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35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胶混合装置,包括中空的罐体、支架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架与罐体的外壁连接对罐体进行支撑,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在罐体的上方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连接柱固定于支架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穿过进料口进入罐体内腔,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支架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穿过罐体侧壁进入罐体内腔,第二搅拌轴与罐体侧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罐体的底壁上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通过使用本装置,可以提高凝胶混合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胶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凝胶材料搅拌
,具体涉及一种凝胶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空气中出现各种工业粉尘、灰尘、纤尘和雾霾,同时也会携带着各种细菌和病毒,这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室外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室外雾霾严重侵入室内;室内装修、建筑材料及家用电器等的应用,使得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室内装修会产生大量的甲醛,甲醛对人体造成巨大的损伤,为了防止甲醛对人体的身体造成损害,目前市场上制造了除甲醛纳米凝胶,除甲醛的纳米凝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混合装置进行搅拌,目前市场上的凝胶混合装置一般是在承放胶凝材料的物料罐内设置一个与电机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搅拌桨,但是这种传统的搅拌结构对于液体形混合物搅拌效果好,而对于不太易于分散混合的胶凝材料来说,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凝胶混合装置,以提高凝胶混合的均匀度。一种凝胶混合装置,包括中空的罐体、支架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架与罐体的外壁连接对罐体进行支撑,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在罐体的上方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连接柱固定于支架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穿过进料口进入罐体内腔,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支架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穿过罐体侧壁进入罐体内腔,第二搅拌轴与罐体侧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罐体的底壁上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传统的混合装置在物料罐内设置一个与电机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搅拌桨,这种搅拌装置使罐体内的原料往一个方向转动,实现原料的混合,此种搅拌装置针对液体原料混合效果好,但是凝胶材料不易分散,竖直设置的搅拌轴使原料水平旋转,在水平方向混合,但是由于凝胶材料不易分散,凝胶材料在竖直方向上混合不均匀,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搅拌轴穿过进料口进入罐体内腔,实现罐体内凝胶材料的水平转动混合,同时设置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穿过罐体侧壁进入罐体内腔内,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带动罐体内的凝胶材料在竖直方向运动进行混合,如此,可以使罐体内的凝胶材料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均进行混合,使凝胶混合均匀。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均连接有多块搅拌片。本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均连接有多块搅拌片,搅拌片可以使罐体内的凝胶原料搅拌更均匀。优选地,还包括计量罐、嵌入块、齿条、齿轮和第三电机,所述计量罐上端开放,且计量罐固定于罐体外底壁,计量罐上端与出料口大小一致,且计量罐与出料口同轴设置,计量罐底壁上开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处设有第二阀门,在罐体的内侧壁上开有竖直设置的梯形槽,所述齿条嵌入梯形槽内且能在梯形槽内自由滑动,所述嵌入块的顶端通过连接杆与齿条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罐体的侧壁进入罐体内腔,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罐体侧壁旋转密封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嵌入块的形状与计量罐的内腔形状相同,嵌入块能够进入计量罐内腔并将计量罐内腔完全充填。本技术方案中设置计量罐,当凝胶在罐体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之后,利用计量罐进行罐装,由于凝胶具有一定粘度,使其自动流入待罐装的瓶体内速度较慢,本技术方案中将计量罐与出料口连通,在罐体内设置嵌入块、齿轮、齿条和梯形槽,再设置第三电机带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齿条运动,使嵌入块能够滑动进出计量罐内腔,初始状态时,先关闭计量罐排料口的第二阀门,此时嵌入块位于计量罐上方,胶体流入计量罐内,罐装时,第三电机转动,带动齿条下移进而带动嵌入块移动,直至嵌入块底端到达出料口将出料口封闭,此时打开第二阀门,嵌入块进入计量罐内将计量罐内的胶体挤压从排料口排入待罐装的瓶体内,嵌入块在从计量罐上方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罐体内的胶体进入计量罐内,使计量罐内完全充填胶体,嵌入块继续向下移动将计量罐内的胶体排入瓶体内,如此,可以使罐装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同时计量罐的容量确定,使瓶体内的每次罐装量保持一致。优选地,从出料口的四周指向出料口的方向上,罐体的内底壁整体向下倾斜。本技术方案中罐体的内底壁倾斜设置,便于罐体内的胶体排出。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电机纵向分布,每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每根第二搅拌轴均穿过罐体侧壁进入罐体内腔,每根第二搅拌轴与罐体侧壁均旋转密封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第二电机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搅拌轴纵向分布,可以使胶体搅拌更均匀。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轴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搅拌轴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搅拌轴穿过进料口进入罐体内腔,实现罐体内凝胶材料的水平转动混合,同时设置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穿过罐体侧壁进入罐体内腔内,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带动罐体内的凝胶材料在竖直方向运动进行混合,如此,可以使罐体内的凝胶材料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均进行混合,使凝胶混合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的主视剖面图。附图中,1-罐体,2-支架,3-第一搅拌轴,4-第一电机,5-连接柱,6-第二电机,7-第二搅拌轴,8-搅拌片,9-计量罐,10-嵌入块,11-齿条,12-齿轮,13-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中空的罐体1、支架2和第二电机6,所述支架2与罐体1的外壁连接对罐体1进行支撑,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在罐体1的上方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通过连接柱5固定于支架2上,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搅拌轴7,所述第一搅拌轴7穿过进料口进入罐体1内腔,所述第二电机6固定于支架2上,且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搅拌轴7,所述第二搅拌轴7穿过罐体1侧壁进入罐体1内腔,第二搅拌轴7与罐体1侧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罐体1的底壁上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为了使搅拌更均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轴3和第二搅拌轴7上均连接有多块搅拌片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轴3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二搅拌轴7同轴设置,且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为了便于胶体从罐体1内排出,本实施例中从出料口的四周指向出料口的方向上,罐体1的内底壁整体向下倾斜。为了使胶体在纵向上搅拌更均匀,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胶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罐体(1)、支架(2)和第二电机(6),所述支架(2)与罐体(1)的外壁连接对罐体(1)进行支撑,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在罐体(1)的上方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通过连接柱(5)固定于支架(2)上,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搅拌轴(3),所述第一搅拌轴(3)穿过进料口进入罐体(1)内腔,所述第二电机(6)固定于支架(2)上,且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搅拌轴(7),所述第二搅拌轴(7)穿过罐体(1)侧壁进入罐体(1)内腔,第二搅拌轴(7)与罐体(1)侧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罐体(1)的底壁上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胶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罐体(1)、支架(2)和第二电机(6),所述支架(2)与罐体(1)的外壁连接对罐体(1)进行支撑,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在罐体(1)的上方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通过连接柱(5)固定于支架(2)上,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搅拌轴(3),所述第一搅拌轴(3)穿过进料口进入罐体(1)内腔,所述第二电机(6)固定于支架(2)上,且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搅拌轴(7),所述第二搅拌轴(7)穿过罐体(1)侧壁进入罐体(1)内腔,第二搅拌轴(7)与罐体(1)侧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罐体(1)的底壁上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胶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3)和第二搅拌轴(7)上均连接有多块搅拌片(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胶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量罐(9)、嵌入块(10)、齿条(11)、齿轮(12)和第三电机,所述计量罐(9)上端开放,且计量罐(9)固定于罐体(1)外底壁,计量罐(9)上端与出料口大小一致,且计量罐(9)与出料口同轴设置,计量罐(9)底壁上开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处设有第二阀门,在罐体(1)的内侧壁上开有竖直设置的梯形槽,所述齿条(11)嵌入梯形槽内且能在梯形槽内自由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艾尔普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