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25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包括一盒体(1),盒体(1)前端和后端开口设置,盒体(1)的前端铰接有第一门体(2),盒体(1)的后端铰接有第二门体(3),还包括第一门体(2)的启闭机构,启闭机构包括底座(4)、连接杆(5)和推杆(6),底座(4)固定在所述第一门体(2)内侧,所述连接杆(5)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杆(6);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弧孔(15)以及卡孔(16),所述卡孔(16)与所述圆弧孔(15)相通;所述推杆(6)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弧孔(1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弥补市场上单侧管理传递窗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院“呼吸道传播性疾病”防护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
技术介绍
随着人禽流感、高致病性甲流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播性疾病越来越多,国家要求各地2级医院以上,均要建立发热门诊。建立发热门诊会导致医院的布局和流程很难达标,尤其是医院发热门诊的收款、挂号、发药等服务窗口的防护体系院感要求上难以达标。目前市场上并没有针对性的可以互通的带有封闭隔离性质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弥补市场上单侧管理传递窗的空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包括一盒体,所述盒体前端和后端开口设置,所述盒体的前端铰接有第一门体,所述盒体的后端铰接有第二门体,还包括第一门体的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杆和推杆,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一门体内侧,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杆;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推杆前后位移的圆弧孔以及用于限制所述推杆位移的卡孔,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圆弧孔靠近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包括一盒体(1),所述盒体(1)前端和后端开口设置,所述盒体(1)的前端铰接有第一门体(2),所述盒体(1)的后端铰接有第二门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门体(2)的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底座(4)、连接杆(5)和推杆(6),所述底座(4)固定在所述第一门体(2)内侧,所述连接杆(5)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杆(6);所述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推杆(6)前后位移的圆弧孔(15)以及用于限制所述推杆(6)位移的卡孔(16),所述卡孔(16)位于所述圆弧孔(15)靠近所述第一门体(2)的一端切所述卡孔(16)与所述圆弧孔(1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包括一盒体(1),所述盒体(1)前端和后端开口设置,所述盒体(1)的前端铰接有第一门体(2),所述盒体(1)的后端铰接有第二门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门体(2)的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底座(4)、连接杆(5)和推杆(6),所述底座(4)固定在所述第一门体(2)内侧,所述连接杆(5)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杆(6);所述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推杆(6)前后位移的圆弧孔(15)以及用于限制所述推杆(6)位移的卡孔(16),所述卡孔(16)位于所述圆弧孔(15)靠近所述第一门体(2)的一端切所述卡孔(16)与所述圆弧孔(15)相通;所述推杆(6)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弧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第一半环(8),所述连接杆(5)靠近所述底座(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环(9),所述第一半环(8)和所述第二半环(9)相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侧管理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靠近所述连接杆(5)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护柱(10),所述保护柱(10)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固定,另一端向具有所述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腾小云陈士勇陆顺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