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拆装工具及集装箱建筑单元的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074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母拆装工具及集装箱建筑单元的拆装装置,其包括:拧具,其包括能与伞齿轮螺母啮合的锥齿轮、以及与锥齿轮同轴连接的连杆;扶正件,其包括能对连杆扶正的第一筒体和能套在伞齿轮螺母外并对伞齿轮螺母扶正的第二筒体,连杆穿设于第一筒体内,锥齿轮位于第二筒体内,在第二筒体套在伞齿轮螺母外的状态下,锥齿轮与伞齿轮螺母啮合且锥齿轮的中心轴与伞齿轮螺母的中心轴相交,通过旋转连杆使锥齿轮驱动伞齿轮螺母转动直至将伞齿轮螺母紧固或拆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采用螺栓螺母将集装箱角件和建筑基础连接的技术难题,使得集装箱和建筑基础的拆装方便,连接后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使集装箱作为建筑单元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母拆装工具及集装箱建筑单元的拆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尤其是一种螺母拆装工具及集装箱建筑单元的拆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集装箱规格实现国际标准化之初,集装箱仅作为海、陆、空运输容器被广泛使用。生产、贸易的国际化使发达国家将多数工厂设立于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与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发达国家的产品一起到来的是大量的集装箱。由于将一台空集装箱原路运回商品产地的成本远高于在产地新购置集装箱,大量集装箱被闲置于发达国家港口。由于集装箱所用材料为钢材,又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将集装箱侧面进行简单开洞,再采用集装箱连接锁连接或进行焊接组装便可作为简易房屋使用。并且由于集装箱尺寸的规格化,可实现分块运输,便于房屋使用者的迁移。由于集装箱的四角处有运输用的封闭式角件(如图1、图2所示),在将集装箱与地面固定时,难以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件将角件和基础预埋板或地面连接,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角件与基础预埋板焊接,或直接将集装箱放置在地面上,前者不利于集装箱单元的拆除和再利用,后者则容易使集装箱单元在地震或台风中发生滑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母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拆装工具能将伞齿轮螺母紧固在螺杆上或从螺杆上拆下,所述螺母紧固工具包括:/n拧具,其包括能与所述伞齿轮螺母啮合的锥齿轮、以及与所述锥齿轮同轴连接的连杆;/n扶正件,其包括能对所述连杆扶正的第一筒体和能套在所述伞齿轮螺母外并对所述伞齿轮螺母扶正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连接并连通,所述连杆穿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内,在所述第二筒体套在所述伞齿轮螺母外的状态下,所述锥齿轮与所述伞齿轮螺母啮合,且所述锥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伞齿轮螺母的中心轴相交,通过旋转所述连杆使所述锥齿轮驱动所述伞齿轮螺母转动直至将所述伞齿轮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母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拆装工具能将伞齿轮螺母紧固在螺杆上或从螺杆上拆下,所述螺母紧固工具包括:
拧具,其包括能与所述伞齿轮螺母啮合的锥齿轮、以及与所述锥齿轮同轴连接的连杆;
扶正件,其包括能对所述连杆扶正的第一筒体和能套在所述伞齿轮螺母外并对所述伞齿轮螺母扶正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连接并连通,所述连杆穿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内,在所述第二筒体套在所述伞齿轮螺母外的状态下,所述锥齿轮与所述伞齿轮螺母啮合,且所述锥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伞齿轮螺母的中心轴相交,通过旋转所述连杆使所述锥齿轮驱动所述伞齿轮螺母转动直至将所述伞齿轮螺母紧固或拆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筒体套在所述伞齿轮螺母外的状态下,所述锥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伞齿轮螺母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的斜齿与所述锥齿轮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伞齿轮螺母的斜齿与所述伞齿轮螺母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筒体套在所述伞齿轮螺母外的状态下,所述锥齿轮位于所述伞齿轮螺母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筒体相邻的环形凸部,所述连杆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锥齿轮相邻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环形凸部对应,所述环形凹槽和所述环形凸部间隙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征成维根董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