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06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的右侧设有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槽,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的左侧设有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槽,第一装配连接槽和第二装配连接槽的内圆柱面上分别设有装配连接螺纹,第一装配连接槽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三角形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第二装配连接槽的右侧端面上设有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有效保障装配位置的左右两侧之间的轴类组件具有精准的安装精度,不仅安装时的操作更加方便,并且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能够满足更广范围的安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
技术介绍
机械类设备中在进行不同轴类结构的安装时对于中心轴的装配精度往往要求更高,它决定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一般在进行轴类部件的安装时需要配合专门的校准设备进行配合使用,在进行安装时的效率比较低,并且安装时必需要保障装配位置具有足够的空间,这样就导致了装配时的灵活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它在进行装配时能够作为单独的零件进行使用,可以有效保障装配位置的左右两侧之间的轴类组件具有精准的安装精度,不仅安装时的操作更加方便,并且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能够满足更广范围的安装使用需求,它的内部能够保障安装连接的装配强度,左右两侧的螺纹结构能够在必要时进行安装使用,使本零件的使用灵活性更强它的外侧位置通过设置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使装配时的操作稳定性更好,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保障对本零件的整体保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的右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槽,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的左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槽,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的内圆柱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装配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一个三角形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的右侧端面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和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之间通过一个圆柱形加工校准连接孔相连通,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左右方向的长度,所述加工校准连接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内切圆的直径相同,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的前后端位置靠左侧区域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相通的圆柱形稳定装配防松连接孔,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长方形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所述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的左侧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的左侧端面完全贯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左右方向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上的装配连接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上的装配连接螺纹的螺距。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左右方向总长度的一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进行装配时能够作为单独的零件进行使用,可以有效保障装配位置的左右两侧之间的轴类组件具有精准的安装精度,不仅安装时的操作更加方便,并且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能够满足更广范围的安装使用需求,它的内部能够保障安装连接的装配强度,左右两侧的螺纹结构能够在必要时进行安装使用,使本零件的使用灵活性更强它的外侧位置通过设置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使装配时的操作稳定性更好,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保障对本零件的整体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2、第一装配连接槽,3、安全输送连接槽,4、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6、加工校准连接孔,7、稳定装配防松连接孔,8、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它在进行装配时能够作为单独的零件进行使用,可以有效保障装配位置的左右两侧之间的轴类组件具有精准的安装精度,不仅安装时的操作更加方便,并且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能够满足更广范围的安装使用需求,它的内部能够保障安装连接的装配强度,左右两侧的螺纹结构能够在必要时进行安装使用,使本零件的使用灵活性更强它的外侧位置通过设置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使装配时的操作稳定性更好,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保障对本零件的整体保护。它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右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槽2,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左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槽3,它们分别与左右方向不同的轴类装配结构进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2和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3的内圆柱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装配连接螺纹,在需要时通过螺纹进行左右方向结构的装配固定。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2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一个三角形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3的右侧端面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它们能够保障左右装配组件之间具有精准的装配连接精度,保障装配后的中心轴相同,使机械设备轴类结构组件的连接可靠性能够达到要求。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和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之间通过一个圆柱形加工校准连接孔6相连通,使生产加工时的操作更加方便,保障了生产时的效率更高。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左右方向的长度,所述加工校准连接孔6的直径与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内切圆的直径相同,使内部的强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满足了使用时对内部结构强度的要求。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前后端位置靠左侧区域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相通的圆柱形稳定装配防松连接孔7,通过在此位置配合单独的紧固螺丝能够使左侧位置的装配稳定性更加可靠。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长方形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8,它的设置能够使本零件在装配时外部配合夹持工具进行夹持操作,使整体的装配更方便,装配过程中能够对本零件起到更可靠的保护。所述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8的左侧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左侧端面完全贯穿。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3左右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2左右方向的长度,使右侧位置的装配连接强度能够大于左侧位置的装配强度,进一步保障了整体的连接可靠性,使后期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性更可靠。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2上的装配连接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3上的装配连接螺纹的螺距,使各位置的连接强度不同,能够满足不同装配结构的连接强度的需求。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8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左右方向总长度的一半,使此结构在使用时能够更好的配合夹持工具进行使用,使夹持位置的空间更大,在进行零件的装配时的稳定性更有保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右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槽(2),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左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槽(3),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2)和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3)的内圆柱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装配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2)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一个三角形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3)的右侧端面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和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之间通过一个圆柱形加工校准连接孔(6)相连通,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左右方向的长度,所述加工校准连接孔(6)的直径与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内切圆的直径相同,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前后端位置靠左侧区域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相通的圆柱形稳定装配防松连接孔(7),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长方形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8),所述主体安装稳定装配连接槽(8)的左侧将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左侧端面完全贯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加工设备稳定紧固耐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右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槽(2),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左侧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槽(3),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2)和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3)的内圆柱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装配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槽(2)的左侧端面上设有一个三角形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槽(3)的右侧端面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和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之间通过一个圆柱形加工校准连接孔(6)相连通,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5)左右方向的长度,所述加工校准连接孔(6)的直径与所述第一主体装配校准稳定连接槽(4)内切圆的直径相同,所述主体连接装配稳定柱(1)的前后端位置靠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元春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元春不锈钢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