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晓亮专利>正文

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03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包括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滚压泵、变温管和灌注管,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支管、进血管和第二进液支管,第一进液支管和进血管的后端均通过输液管道连接至变温管,第一进液支管与输血管之间通过输液支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连通至进血管上并设置于第二滚压泵上游;所述输液支管与输血管的连接端位于第二进液管道与输血管连接端的上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一套灌注系统可满足不同类型的灌注方式,在手术器械的选择上降低选择时间,而且一种灌注系统满足不同的灌注方案,避免术中对灌注系统的更换,极大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失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
本技术属于心脏手术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心脏瓣膜置换术等心脏外科手术中,需要向病人心脏冠状动脉灌注心肌停跳保护液以实现心脏停跳,从而对心脏进行直视手术。现有临床使用心肌停跳保护液主要包括HTK心肌保护液、st.thomas心肌停跳液和冷含血DelNido心肌保护液,同时整个手术流程中,在主动脉开放前的停跳准备和术后心脏复跳时需要进行温血灌注,此二者均需要使用心脏温血灌注系统,而由于现有的灌注管道不能直接进行温血灌注或是使用同一灌注系统时需要对心肌保护液进液端进行更换,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手术效率。同时,现有的心肌保护液/停跳液灌注系统由于灌注液多为单一灌注管道,即一套灌注系统对应一种心肌保护液/停跳液,而在实际临床时,根据病人个体病症需要选择或随时更换某一种心肌保护液/停跳液灌注装置,这样单一功能的灌注系统不能满足多种灌注类型,从而需要设计、切换不同类型的灌注系统,不利于手术器械的同一化管理,间接地降低了手术效率,耽误手术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一套灌注系统可满足不同类型的灌注方式,在手术器械的选择上降低选择时间,而且一种灌注系统满足不同的灌注方案,避免术中对灌注系统的更换,极大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失误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滚压泵、变温管和灌注管,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支管、进血管和第二进液支管,其中第一进液支管和进血管的后端均通过输液管道连接至变温管,且第一进液支管连接的输液管道和进血管连接的输液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滚压泵和第二滚压泵,第一进液支管与输血管之间通过输液支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连通至进血管上并设置于第二滚压泵上游;所述输液支管与输血管的连接端位于第二进液管道与输血管连接端的上游。作为本技术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温管上游与下游通过连通管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液支管、输液支管、输血管上输液支管与其连接节点及第二输液管道与其连接节点之间的管道、第二输液管和连通管上均设置有止流夹。作为本技术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进液支管具有两根,两根第二进液支管之间通过三通连接有总管,并连接至输血管道。作为本技术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液支管、输液支管和输液管道之间三通连接;输液支管与输血管之间通过三通连接;所述第一进液支管连接的输液管道、输血管连接的输液管道通过三通连接至变温管上游;所述连通管上游端位于第一进液支管连接的输液管道与输血管连接的输液管道交接节点的下游。作为本技术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液支管内径为输血管内径的1/2;第二进液支管内径为输血管内径的1/2。作为本技术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支管内径和输液管道内径与输血管道内径相同。作为本技术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液管道和第二进液管道的上游端均设置有插针,进血管上游端连接至体外循环管道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灌注切换,可适应于HTK心肌保护液、冷含血DelNido心肌保护液、St.Thomas心肌停跳液及温血灌注等液体灌注。第二,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第二进液管道平行设置两根,可保证在对冷含血DelNido心肌保护液和HTK保护液灌注时不停顿灌注,降低由于拔针换瓶而导致的发生操作失误和进气风险,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第三,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位于本装置下游的变温管处架设有绕过变温管的短支路,以适应冷血灌注和温血灌注,缩短灌注液在注射管道到存留时间,保证灌注液质量;同时连通管的设置缩短灌注装置的整体长度,避免因为管路太长占用了过多的价格昂贵的药物,例如HTK心肌保护液。