇形块的密文中第一个顶点的坐标,分别在三维模型的每个扇形块的密文中依次嵌入1比特位的水印,得到用于发送给接收方的三维加密模型;其中每个扇形块中的水印嵌入规则为:若当前扇形块P(l)中需嵌入比特0,则不改变P(l)的第一个顶点的坐标;
若当前扇形块P(l)中需嵌入比特1,则在P(l)的密文中修改第一个顶点的坐标,改变量为B,修改公式如下:
式中:为Paillier加密后的扇形块P(l)中第1个顶点嵌入水印后的j轴坐标,C(l)(1,j)为Paillier加密后的扇形块P(l)中第1个顶点的j轴坐标,j∈{x,y,z};
上述改变量B对应在明文中的修改如下:
式中:表示扇形块P(l)中第1个顶点嵌入水印后的j轴坐标,P(l)(1,j)表示扇形块P(l)中第1个顶点的j轴坐标;
S5:接收方在接收到三维加密模型后,先将三维加密模型进行解密,得到三维解密模型,三维模型解密公式如下:
式中:D[·]为Paillier加密系统的解密函数;
S6:针对三维解密模型,再次按照S2中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若干扇形块,并保证块之间不重叠;
S7:依次针对S6中划分得到的每个扇形块进行水印提取和原始顶点恢复,具体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黎,王圣贤,骆挺,张靖群,白瑞,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聚量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