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61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重质油改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新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简便快速地评价改质油的长期储存稳定性。具体步骤为:将重质改质油放置于反应釜中,以空气作为老化气氛,在一定老化温度(80~120℃)下老化一定时间(5~24h),取出改质油,将其溶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扫描油样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变化,将此范围内的吸光度对可见光区的波长取积分,定义老化时间为0h时的Δ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质油改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重油改质油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简便快速地评价改质油的长期储存稳定性。
技术介绍
全球石油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而世界常规石油资源的开采产出量有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原油需求,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重质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这些非常规石油资源,具有粘度高、API度低、杂原子和沥青质含量高等特点,在运输销售和后续加工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重油热加工具有技术成熟、投资成本低等优势,是重要的重油改质加工手段之一。目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相应的重质油改质工厂,大多数改质工厂都是以延迟焦化或流化焦化作为其核心装置,这些加工过程均为热加工工艺。但是经过热加工过程得到的改质油,其稳定性比较低。在储运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相分离现象,生成不溶性沉积物,如沥青质,对油品的储存运输带来极大的危害。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发生相分离的一方面表现为油品的粘度增加,从而引起输油能耗的增加;另一方面,生成的沥青质不溶物可能会沉积在管道和输油设备上,影响输油效率,甚至造成管道阻塞或引起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在船运或储罐中长期储存的过程中,生成的不溶物会发生沉积,淤积在罐底形成半固态的沉积物,造成卸船困难以及在储存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给储存工艺带来挑战。在炼化过程中,沥青质的相分离可能会造成管道和设备生焦,堵塞管道,破坏设备;换热器结垢,降低换热效率;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引起催化剂失活等等。为了保证上述工艺正常运行,在劣质重油改质油的运输和储存之前,必须对其长期储存稳定性进行评价。目前油品稳定性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依据石油体系中沥青质发生相分离的难易程度,测定沥青质沉积起始点,包括黏度法、电导率法、光学法、界面张力法、滴扩散法、量热法和斑点试验法。但以上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油品短期的稳定性而不适用于评价油品长期储存稳定性。CN102288744B公开了一种利用10-50米管柱以模拟油轮运输重油储运条件,根据不同储存时间样品性质变化判断油品稳定性的方法,然而该方法不适用于实验室简便快捷地评价改质油储存稳定性。张娜等(燃料化学学报,38(6),2010;化工进展,34(8),2015)和CN104764678A公开了评价委内瑞拉奥里常渣减黏产物、减黏调和油以及其他燃料油等长期储存稳定性的方法,此类方法均将原料油在不同条件下储存不同天数(20到90天不等)后的详细性质变化作为判定指标,其缺点在于测试时间长且测试过程繁琐。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评价重油改质油的长期储存稳定性的方法,为预测重油改质油长距离、长时间输送和储存过程中的相分离行为提供重要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重油改质油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能够简便快速准确地评价重油改质油的长期储存稳定性,对劣质重油改质油在长距离运输、长时间储存过程中相分离行为的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重质改质油放置于反应釜中,以空气或氧气为老化气氛,加热升温至老化温度,然后,取出老化后的改质油;(2)将老化后的改质油样品溶解于溶剂中,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扫描得到油样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3)将所述吸光度对可见光区的波长取积分,定义老化时间为0h时的ΔSA的值为0,得到积分面积的变化值ΔS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加热升温采用油浴加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老化温度为80~1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老化所用时间为5~24h。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积分按照以下公式进行:A=f(λ);其中,A为油样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λ为波长;S为积分面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重质改质油是指重油经过改质过程后所得油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重质改质油为掺稀、减粘裂化、供氢裂化或者溶剂脱沥青的油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是正构烷烃或者芳烃-正构烷烃混合溶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正构烷烃是正庚烷。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详细叙述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价重油改质油长期储存稳定性的方法,方法是在温和的老化温度与较短老化时间下相对比较重油改质油长期储存稳定的差异性,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1)将重质改质油放置于反应釜中,以空气或氧气为老化气氛,加热升温至老化温度,一定时间后取出老化后的改质油;(2)将老化后的改质油样品溶解于溶剂中,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扫描得到油样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3)将此范围内的吸光度对可见光区的波长取积分,定义老化时间为0h时的ΔSA的值为0,得到积分面积的变化值ΔSA。优选的,所述老化温度为80~120℃;优选的,所述老化时间为5~24h;优选的,所述积分按照以下公式进行:A=f(λ);其中,A为油样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λ为波长;S为积分面积;优选的,所述重质改质油是指重油经过改质过程后所得油品;更优选为掺稀、减粘裂化、供氢裂化、溶剂脱沥青等油品。优选的,所述溶剂是正构烷烃或者芳烃-正构烷烃混合溶剂。优选的,所述正构烷烃是正庚烷。优选的,所述重质改质油与溶剂质量比根据溶剂类型和改质油内部不溶物含量确定。更详细的,本专利技术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称取300g重质改质油样品放置于反应釜中并拧紧反应釜,采用图1所述的反应釜进行老化过程;(2)以空气为老化气氛,加热升温至一定老化温度(80~120℃),一定时间(5~24h)后取出老化后的改质油;(3)将老化后的改质油样品溶解于溶剂中,配置成约1g/L的油样-正庚烷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扫描得到油样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4)定义老化时间为0h时的ΔSA的值为0,将此范围内的吸光度对可见光区的波长取积分,比较积分面积的变化值ΔSA,评价其油品稳定性,积分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A=f(λ);其中,A为油样在4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λ为波长;S为积分面积。综上,本专利技术是以重质改质油为原料,在反应釜内,在一定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和空气气氛下进行老化试验,对老化后的改质油进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将特定400~800nm内紫外可见光谱吸光度对可见光区的波长取积分,以积分面积的变化值ΔSA作为评价改质油的长期储存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重质改质油放置于反应釜中,以空气或氧气为老化气氛,加热升温至老化温度,然后,取出老化后的改质油;/n(2)将老化后的改质油样品溶解于溶剂中,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扫描得到油样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n(3)将所述吸光度对可见光区的波长取积分,定义老化时间为0h时的ΔSA的值为0,得到积分面积的变化值ΔS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重质改质油放置于反应釜中,以空气或氧气为老化气氛,加热升温至老化温度,然后,取出老化后的改质油;
(2)将老化后的改质油样品溶解于溶剂中,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扫描得到油样在400nm~8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
(3)将所述吸光度对可见光区的波长取积分,定义老化时间为0h时的ΔSA的值为0,得到积分面积的变化值ΔS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升温采用油浴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老化温度为8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重油改质油储存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老化所用时间为5~24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倩沐宝泉王丽涛王宗贤韩爽郭爱军刘银东陈坤卢竟蔓刘贺鄂宇恒王婧琪杨行张艳梅王路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