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拉伸模具防拉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719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拉伸模具防拉偏结构,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下端面的中部位置还固定设置有凹模垫板,凹模垫板下端面还固定设置有凹模板;在确保拉伸时的拉伸精准度的同时,模具加工完成后无需进行定位的试模调整,整体便捷度较高,同时可以适应各样式尺寸的工件加工,加工的范围较广,加工不同尺寸工件时无需调整模具的其他结构,加工适应性强,加工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拉伸模具防拉偏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拉伸模具防拉偏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深拉伸模具防拉偏结构大多如图2所示的结构;在模具拉伸时:A:冲床滑块下行,第二顶杆16先接触产品将其压住定位;B:冲床滑块继续向下运动,第一顶杆7顶住内浮板17往下运动,产品在内浮板17上也一起向下运动C:当内浮板17受力于第一顶杆7向下运动时,利用事先计算好的内浮板17与定位套21之间的高度差,产品自然套在定位套21里;D:滑块继续下行,内浮板17的底部与定位套21相接触,在冲床力的作用下一起往下运动(此时产品套在定位套21里面);E: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产品自然落到拉伸冲头18上;F:冲床滑块继续向下运动,当运动的距离等于第一顶杆7露出凹模板15的高度与前一步拉伸胚料高度之间的差值时,此工位产品开始拉伸。G:上模座1继续下行,完成整个拉伸动作。传统的深拉伸模具虽然可以防止产品在拉伸过程中拉偏。但是,这样的结构在试模时达不到产品要求涉及到变更初始设计的拉伸系数时,均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拉伸模具防拉偏结构,包括:上模与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下端面的中部位置还固定设置有凹模垫板,凹模垫板下端面还固定设置有凹模板;/n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上设置有竖直贯通的弹簧槽,弹簧槽内设置有脱料氮气弹簧,脱料氮气弹簧的伸缩方向跟随着弹簧槽方向,脱料氮气弹簧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顶杆所述第二垫板的下端面中部两侧均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顶杆,所述第二垫板的下端面侧边位置设置有外导柱,其中第二顶杆与第一顶杆均穿过凹模垫板与凹模板,而外导柱与凹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拉伸模具防拉偏结构,包括:上模与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下端面的中部位置还固定设置有凹模垫板,凹模垫板下端面还固定设置有凹模板;
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上设置有竖直贯通的弹簧槽,弹簧槽内设置有脱料氮气弹簧,脱料氮气弹簧的伸缩方向跟随着弹簧槽方向,脱料氮气弹簧的末端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顶杆所述第二垫板的下端面中部两侧均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顶杆,所述第二垫板的下端面侧边位置设置有外导柱,其中第二顶杆与第一顶杆均穿过凹模垫板与凹模板,而外导柱与凹模垫板平行设置;
所述下模包括:下台盘,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凯路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