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23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2
一种水处理管道,包括同向设置的清水管层和污水管层;清水管层底部与污水管层上部相连,且连接部位设有挡污层;挡污层上部和下部的过滤网之间形成过滤腔层,过滤腔层有若干过滤腔体相互连接而成;过滤腔体中设有填料,填料的堆积体积小于过滤腔层的容积,过滤网孔径小于填料外径;填料能在过滤腔层中活动;清水管层上部设有隔水层,隔水层与清水层通过若干通孔连通;清水管层和污水管层通过挡污层相通。有益效果是:易清洗,能通过水位的变化,对挡污层进行清洗;能在污泥管道中,进行全线的过滤,拥有更快过滤速度;更加节能环保,无需电力支持,通过水压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管道
本技术属于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管道。
技术介绍
现有一些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迷宫沉淀池,结构的设计力求接近理想沉淀池。然而沉淀池分离过滤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现有的过滤装置耗能较大,过滤网容易堵塞,使用时间短。过滤通道少,过滤速度慢。现有的过滤器自洁方式复杂,不适合长期使用,导致设备也变的复杂,增加了使用成本。尤其当其,设置在较长的管道中时,容易发生污堵,并且其污堵后很难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管道,包括同向设置的清水管层和污水管层;所述清水管层底部与所述污水管层上部相连,且连接部位设有挡污层;所述挡污层上部和下部的过滤网之间形成过滤腔层,所述过滤腔层有若干过滤腔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过滤腔体中设有填料,所述填料的堆积体积小于所述过滤腔层的容积,所述过滤网孔径小于所述填料外径;所述填料能在所述过滤腔层中活动;所述清水管层上部设有隔水层,所述隔水层与清水管层通过若干通孔连通;所述清水管层和污水管层通过所述挡污层相通。一种方式,所述挡污层上部的过滤网孔径小于下层过滤网孔径。一种方式,所述通孔孔径为0.3-0.6CM。一种方式,所述填料数量为多个,并且填料相互独立。一种方式,所述填料为滤珠,所述滤珠密度小于0.7g/cm3。一种方式,所述挡污层的过滤腔层中径向设有挡网层。一种方式,所述填料的堆积体积为所述过滤腔层容积的75-85%。r>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易清洗,能通过水位的变化,对挡污层进行清洗;2.通过隔水层充入高压水,高压水从通孔向下高压排出,冲击挡污层;3.能在污泥管道中,进行全线的过滤,拥有更快过滤速度;4.更加节能环保,通过水压进行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挡污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清水管层,2污水管层,3挡污层,30过滤腔体,4隔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一种水处理管道,包括同向设置的清水管层1和污水管层2;所述清水管层1底部与所述污水管层2上部相连,且连接部位设有挡污层3;所述挡污层3上部宽度小于其下部宽度,制造出更大的下部口径,当滤料位于下部时拥有更大的缓冲空间,其间的杂质更容易被清理出来。如图2中所示,所述挡污层3上部和下部的过滤网之间形成过滤腔层,所述过滤腔层有若干过滤腔体30相互连接而成;所述清水管层1上部设有隔水层4,所述隔水层4与清水管层1通过若干通孔连通;通孔孔径为0.3-0.6cm。所述挡污层3上部和下部的过滤网之间形成过滤腔层,所述过滤腔层中设有填料,所述填料的堆积体积小于所述过滤腔层的容积,所述过滤网孔径小于所述填料外径;所述填料能在所述过滤腔层中活动,所述填料的密度小于水;所述填料数量为多个,并且填料相互独立。密度小于水,使得填料位于水中时,能够自动浮起。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填料为滤珠,所述滤珠密度小于0.7g/cm3,其材质为聚苯乙烯树脂。当通过水的浮力将滤珠压在挡污层3上部,滤珠被挤压紧密后,其间隙变小,拥有更好的过滤效果。所述清水管层1和污水管层2通过所述挡污层3相通。所述挡污层上、下部的过滤网面平行。所述挡污层3上部的过滤网孔径小于下层过滤网孔径。所述清水管层1和所述污水管层2截面均为弧形。使得其在位于水底时拥有更大的强度。所述挡污层3的过滤腔层中径向设有挡网层。所述挡污层3下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填料的堆积体积为所述过滤腔层容积的75-85%。滤珠的堆积体积包括了滤珠之间的间隔空间,其紧密堆积都总体积小于过滤腔层的体积。滤珠相互独立,任意一个滤珠均能在过滤腔层中自由运动。本技术的一种有一种工作方式为:污水从污水管层2的进水口进入,首先在污水管层2中流动。随着水流的增加,污水管层中的污水水位上升,并且由于水压的存在,使得,污水上涌,将挡污层3中的填充层向上挤压,将填料挤压在挡污层3的上部,原本松散的填料被挤压紧密。污水从挡污层3中穿过,杂质被挡污层3,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管层1中,然后在清水管层1中流动。挡污层3中径向设有若干个挡网层,将挡污层3分成若干个空间,避免了水的轴向移动,使得填料也随之流动。当过滤一端时间后,调节污水管层2中的水位和水压,将污水管层2中的水位下降,使其水位低于挡污层3,随着挡污层3中的水位下降,原本被积压在上部填料,也开始下降,由于挡污层3下部口径大于上部,当填料位于下部时,若干个滤珠间隙变大,变得松散,其间混杂的杂质就更容易从中出来。污泥杂质,随着下降的水位重新进入污水管层2,然后轴向移动。所述清水管层1上部设有隔水层4,所述隔水层4与清水管层1通过若干通孔连通;在上述完成后,将管道中水排尽,通过隔水层充入高压水,高压水从通孔向下高压排出,冲击挡污层,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并且由于通孔孔径较小,使得水压增加;通孔位于清水管层上方不易污堵。此外,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向设置的清水管层(1)和污水管层(2);所述清水管层(1)底部与所述污水管层(2)上部相连,且连接部位设有挡污层(3);/n所述挡污层(3)上部和下部的过滤网之间形成过滤腔层,所述过滤腔层有若干过滤腔体(30)相互连接而成;/n所述过滤腔体(30)中设有填料,所述填料的堆积体积小于所述过滤腔层的容积,所述过滤网孔径小于所述填料外径;所述填料能在所述过滤腔层中活动;/n所述清水管层(1)上部设有隔水层(4),所述隔水层(4)与清水管层(1)通过若干通孔连通;/n所述清水管层(1)和污水管层(2)通过所述挡污层(3)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向设置的清水管层(1)和污水管层(2);所述清水管层(1)底部与所述污水管层(2)上部相连,且连接部位设有挡污层(3);
所述挡污层(3)上部和下部的过滤网之间形成过滤腔层,所述过滤腔层有若干过滤腔体(30)相互连接而成;
所述过滤腔体(30)中设有填料,所述填料的堆积体积小于所述过滤腔层的容积,所述过滤网孔径小于所述填料外径;所述填料能在所述过滤腔层中活动;
所述清水管层(1)上部设有隔水层(4),所述隔水层(4)与清水管层(1)通过若干通孔连通;
所述清水管层(1)和污水管层(2)通过所述挡污层(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管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雷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云程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