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运载工具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346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运载工具热泵系统,通过设置换热管和至少容纳部分换热管的壳体,壳体形成有迎风斜面,迎风斜面上形成有进风口,壳体非迎风斜面上形成有出风口,使从进风口流入的风流经换热管换热后流出壳体,形成自然对流换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噪音高、能耗高、舒适性差、运行控制维护管理繁琐问题,且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易于实现,节能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运载工具热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运载工具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对流换热形式的换热结构及换热器、运载工具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巴采暖主要采用空气源热泵形式,室内外都是采用铜管铝翅片换热器加设强制对流,还设有室内外风机,且室内外风机出故障概率较高,导致大巴车噪音高、能耗高、舒适性差、运行控制维护管理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运载工具热泵系统,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能耗高的问题,具体的,一种换热结构,其包括换热管和至少容纳部分换热管的壳体,壳体形成有迎风斜面,迎风斜面上形成有进风口,壳体非迎风斜面上形成有出风口,使从进风口流入的风流经换热管换热后流出壳体。进一步可选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迎风斜面,壳体的顶部形成有出风口。进一步可选地,壳体的底壁形成有迎风斜面,壳体的顶壁形成有出风口。进一步可选地,斜面的倾斜角度θ为10°-75°,壳体的顶壁形成的出风口在斜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进风口远离进风流向的外侧。进一步可选地,迎风斜面由整个底壁形成,底壁与顶壁的距离沿着气体流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可选地,壳体底壁形成的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顶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进一步可选地,壳体内不设有风机,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风与换热管自然对流换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换热器,其适于安装在运载工具上,且其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运载工具热泵系统,包括车内换热器,车内换热器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结构及自然对流换热方式。进一步可选地,运载工具热泵系统还包括车外换热器,车外换热器在垂直于其高度方向形成一个或多个弯折结构,弯折结构开口方向朝向迎风一侧,实现自然对流换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器、运载工具热泵系统,通过在设于风路上的换热结构中设置换热管和至少容纳部分换热管的壳体,壳体形成有迎着气体流向的迎风斜面,迎风斜面上形成有进风口,形成自然对流换热,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噪音高、能耗高、舒适性差、运行控制维护管理繁琐问题。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换热结构示意简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换热结构出风格栅示意简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车外换热器结构示意简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车外换热器翅片侧视简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车外换热器车外换热器示意简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车外换热器盖板示意简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车外换热器格栅示意简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热泵系统示意简图。图中:1-换热结构;11-壳体;12-出风格栅;θ-斜面的倾斜角度;2-车外换热器;21-冷媒管路;22-翅片;23-盖板;24-挡物格栅;3-压缩机;4-电子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正如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将在后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可变形为多种形式。在附图中尽量将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此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用来说明特定实施例而提供的,并不是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在没有表示明确的相反含义的情况下也包含复数形式。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含”的具体化了特定的特性、领域、常数、步骤、动作、要素及/或成分,并不排除其他特定的特性、领域、常数、步骤、动作、要素、成分及/或组的存在或附加。将下面使用的技术用语及科学用语包括在内的所有用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在词典中所定义的用语被补充解释为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公开的内容相符的含义,在没有定义的情况下,不能被解释为具有非常正式的含义。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结构1,该换热结构1采用自然对流的换热形式,其中:如图1所示,换热结构1包括换热管和至少容纳部分换热管的壳体11,壳体11形成有迎着气体流向的迎风斜面,迎风斜面上形成有进风口,壳体11非迎风斜面上形成有出风口,使从进风口流入的风流经换热管换热后流出壳体,空气气流可从迎风斜面进入壳体11中进行换热。优选的,壳体11的底部形成有迎风斜面,壳体11的顶部形成有出风口,具体的,壳体11的底壁形成有迎风斜面,壳体11的顶壁形成有出风口,本实施例中冷空气从壳体11底壁迎风斜面上的进风口进入,换热后的热空气从壳体11的顶壁上的出风口送出,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自然对流原理,本实施例中热泵系统形成了纯自然对流换热形式,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减少了能源消耗。优选的,斜面的倾斜角度θ为10°-75°,便于空气气流进入壳体11中,还可进一步优选的,斜面的倾斜角度θ为30°-60°,该范围的倾斜角度使得壳体11底壁与空气气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空气气流快速、大量地进入壳体11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壳体11的顶壁形成的出风口在斜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进风口远离进风流向的外侧,有利于延长空气气流在壳体11中换热时的流通路径,实现充分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优选的,迎风斜面由整个底壁形成,底壁与顶壁的距离沿着气体流向逐渐增大,即壳体11在竖直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随空气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壳体11内部容量沿着气体流向逐渐增大,能容纳更多的空气气流进行换热。优选的,壳体11底壁形成的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顶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本实施例中,壳体11的顶壁是水平的,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是竖直的,因此本实施例中壳体11底壁形成的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等于顶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结构简单,减少换热后的空气气流送出前的热量损失。优选的,壳体11内部不设有风机,从进风口进入壳体11内部的风与换热管自然对流换热,由于本实施例中已通过壳体11的顶壁水平设置且底壁上形成有出风口,底壁倾斜设置且底壁上形成有进风口,使得空气气流从壳体11的底部进入顶部送出,形成自然对流的换热形式,无需在风路及壳体内部设置风机形成强制对流,没有吹风感,去除了风机运行带来的噪音,提高了使用对象的舒适性,降低了因风机易于损坏导致的故障率,还降低了热泵系统的控制难度。如图2所示,出风口处设有出风格栅12,可防止异物掉入换热结构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结构,其包括换热管和至少容纳部分所述换热管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迎风斜面,所述迎风斜面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壳体非迎风斜面上形成有出风口,使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风流经所述换热管换热后流出所述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结构,其包括换热管和至少容纳部分所述换热管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迎风斜面,所述迎风斜面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壳体非迎风斜面上形成有出风口,使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风流经所述换热管换热后流出所述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所述迎风斜面,所述壳体的顶部形成有所述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壁形成有所述迎风斜面,所述壳体的顶壁形成有所述出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θ为10°-75°,所述壳体的顶壁形成的出风口在所述斜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进风口远离进风流向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斜面由整个底壁形成,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