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成光专利>正文

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83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倒角机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传动轴;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别位于工作台上、下方的两端分别沿固定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上倒角电机、下倒角电机,所述上倒角电机与下倒角电机的电机轴均设置有刀头,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上倒角电机与传动轴上共同设置有使传动轴周期性地带动上倒角电机向下滑动、复位的上电机传动装置,所述下倒角电机与传动轴上共同设置有使传动轴周期性地带动下倒角电机向上滑动、复位的下电机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一台电机控制两组切削装置的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
本技术涉及倒角机
,特别涉及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
技术介绍
倒角机是一种专业用于模具制造、五金机械、机床制造、液压零件、阀类制造、纺织机械的倒角及去铣、刨等加工方式产品的毛刺的小型精密机床。采用快速机器倒角是机械工业发展的趋势。克服了现有机械和电动工具的加工缺点,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的优点,是目前金属物件倒角切削的最佳选择。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840297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双头倒角机,该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方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滑槽,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呈倒L形的纵梁,纵梁顶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待倒角管材的夹持装置,底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动装置,滑动装置上设置有切削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丝杆、滑块,步进电机与底座固连接,滑块位于底座的滑槽内,丝杆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上述装置中驱动两侧切削装置滑动的滑动装置共设置有两组,步进电机也需要设置两个,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能够通过一台电机控制两组切削装置的滑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传动轴;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垂直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别位于工作台上、下方的两端分别沿固定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上倒角电机、下倒角电机,所述上倒角电机与下倒角电机的电机轴相互靠近且末端均设置有刀头,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持装置;所述上倒角电机与传动轴上共同设置有使传动轴周期性地带动上倒角电机向下滑动、复位的上电机传动装置,所述下倒角电机与传动轴上共同设置有使传动轴周期性地带动下倒角电机向上滑动、复位的下电机传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装置将工件固定于上倒角电机与下倒角电机之间后,打开驱动电机使上倒角电机与下倒角电机逐渐靠近;两者的刀头逐渐与工件待加工的两端靠近并抵接,两者的刀头对工件两端进行加工;工件加工完毕,两电机复位,再将新的工件替换至夹持装置上重复上述动作;利用单一电机驱动两个装置沿两个不同方向的运动,结构简单,效果显著,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电机传动装置包括上电机连接杆、上凸轮连接杆、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上传动凸轮、设置于上传动电机与固定架之间的上弹性复位件,所述上传动凸轮的侧壁上设置有末端朝远离上传动凸轮轴线延伸的凸起;所述上电机连接杆与上凸轮连接杆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机连接杆的一端与上倒角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上凸轮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侧壁与上传动凸轮侧壁抵接的上传动轮;所述下电机传动装置包括下电机连接杆、下凸轮连接杆、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下传动凸轮、设置于下传动电机与固定架之间的下弹性复位件,所述下传动凸轮的侧壁上设置有末端朝远离下传动凸轮轴线延伸的凸起;所述下电机连接杆与下凸轮连接杆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机连接杆的一端与下倒角电机固定连接,下凸轮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侧壁与下传动凸轮侧壁抵接的下传动轮;所述工作台于传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主连接支架,所述上凸轮连接杆与下凸轮连接杆分别铰接于主连接支架上;所述传动轴转动时,上传动轮、下传动轮的侧壁分别与上传动凸轮上的凸起、下传动凸轮上的凸起抵接的过程中,上倒角电机与下倒角电机相互靠近后并远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轮结构使下电机传动装置与上电机传动装置能够周期性在主连接支架上摆动,通过杠杆原理,电机传动装置与上电机传动装置的摆动以及上弹性复位件、上下弹性复位件带动上倒角电机与下倒角电机的周期性往复运动,结构简单有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电机连接杆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上凸轮连接杆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垂直,所述上电机连接杆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传动轴平行;所述工作台于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副连接支架,所述上电机连接杆铰接于副连接支架上;所述上电机连接杆与上凸轮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所述上电机连接杆与上凸轮连接杆之间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间隔并能够通过连接螺栓来控制两者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上电机连接杆与上凸轮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以此来加工不同的工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电机连接杆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下凸轮连接杆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垂直,所述下电机连接杆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传动轴平行;所述下电机连接杆铰接于副连接支架上;所述下电机连接杆与下凸轮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所述下电机连接杆与下凸轮连接杆之间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间隔并能够通过连接螺栓来控制两者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下电机连接杆与下凸轮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以此来加工不同的工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止夹块、动夹块,所述动夹块与止夹块两者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夹槽;所述动夹块上设置有夹块传动装置,所述夹块传动装置能够周期性地带动动夹块朝远离止夹块方向移动,所述夹块传动装置