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分体式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458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泵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分体式热泵,包括第二冷凝换热器、第一水泵、第一阀门、第二板式换热器组成的基础热泵联组,第一冷凝换热器、压缩机、膨胀阀组成的增强联组,控制芯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组成的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基础热泵联组提供热源,将冷水加热为热水提供给住户,当基础热泵联组换热效率不足时,控制模块自动控制接入增强联组,增强联组内实现循环工质的低压低温‑高压高温的循环,高压高温的循环工质与基础热泵联组循环工质换热,提高基础热泵联组的换热效率,当热水足够多、足够热时控制模块自动控制停止烟气的输送,以此提高烟气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分体式热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分体式热泵。
技术介绍
热泵(HeatPump)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也是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带有热泵的基础热利用装置仅靠冷凝换热器,水泵,用热装置等设备即可完成,在循环工质温度低,烟气温度高并且冷凝换热器内接触面积充足的情况下有着较客观的热效率,烟气在换热器中实现换热,循环工质升温后再与用热装置换热,从而实现热利用,并且换热后的低温循环工质流回冷凝换热器中,以此实现循环。但是,将带有热泵的基础热利用装置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于为人们提供生活用热水时,常常会存在这样的缺陷:即使在生活用热水已经足够热、足够多之时,烟气还在源源不断的输入装置内,造成了烟气的浪费,降低了烟气的利用率,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使用热水的频率又较高,所以若当每次热水够热、够多时就去手动关闭相关装置使烟气停止传输则十分的麻烦;再者,由于实际的情况较为复杂,带有热泵的基础热利用装置有时候换热效率不足,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人工的添加一些能够提高热效率的设备又非普通用户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分体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出口处设有第二阀门(31)的烟气存储罐(51),内部设有第一板式换热器(211)、第二冷凝换热器(212)的热泵选择箱(21);/n所述第二阀门(31)与第二冷凝换热器(212)的进气口相连通且连通两者的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33),第二冷凝换热器(212)的循环工质出口与第一水泵(22)连通,第一水泵(22)的出口与第二板式换热器(24)的循环工质入口相连通且连通两者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23),第二板式换热器(24)的循环工质出口与第二冷凝换热器(212)的循环工质入口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24)的进水口与带第二传感器(42)的冷水储存罐(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分体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出口处设有第二阀门(31)的烟气存储罐(51),内部设有第一板式换热器(211)、第二冷凝换热器(212)的热泵选择箱(21);
所述第二阀门(31)与第二冷凝换热器(212)的进气口相连通且连通两者的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33),第二冷凝换热器(212)的循环工质出口与第一水泵(22)连通,第一水泵(22)的出口与第二板式换热器(24)的循环工质入口相连通且连通两者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23),第二板式换热器(24)的循环工质出口与第二冷凝换热器(212)的循环工质入口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24)的进水口与带第二传感器(42)的冷水储存罐(53)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24)的出水口与带第一传感器(41)的热水储存罐(52)连通;
所述第二阀门(31)还与第一冷凝换热器(11)的进气口相连通且连通两者的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32),第一冷凝换热器(11)的循环工质出口与压缩机(12)的循环工质入口相连通,压缩机(12)的循环工质出口与热泵选择箱(21)内的第一板式换热器(211)的循环工质入口相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211)的循环工质出口与膨胀阀(13)的循环工质入口相连通,膨胀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柳昕飞秦瑶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