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415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获取已测井中复杂介质储层岩心样品的物性参数和所在深度的测井数据,并计算岩心样品的含油性参数、衍生参数和岩性参数;2)确定岩心样品每一类别岩心孔隙度与岩心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3)对获取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挑选,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敏感性排序;4)确定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及其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5)获取待评价井整个井段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中的各项数据或参数;6)计算每一类别中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完成待评价井整个井段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渗透率定量评价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储层渗透率的计算,主要是基于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高精度的函数关系,采用孔隙度去建立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因此,储层渗透率可以表示为K=f(φ),其中,K为渗透率,φ为孔隙度。而在复杂介质储层,地层岩性、孔隙类型均较丰富,非均质性较强,致使在均质储层中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高精度的函数关系并不存在。因此,基于上式计算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并不可行。基于核磁测井资料,在自由流体模型中,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K=(φ/C)4(FFI/BVI)2,其中,C为经验常数,FFI为自由流体的孔隙体积,BVI为束缚水的孔隙体积。在平均T2模型中,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K=aT2gm2φ4,其中,a为经验常数,T2gm为T2分布的几何平均值。当复杂介质储层缺乏核磁测井资料,或者上述自由流体模型和平均T2模型的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中针对复杂介质储层的重要参数无法准确确定时,自然也就不能精确计算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在缺乏核磁测井和成像测井等特殊测井资料的情况下,为准确计算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必须对复杂介质储层按照不同的岩性、不同的孔隙类型进行细分类别,然后在每一类别中,基于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高精度的函数关系,采用孔隙度计算渗透率,然而,现有的常规分类方法,要么难以准确分类,要么复杂方法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类准确且简单的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获取已测井中复杂介质储层岩心样品的物性参数和所在深度的测井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测井数据,计算岩心样品的含油性参数、衍生参数和岩性参数;2)对岩心样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岩心样品每一类别岩心孔隙度与岩心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3)对获取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挑选,并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敏感性排序;4)根据敏感性排序结果,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调整,并确定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及其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5)获取待评价井整个井段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中的各项数据或参数;6)将获取的各项数据或参数输入至最优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中,划分待评价井整个井段中复杂介质储层的类别,并根据确定的函数关系,计算每一类别中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完成待评价井整个井段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测井数据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深电阻率、中电阻率、浅电阻率、体积密度、中子孔隙度和纵波时差;物性参数为岩心孔隙度和岩心渗透率;含油性参数包括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衍生参数包括三孔隙度指标、深浅电阻率比值、孔隙度以及饱和度乘积;岩性参数包括泥质含量、砂岩含量、白云岩含量和石灰岩含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2.1)根据岩心样品的岩心孔隙度和岩心渗透率,对岩心样品进行分类;2.2)根据岩心样品的分类结果、岩心孔隙度和岩心渗透率,建立岩心样品不同类别的交会图;2.3)根据建立的交会图,确定岩心样品每一类别岩心孔隙度与岩心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K=f(φ)其中,K为岩心渗透率;φ为岩心孔隙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1)的具体过程为:2.1.1)根据岩心样品的岩心孔隙度和岩心渗透率,计算岩心样品的储层品质因子RQI:2.1.2)根据岩心样品的岩心孔隙度,计算岩心样品的孔隙体积与颗粒体积比φz:2.1.3)建立岩心样品中储层品质因子RQI以及孔隙体积与颗粒体积比φz的交会图,并根据交会图中数据的分布特征,将复杂介质储层岩心样品分为相应的类别。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3.1)采用知识驱动,根据岩心样品对应深度的测井数据、岩性参数、物性参数、含油性参数和衍生参数,选出助于划分岩心样品类别的数据或参数集合;3.2)采用特征选择算法,根据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对复杂介质储层岩心样品类别的贡献度进行分析,并按照分析的贡献度大小,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的进行敏感性排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为:4.1)根据敏感性排序结果,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调整,得到若干数据或参数子集,并确定每一数据或参数子集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4.2)以模型准确率为目标,根据每一数据或参数子集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确定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及其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1)的具体过程为:4.1.1)按照敏感性排序结果,依次选取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中的n个、n-1个、n-2个…数据或参数作为数据或参数子集,其中,n为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中数据或参数的个数;4.1.2)采用分类算法,通过一种或多种函数关系对得到的数据或参数子集进行整合,确定每一数据或参数子集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2)中最优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为:式中,M为最优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U为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x为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的深度;y为模型准确率。