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洋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治理锅炉废气排放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31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治理锅炉废气排放的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设置有高效抽风机构;所述高效抽风机构包括抽风壳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固定杆、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轴、第一抽风扇叶、第一连接杆、第一锥齿轮、轴承、第二连接杆、第二锥齿轮、第二抽风扇叶和连接管;所述储水箱顶部中间连通有第一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顶部的另一端连通有抽风壳体,所述抽风壳体左侧连通有第二管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上的第二连接杆,在利用电机带动第一抽风扇叶抽风时,会带动锥齿轮传动,带动第二抽风扇叶旋转,从而进行双重的抽风,能够快速将废气抽入到管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治理锅炉废气排放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治理锅炉废气排放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治理锅炉废气排放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上用于电厂发电、工业锅炉热能燃烧等都是主要以煤炭为燃料。同时,煤炭作为我国最大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工业锅炉燃煤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粉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物、二氧化物和少量的氟氯化物及氯氧化物。这些污染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畜牧业、农业、林业、渔业、水体、建筑物以及一些城市设施等也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而二氧化硫的副产物酸雨更是对上述的危害更大,特别是对生态环境。专利号CN201310360693.0,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治理锅炉废气排放的装置。其中包括:装置是由废气回收管道、塔架、降尘迷雾系统组成;其中,废气回收管道是安置在塔架的支撑架上,降尘迷雾系统是布局安置在废气回收管道和塔架旁边,而降尘迷雾系统的迷雾喷头是安置在废气回收管道内;同时,塔架是布局建立在锅炉废气排放烟囱的旁边,而塔架的高度是根据烟囱的高度来制定;当锅炉排放废气时,利用水并使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治理锅炉废气排放的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内部设置有高效抽风机构;/n所述高效抽风机构包括抽风壳体(13)、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12)、固定杆(14)、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轴(16)、第一抽风扇叶(17)、第一连接杆(18)、第一锥齿轮(19)、轴承(20)、第二连接杆(21)、第二锥齿轮(22)、第二抽风扇叶(23)和连接管(24);所述储水箱(1)顶部中间连通有第一管道(2)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2)顶部的另一端连通有抽风壳体(13),所述抽风壳体(13)左侧连通有第二管道(12)的一端,所述第二管道(12)的另一端连通有连接管(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治理锅炉废气排放的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内部设置有高效抽风机构;
所述高效抽风机构包括抽风壳体(13)、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12)、固定杆(14)、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轴(16)、第一抽风扇叶(17)、第一连接杆(18)、第一锥齿轮(19)、轴承(20)、第二连接杆(21)、第二锥齿轮(22)、第二抽风扇叶(23)和连接管(24);所述储水箱(1)顶部中间连通有第一管道(2)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2)顶部的另一端连通有抽风壳体(13),所述抽风壳体(13)左侧连通有第二管道(12)的一端,所述第二管道(12)的另一端连通有连接管(24);
所述抽风壳体(13)内部上下两侧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的一端,所述固定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16),所述第一电机轴(16)外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抽风扇叶(17),所述第一电机轴(16)左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18)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另一端穿过抽风壳体(13)和第二管道(12)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9),所述第一锥齿轮(19)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第二锥齿轮(22)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第二连接杆(21)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承(20),且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洋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