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元淑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材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39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支撑板、壳体一、支撑柱、壳体二、支撑腿和出料口,所述壳体一的底部和壳体二之间通过向下倾斜的出料管连接,所述壳体一中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一外侧上端部的电机、转动杆一、搅拌杆一和齿轮一,所述支撑板上竖向插接有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的上端部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且设有与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所述转动杆二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杆二,所述转动杆一和转动杆二的底部均设有辅助搅拌装置,所述壳体一的前面设有向上倾斜的进料管,所述壳体二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工作效率高、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材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建筑施工用材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目前,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混合多种物料,便于施工,以此可以更好地使用建筑材料,改善施工效果,因此需要用到材料混合装置。现有技术中的材料混合装置在使用时,不仅混合不均匀,不能将建筑材料进行两次单独的混合,使用效果不好,而且不能将建筑材料的两次混合处理同时进行,浪费了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混合均匀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材料混合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部竖向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板(19),两个固定板(19)相邻的一侧上端部横向设有支撑板(18),两个支撑板(18)之间通过底部为漏斗结构的壳体一(17)连接,所述壳体一(17)的底面和底座(1)之间通过支撑柱(3)连接,所述底座(1)上端部在位于壳体一(17)的两侧均设有与固定板(19)接触的壳体二(7),所述壳体二(7)的底部为漏斗结构且底部四周设有支撑腿(25),所述壳体二(7)的底面中间设有出料口(5),所述壳体一(17)的底部和壳体二(7)之间通过向下倾斜的出料管(8)连接,所述壳体一(17)中设有搅拌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部竖向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板(19),两个固定板(19)相邻的一侧上端部横向设有支撑板(18),两个支撑板(18)之间通过底部为漏斗结构的壳体一(17)连接,所述壳体一(17)的底面和底座(1)之间通过支撑柱(3)连接,所述底座(1)上端部在位于壳体一(17)的两侧均设有与固定板(19)接触的壳体二(7),所述壳体二(7)的底部为漏斗结构且底部四周设有支撑腿(25),所述壳体二(7)的底面中间设有出料口(5),所述壳体一(17)的底部和壳体二(7)之间通过向下倾斜的出料管(8)连接,所述壳体一(17)中设有搅拌装置(15),所述搅拌装置(15)包括设置在壳体一(17)外侧上端部的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底部中间设有转动杆一(13),所述转动杆一(13)延伸至壳体一(17)中且从上至下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杆一(12),所述转动杆一(13)上在位于壳体一(17)外部的位置设有齿轮一(16),所述支撑板(18)上竖向插接有转动杆二(9),所述支撑板(18)的底部设有轴承(10),所述转动杆二(9)插接在轴承(10)的内圈中,所述转动杆二(9)的上端部位于支撑板(18)的上方且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淑
申请(专利权)人:刘元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