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20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钢立柱连接装置包括钢立柱、楼板连接装置,底板连接装置;楼板连接装置螺栓连接钢立柱与楼板;底板连接装置螺栓连接钢立柱与灌注桩。该装置和方法适用于设置内支撑的基坑工程,可实现钢立柱的完整回收,避免分段割除变为废料。基坑的钢立柱一般为格构式钢柱,下部与灌注桩连接,通过设置通用型的楼板连接装置、底板连接装置及桩顶和楼板的连接件,避免钢立柱与结构板整浇,主要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组合钢立柱装置,和灌注桩及楼板均为可拆卸连接接头,在施工完成后,钢立柱及连接装置均可回收。本技术能大量节约钢材、通用性强、施工拆装方便、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技术属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设置内支撑的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钢立柱,作为临时内支撑系统的竖向受力构件,立柱下设置立柱桩,一般采用灌注桩。其中钢立柱采用角钢及缀板加工成格构式钢柱。施工过程中,在基坑最上层临时支撑拆除前,结构地下室底板及各层楼板施工时,立柱仍需保留,常规解决方案为钢立柱整浇于底板及各层楼板内,底板范围尚需设置止水钢板,待最上层支撑拆除时,把钢立柱分层割除,整浇于底板及楼板内的钢立柱不回收。该方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1.钢立柱成本较高,拆除时被分段割除,不能重复利用;2.底板中残留的一小段钢立柱与立柱桩为强连接,影响结构底板内力分布,同时结构底板计算时一般都难以充分考虑此项影响因素,造成存在不安全隐患,如结构底板裂缝等;3.为保证立柱桩成桩质量,施工时需超罐混凝土,在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再凿除超灌部分,格构式钢柱与混凝土桩握裹牢固,彻底凿除难度较大。由于以上原因,在立柱施工过程中,钢立柱成本高,钢材浪费严重,且不利于节能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立柱(1)、楼板连接装置(2),底板连接装置(3);所述钢立柱(1)为角钢(11)与缀板(12)经焊接组合而成的格构式钢柱;所述底板连接装置(3)包括连接段钢管(31)和连接段法兰板(32),所述连接段法兰板(32)位于所述连接段钢管(31)的底部并与灌注桩(4)的桩顶钢板(41)通过桩顶螺栓(43)连接;所述桩顶钢板(41)和连接段法兰板(32)中部开洞,所述桩顶钢板(41)下部焊接桩顶钢环(42),灌注桩纵筋(44)与所述桩顶钢环(42)焊接;所述角钢(11)下端嵌入所述连接段钢管(31)内并与所述连接段钢管(31)通过立柱连接螺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立柱(1)、楼板连接装置(2),底板连接装置(3);所述钢立柱(1)为角钢(11)与缀板(12)经焊接组合而成的格构式钢柱;所述底板连接装置(3)包括连接段钢管(31)和连接段法兰板(32),所述连接段法兰板(32)位于所述连接段钢管(31)的底部并与灌注桩(4)的桩顶钢板(41)通过桩顶螺栓(43)连接;所述桩顶钢板(41)和连接段法兰板(32)中部开洞,所述桩顶钢板(41)下部焊接桩顶钢环(42),灌注桩纵筋(44)与所述桩顶钢环(42)焊接;所述角钢(11)下端嵌入所述连接段钢管(31)内并与所述连接段钢管(31)通过立柱连接螺栓(13)连接;所述楼板连接装置(2)包括安装在所述角钢(11)外围的托架(21)、所述托架(21)顶部与楼板(5)通过楼板螺栓(52)连接;所述托架(21)的侧边与所述角钢(11)通过托架安装螺栓(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缀板(12)中部设置一组斜向的第一长圆螺栓孔;所述托架(21)为钢板焊接为槽形,所述槽形底部设置一组斜向的第二长圆螺栓孔,所述第一长圆螺栓孔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长圆螺栓孔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长圆孔间距与所述第二长圆螺栓孔的孔间距相等;所述托架安装螺栓(22)穿过所述第一长圆螺栓孔与第二长圆螺栓孔的交点连接所述托架(21)与所述角钢(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安装螺栓(22)分别穿过所述交点中任意两处连接所述托架(21)与所述角钢(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钢管(31)为两片组合结构,通过连接段拼接螺栓(33)组合为方形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5)在所述钢立柱(1)位置处设置楼板洞口边框(51),为钢板焊接而成,与楼板钢筋(511)焊接,所述楼板洞口边框(51)底部设置所述楼板螺栓(52),与所述托架(21)顶部连接,所述楼板洞口边框(51)尺寸大于所述钢立柱(1)外轮廓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翠霞刘立东李隽毅刘江曾文泽杨德志陆丽君陈思奇张吉纯吴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