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复位夹块弹簧;所述传动轴转动时,所述夹块传动装置与复位夹块弹簧配合带动动夹块周期性地朝远离止夹块方向移动并复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块传动装置与复位夹块弹簧配合带动动夹块周期性地朝远离止夹块方向移动并复位,以此来进行夹紧和放松;结构简单有效,节省了驱动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块传动装置包括夹块传动杆,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夹块传动凸轮,所述夹块传动凸轮的一端沿周向呈圆弧状的凸起;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夹杆支架,所述夹块传动杆铰接于夹杆支架,所述夹块传动杆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与传动轴平行,所述夹块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侧壁与夹块传动凸轮设置有凸起的一端抵接的夹块传动轮、另一端铰接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夹块固定连接,所述铰接件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与传动轴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轮结构与铰接结构,并利用杠杆原理在传动轴转动时控制夹块传动装置与复位夹块弹簧配合带动动夹块周期性地朝远离止夹块方向移动并复位,结构简单有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与传动轴之间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根沿水平方向朝固定架延伸的行程杆,至少两根所述行程杆上共同插接配合有送料板;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送料板远离工作台一端于靠近固定架的一侧,所述动夹块沿垂直于行程杆轴向滑动连接于送料板远离工作台的一端;所述定位板面朝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支持板,所述支持板沿水平朝固定架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止夹块的一侧,所述送料板面朝止夹块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支持板滑动配合于滑动槽内;所述工作台于定位板远离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料口固定组件,所述料口固定组件的上端沿水平方向朝固定架方向延伸且端面上设置有送料口,所述支持板位于送料口下方,所述送料口位于止夹块靠近定位板的一侧,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能够朝送料口投料的上料装置;所述送料板靠近固定架的一端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送料板上设置有能够周期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电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内壁垂直设置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分别位于工作台(1)上、下方的两端分别沿固定架(1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上倒角电机(12)、下倒角电机(13),所述上倒角电机(12)与下倒角电机(13)的电机轴相互靠近且末端均设置有刀头,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持装置;所述上倒角电机(12)与传动轴(2)上共同设置有使传动轴(2)周期性地带动上倒角电机(12)向下滑动、复位的上电机传动装置,所述下倒角电机(13)与传动轴(2)上共同设置有使传动轴(2)周期性地带动下倒角电机(13)向上滑动、复位的下电机传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电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内壁垂直设置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分别位于工作台(1)上、下方的两端分别沿固定架(1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上倒角电机(12)、下倒角电机(13),所述上倒角电机(12)与下倒角电机(13)的电机轴相互靠近且末端均设置有刀头,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持装置;所述上倒角电机(12)与传动轴(2)上共同设置有使传动轴(2)周期性地带动上倒角电机(12)向下滑动、复位的上电机传动装置,所述下倒角电机(13)与传动轴(2)上共同设置有使传动轴(2)周期性地带动下倒角电机(13)向上滑动、复位的下电机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机传动装置包括上电机连接杆(3)、上凸轮连接杆(32)、设置于传动轴(2)上的上传动凸轮(21)、设置于上倒角电机(12)与固定架(11)之间的上弹性复位件(31),所述上传动凸轮(21)的侧壁上设置有末端朝远离上传动凸轮(21)轴线延伸的凸起;所述上电机连接杆(3)与上凸轮连接杆(32)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机连接杆(3)的一端与上倒角电机(12)固定连接,所述上凸轮连接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侧壁与上传动凸轮(21)侧壁抵接的上传动轮(321);所述下电机传动装置包括下电机连接杆(4)、下凸轮连接杆(42)、设置于传动轴(2)上的下传动凸轮(22)、设置于下倒角电机(13)与固定架(11)之间的下弹性复位件(41),所述下传动凸轮(22)的侧壁上设置有末端朝远离下传动凸轮(22)轴线延伸的凸起;所述下电机连接杆(4)与下凸轮连接杆(42)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机连接杆(4)的一端与下倒角电机(13)固定连接,下凸轮连接杆(42)的一端设置有侧壁与下传动凸轮(22)侧壁抵接的下传动轮(421);所述工作台(1)于传动轴(2)的一侧设置有主连接支架(15),所述上凸轮连接杆(32)与下凸轮连接杆(42)分别铰接于主连接支架(15)上;所述传动轴(2)转动时,上传动轮(321)、下传动轮(421)的侧壁分别与上传动凸轮(21)上的凸起、下传动凸轮(22)上的凸起抵接的过程中,上倒角电机(12)与下倒角电机(13)相互靠近后并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机连接杆(3)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上凸轮连接杆(32)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垂直,所述上电机连接杆(3)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传动轴(2)平行;所述工作台(1)于固定架(11)的一侧设置有副连接支架(16),所述上电机连接杆(3)铰接于副连接支架(16)上;所述上电机连接杆(3)与上凸轮连接杆(32)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61)相连,所述上电机连接杆(3)与上凸轮连接杆(32)之间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间隔并能够通过连接螺栓(161)来控制两者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机连接杆(4)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下凸轮连接杆(42)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垂直,所述下电机连接杆(4)的转动轨迹所在平面与传动轴(2)平行;所述下电机连接杆(4)铰接于副连接支架(16)上;所述下电机连接杆(4)与下凸轮连接杆(42)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61)相连,所述下电机连接杆(4)与下凸轮连接杆(42)之间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间隔并能够通过连接螺栓(161)来控制两者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止夹块(5)、动夹块(51),所述动夹块(51)与止夹块(5)两者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夹槽(511);所述动夹块(51)上设置有夹块传动装置,所述夹块传动装置能够周期性地带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光
申请(专利权)人:孙成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