第四,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各管道支管及连接节点之间设置有止流夹,方便根据不同灌注液进行切换管道流通走向;第一进液支管内径和第二进液支管内径为进血管内径一半,通过管道管径的设定,保证滚压泵不变速运转即可实现对应液体的灌注,极大地简化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进液支管,101、止流夹,2、第二进液支管,3、进血管,4、输液支管,5、输液管道,501、滚压泵,6、变温管,601、连通管,7、灌注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包括用以输注心肌停跳液或保护液的进液管,为灌注系统中管道内液体提供滚动动力的滚压泵501,为实现管内液体变温的变温管6,以及插接在人体血管上的灌注管7,上述管道顺次连接,所述灌注管7上可设置有气泡捕捉器。其中进液管由多根支管联通而成,具体包括第一进液支管1、进血管3和第二进液支管2第一进液支管1和进血管3的后端均通过输液管道5连接至变温管6,且第一进液支管1连接的输液管道5和进血管3连接的输液管道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滚压泵501和第二滚压泵501,第一进液支管1与输血管之间通过输液支管4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连通至进血管3上并设置于第二滚压泵501上游;所述输液支管4与输血管的连接端位于第二进液管道与输血管连接端的上游。为方便通过对各分支管的止流从而实现多种灌注方式的切换,各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止流夹101,具体为所述第一进液支管1、输液支管4、输血管上输液支管4与其连接节点及第二输液管道5与其连接节点之间的管道、第二输液管和连通管601上均设置有止流夹101。所述第二进液支管2具有通过三通连接的两根分支管,且两根分支管通过三通连接至输血管道上。所述第一进液支管1、输液支管4和输液管道5之间三通连接;输液支管4与输血管之间通过三通连接;所述第一进液支管1连接的输液管道5、输血管连接的输液管道5通过三通连接至变温管6上游。所述第一进液支管1内径为输血管内径的1/2;第二进液支管2内径为输血管内径的1/2。具体为输血管内径为1/4英寸,第一进液支管1与第二进液支管2内径为1/8英寸。输液支管4内径和输液管道5内径与输血管道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进液支管1和第二进液支管2的上游端均设置有插针,进血管3上游端连接至心脏引流管处。.本技术所述的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具有至少四种灌注方式,具体为:St.Thomas心肌停跳液灌注在实现本灌注方式时,保持输液支管4和第二进液支管2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滚压泵(501)、变温管(6)和灌注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支管(1)、进血管(3)和第二进液支管(2),其中第一进液支管(1)和进血管(3)的后端均通过输液管道(5)连接至变温管(6),且第一进液支管(1)连接的输液管道(5)和进血管(3)连接的输液管道(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滚压泵(501)和第二滚压泵(501),第一进液支管(1)与输血管之间通过输液支管(4)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连通至进血管(3)上并设置于第二滚压泵(501)上游;所述输液支管(4)与输血管的连接端位于第二进液管道与输血管连接端的上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滚压泵(501)、变温管(6)和灌注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支管(1)、进血管(3)和第二进液支管(2),其中第一进液支管(1)和进血管(3)的后端均通过输液管道(5)连接至变温管(6),且第一进液支管(1)连接的输液管道(5)和进血管(3)连接的输液管道(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滚压泵(501)和第二滚压泵(501),第一进液支管(1)与输血管之间通过输液支管(4)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道连通至进血管(3)上并设置于第二滚压泵(501)上游;所述输液支管(4)与输血管的连接端位于第二进液管道与输血管连接端的上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管(6)上游与下游通过连通管(60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肌停跳液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支管(1)、输液支管(4)、输血管上输液支管(4)与其连接节点及第二输液管道(5)与其连接节点之间的管道、第二输液管和连通管(601)上均设置有止流夹(1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肌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亮程兆云姚东风李建朝杨雷一葛畅黄佳鑫孟凡伟张真真任培军刘礼平张博文夏爱娟
申请(专利权)人:钱晓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