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养殖污泥是常见的污泥,其具有极大较大的肥力。其是制造微生物有机菌肥的良好材料。但是由于污泥的臭味较大,故在利用其制造有机肥之前还要对其进行除臭。可参考现有公开号为CN21036738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污泥热水解处理工艺除臭装置,包括热水解反应釜、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安装在所述热水解反应釜上,所述热水解反应釜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上述的这种污泥热水解处理工艺除臭装置具有一定的除臭功能。但是上述的这种污泥热水解处理工艺除臭装置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自动化水平较低、除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及其工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包括焚烧炉(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设置在所述焚烧炉(1)内的焚烧组件(2);/n连通固定在所述焚烧炉(1)顶部的固定箱(11),所述固定箱(1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1),所述固定箱(11)的底端开设有排料口(112),所述固定箱(11)的顶部连通固定有排烟管(113);/n设置在所述固定箱(11)上的打泥组件(3);/n通过若干组连接组件(4)安装在所述固定箱(11)顶部的料斗(114),所述料斗(114)的顶部拆卸连接有斗盖(115);/n设置在所述料斗(114)内的预热组件(5);/n用于将焚烧后的养殖污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包括焚烧炉(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焚烧炉(1)内的焚烧组件(2);
连通固定在所述焚烧炉(1)顶部的固定箱(11),所述固定箱(1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1),所述固定箱(11)的底端开设有排料口(112),所述固定箱(11)的顶部连通固定有排烟管(113);
设置在所述固定箱(11)上的打泥组件(3);
通过若干组连接组件(4)安装在所述固定箱(11)顶部的料斗(114),所述料斗(114)的顶部拆卸连接有斗盖(115);
设置在所述料斗(114)内的预热组件(5);
用于将焚烧后的养殖污泥排出的输送组件(6);
以及用于抽取养殖污泥的负压吸取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组件(2)包括第一加热板(21)、第一流道口(22)、第二加热板(23)、第三加热板(24)、第二流道口(25)、加热箱(26)以及加热底衬板(27),所述第一加热板(21)和所述第二加热板(23)平行固定在所述焚烧炉(1)内,所述第一流道口(22)位于所述焚烧炉(1)和所述第一加热板(21)之间,所述第三加热板(24)固定在所述第一加热板(21)和所述第二加热板(23)之间,所述第二流道口(25)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板(23)和所述第三加热板(24)之间,所述加热箱(26)转动连接在所述焚烧炉(1)内,所述加热底衬板(27)安装在所述加热箱(2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26)上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板(261),所述焚烧炉(1)内固定有第二支撑板(262),所述第一支撑板(26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6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62)上固定有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261)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2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泥组件(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固定套(34)、若干个打碎杆(35)和第一滤板(3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固定在所述固定箱(11)外部,所述第一支撑杆(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3)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箱(11)内,所述固定套(34)键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外部,若干个所述打碎杆(35)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套(34)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3)转动,所述第一滤板(36)固定在所述固定箱(11)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泥制备微生物有机菌肥的除臭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2)端部固定有第一齿轮(321),所述第二支撑杆(33)上固定有第二齿轮(331),所述固定箱(11)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322)和所述第四齿轮(332),所述第一齿轮(321)和所述第三齿轮(32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31)和所述第四齿轮(33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322)和所述第四齿轮(33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的电机轴端部固定在减速箱的输入轴端部,所述减速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毛庆莲,江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伟盐碱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