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板结构和屋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22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屋面板结构和屋盖,所述屋面板结构(10)包括屋面板本体(12),所述屋面板本体(12)包括隆起部(120),所述屋面板结构(10)还包括罩设于所述隆起部(120)的防风盖(14)。该屋面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能力。通过在所述屋盖中设置上述屋面板结构,可大大提高所述屋盖的抗风能力,而且整个屋盖的结构更加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板结构和屋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屋面板结构和屋盖。
技术介绍
金属屋面是指采用金属板材作为屋盖材料,将结构层和防水层合二为一的屋盖形式。将涂层板或镀层板经辊压冷弯,沿板宽方向形成波形截面的成型钢板被称为压型钢板。压型钢板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金属屋面板材料,在一些实际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由于压型钢板的抗风能力较差,因此金属屋面板在风力作用下极易被掀起或是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金属屋面板的抗风能力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屋面板结构,该屋面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屋面板结构,所述屋面板结构包括屋面板本体,所述屋面板本体包括隆起部,所述屋面板结构还包括罩设于所述隆起部的防风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屋面板本体的隆起部的外部罩设防风盖,从而能够提高屋面板本体的抗风能力,并且能够有效保护屋面板本体的隆起部,使得屋面板本体的整体结构更加坚固。优选地,所述屋面板本体包括沿所述屋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隆起部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隆起部的平板部;所述防风盖包括罩设于相应的所述隆起部的防风盖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防风盖本体的侧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能够固定于相应的所述平板部。优选地,所述屋面板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和相应的所述平板部之间的防水垫片。优选地,所述屋面板结构包括罩设于所述防风盖外部的防水罩。优选地,所述防水罩包括能够罩设于所述防风盖外部的纤维布以及设置于所述纤维布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纤维布的背离所述防风盖的面。优选地,所述防风盖本体呈山峰状;和/或所述防风盖本体的厚度为1-3mm。优选地,所述防风盖为金属一体件。优选地,所述屋面板本体包括呈板状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弯折以形成所述隆起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屋盖,所述屋盖包括檩条以及支撑于所述檩条的屋面板结构,所述屋面板结构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屋面板结构。通过在所述屋盖中设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屋面板结构,可大大提高所述屋盖的抗风能力,而且整个屋盖的结构更加稳固。优选地,所述屋盖包括支撑所述隆起部的支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屋面板结构的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屋面板结构中的防风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屋面板结构;12-屋面板本体;120-隆起部;110-第一隆起部;112-第二隆起部;122-平板部;14-防风盖;140-防风盖本体;142-连接板;144-自攻钉;18-防水罩;20-檩条;22-支架;220-第一支架;222-第二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板结构,屋面板结构10包括屋面板本体12,屋面板本体12包括隆起部120,可以理解的是,屋面板本体12是一种压型钢板,屋面板本体12包括隆起部120,屋面板结构10还包括罩设于隆起部120的防风盖14。通过在屋面板本体12的隆起部120的外部罩设防风盖14,从而能够提高屋面板本体12的抗风能力,并且能够有效保护屋面板本体12的隆起部120,使得屋面板本体12的整体结构更加坚固。其中,防风盖14为金属件,更优选地,防风盖14为不锈钢件。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屋面板本体12可呈长方形状,隆起部120可沿屋面板本体12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反向延伸。屋面板本体12可包括沿屋面板本体1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隆起部120以及连接相邻的隆起部120的平板部122,屋面板本体12整体可呈波状。优选地,屋面板本体12可包括呈板状的本体部124,本体部124弯折以形成隆起部120。如图1中所示,隆起部120可包括分别位于屋面板本体12的彼此相对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隆起部110以及位于一对第一隆起部110之间的第二隆起部112。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隆起部112可位于屋面板本体12的中部,第二隆起部112可呈峰状,第一隆起部110可位于屋面板本体12的边部,第一隆起部110可呈钩状,当将相邻的两个屋面板本体12进行连接时,相邻的两个屋面板本体12的彼此相邻的第一隆起部110可彼此相互拼接以形成峰状。其中,可选用角驰Ⅲ型金属屋面板作为屋面板本体12。结合图1和图2中所示,防风盖14可包括罩设于相应的隆起部120的防风盖本体140以及连接于防风盖本体140的侧部的连接板142,连接板142能够固定于相应的平板部122,优选地,防风盖本体140可呈山峰状,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屋面板本体12的抗风能力,其中,防风盖本体140的外壁面可形成为弧面。由此,防风盖14对相应的隆起部120进行防护,使得隆起部120不易受到风力的袭击,提高了屋面板本体12的抗风能力。其中,防风盖14可为金属一体件,优选地,防风盖14可由不锈钢材料制备获得。其中,连接板142可铆接于平板部122,优选地,可选用自攻钉144将连接板142固定于相应的平板部122。出于兼顾防风能力和成本的目的,防风盖本体140的厚度可优选为1-3mm。优选地,防风盖本体140的厚度可为2mm。为了将防风盖14稳固的固定于屋面板本体12,可在防风盖本体14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设置一对连接板142,连接板142固定于相应的平板部122。另外,可在连接板142和相应的平板部122之间设置防水垫片,这样,不仅使得连接板142和相应的平板部122之间进行更好更稳固的连接,而且也起到防水的作用。其中,所述防水垫片可由三元乙丙橡胶制备获得。为了进一步提高屋面板结构10的防水效果,可在防风盖14的外部罩设防水罩18。其中,防水罩18可贴合防风盖14设置。其中,防水罩18可包括能够罩设于防风盖14的外部的纤维布如缝织聚酯布以及设置于所述纤维布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可位于所述纤维布的背离防风盖14的面,由此,防水罩18不仅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整体强度较好不易被损坏,同时气密性好,便于制备,成本较低,所述防水层可由涂布于所述纤维布的防水涂料如丙烯酸涂料获得。具体来讲,所述防水层可包括多层如五层涂料层,其中,位于所述防水层的最表层的涂料层可延伸超出靠近所述纤维布的涂料层即最底层的涂料层,这样,可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优选地,可延伸超出5-30mm,进一步优选地,可延伸超出10-20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屋盖,所述屋盖可包括檩条20以及支撑于檩条20的屋面板结构10,屋面板结构10可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屋面板结构10。其中,檩条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此处不再详细赘述。通过在所述屋盖中设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屋面板结构10,可大大提高所述屋盖的抗风能力,而且整个屋盖的结构更加稳固。为了使得屋盖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所述屋盖可包括支撑隆起部120的支架22。优选地,支架22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结构(10)包括屋面板本体(12),所述屋面板本体(12)包括隆起部(120),所述屋面板结构(10)还包括罩设于所述隆起部(120)的防风盖(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结构(10)包括屋面板本体(12),所述屋面板本体(12)包括隆起部(120),所述屋面板结构(10)还包括罩设于所述隆起部(120)的防风盖(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体(12)包括沿所述屋面板本体(1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隆起部(120)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隆起部(120)的平板部(122);
所述防风盖(14)包括罩设于相应的所述隆起部(120)的防风盖本体(140)以及连接于所述防风盖本体(140)的侧部的连接板(142),所述连接板(142)能够固定于相应的所述平板部(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结构(10)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42)和相应的所述平板部(122)之间的防水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结构(10)包括罩设于所述防风盖(14)外部的防水罩(18)。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涛段威阳高鹏飞赵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