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待评价井整个井段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为:K总=KI+KII+KIII+…其中,K总为总渗透率;KI、KII、KIII分别为第Ⅰ类、第Ⅱ类、第Ⅲ类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系统,包括:已测井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测井中复杂介质储层岩心样品的物性参数和所在深度的测井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测井数据,计算岩心样品的含油性参数、衍生参数和岩性参数;函数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对岩心样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岩心样品每一类别岩心孔隙度与岩心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敏感性排序模块,用于对获取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挑选,并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敏感性排序;最优分类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敏感性排序结果,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调整,并确定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及其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待评价井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价井整个井段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中的各项数据或参数;渗透率计算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各项数据或参数输入至最优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中,划分待评价井整个井段中复杂介质储层的类别,并根据确定的函数关系,计算每一类别中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从取岩心样品的已测井的岩心分析资料出发,获取已测井的岩心渗透率和测井数据,计算没有取岩心样品的待评价井全井段的渗透率,可以避免开展大量的岩心实验,有效地节约成本。2、本专利技术采用数据、知识多角度驱动的方式,对待评价井整个井段中复杂介质储层的类别进行划分,并准确计算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既能保证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的定量评价结果准确性,方法又简单实用,可以广泛应用于渗透率定量评价领域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n1)获取已测井中复杂介质储层岩心样品的物性参数和所在深度的测井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测井数据,计算岩心样品的含油性参数、衍生参数和岩性参数;/n2)对岩心样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岩心样品每一类别岩心孔隙度与岩心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n3)对获取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挑选,并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敏感性排序;/n4)根据敏感性排序结果,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调整,并确定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及其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n5)获取待评价井整个井段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中的各项数据或参数;/n6)将获取的各项数据或参数输入至最优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中,划分待评价井整个井段中复杂介质储层的类别,并根据确定的函数关系,计算每一类别中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完成待评价井整个井段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1)获取已测井中复杂介质储层岩心样品的物性参数和所在深度的测井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测井数据,计算岩心样品的含油性参数、衍生参数和岩性参数;
2)对岩心样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岩心样品每一类别岩心孔隙度与岩心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3)对获取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挑选,并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敏感性排序;
4)根据敏感性排序结果,对所选的数据或参数集合进行调整,并确定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及其对应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
5)获取待评价井整个井段最优的数据或参数子集中的各项数据或参数;
6)将获取的各项数据或参数输入至最优的复杂介质储层分类模型中,划分待评价井整个井段中复杂介质储层的类别,并根据确定的函数关系,计算每一类别中复杂介质储层的渗透率,完成待评价井整个井段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测井数据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深电阻率、中电阻率、浅电阻率、体积密度、中子孔隙度和纵波时差;物性参数为岩心孔隙度和岩心渗透率;含油性参数包括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衍生参数包括三孔隙度指标、深浅电阻率比值、孔隙度以及饱和度乘积;岩性参数包括泥质含量、砂岩含量、白云岩含量和石灰岩含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2.1)根据岩心样品的岩心孔隙度和岩心渗透率,对岩心样品进行分类;
2.2)根据岩心样品的分类结果、岩心孔隙度和岩心渗透率,建立岩心样品不同类别的交会图;
2.3)根据建立的交会图,确定岩心样品每一类别岩心孔隙度与岩心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K=f(φ)
其中,K为岩心渗透率;φ为岩心孔隙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的具体过程为:
2.1.1)根据岩心样品的岩心孔隙度和岩心渗透率,计算岩心样品的储层品质因子RQI:



2.1.2)根据岩心样品的岩心孔隙度,计算岩心样品的孔隙体积与颗粒体积比φz:



2.1.3)建立岩心样品中储层品质因子RQI以及孔隙体积与颗粒体积比φz的交会图,并根据交会图中数据的分布特征,将复杂介质储层岩心样品分为相应的类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驱动的复杂介质储层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
3.1)采用知识驱动,根据岩心样品对应深度的测井数据、岩性参数、物性参数、含油性参数和衍生参数,选出助于划分岩心样品类别的数据或参数集合;
3.2)采用特征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炎杜向东秦瑞宝魏丹余杰曹景记平海涛周改英刘小梅汪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