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023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包括球形液体容纳腔和圆柱形导管,所述液体容纳腔置于导管顶部,液体容纳腔和导管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外表面上都标注有刻度,液体容纳腔上的最大刻度标示为100ml。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专用计量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够精准计量小于100ml的引流量,同时可避免二次污染及针刺感染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负压引流袋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袋
,特别涉及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
技术介绍
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主要采用负压吸引原理,将放置在人体手术区域或体腔的引流管经过皮肤切口穿出体外,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的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临床普遍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总容量为1000ml,刻度每小格标示100ml,无法精准计量<100ml的引流量,不便于按照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准确计量每班所引出的引流量。目前临床准确计量<100ml的引流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将负压引流器内的液体倾倒于量杯计量,虽可以准确计量,但可能增加操作人员被污染风险。另外,量杯需清洗消毒,反复使用时容易造成污染。2.使用大型注射器抽吸负压引流器内液体,虽可以准确计量,但会增加操作人员被针刺伤及被感染的风险,且无法实行每班计量。临床普遍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成本较低,4.5元一个,临床使用率高,但无法准确计量<100ml的引流量,现迫切需要使用一个媒介来配合普通负压引流器达到每班计量且精准计量<100ml的引流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能够精准计量小于100ml的引流量,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成本低。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包括球形液体容纳腔和圆柱形导管,所述液体容纳腔置于导管顶部,液体容纳腔和导管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外表面上都标注有刻度,液体容纳腔上的最大刻度标示为100ml。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体容纳腔的外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标注刻度25ml、40ml、60ml、80ml以及100ml。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体容纳腔的总体积为110ml至220ml。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100ml刻度所处位置的体积占液体容纳腔总体积的1/2至2/3。挤压液体容纳腔时,只需挤掉容纳腔内的1/2至2/3的空气即可吸取100ml的液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体容纳腔的直径为7.5cm。当液体容纳腔的直径为7.5cm时,100ml刻度所处位置的体积占液体容纳腔总体积的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的外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标注刻度0.5ml、1ml以及1.5ml。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的直径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顶部开口的内径一致,导管的高度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高度一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的直径为0.5cm,高度为10cm。临床普遍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顶部开口内径为0.5cm,高度为10cm,导管的尺寸可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配合使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体容纳腔和导管一体制造。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专用剂量器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制造。低密度聚乙烯具备耐腐蚀性、电绝缘性,材质柔软,恢复性好,弹力大。且主要用途是作薄膜产品,还用于注塑制品,医疗器具,药品和食品包装材料,吹塑中空成型制品等。使用低密度聚乙烯制造专用剂量器弹性好,且造价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专用计量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精准计量小于100ml的引流量,同时可避免二次污染、针刺感染风险。2.本技术的专用计量器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配合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成本较低,专用计量器的预估制造成本低于1元,总成本远低,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专用剂量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专用剂量计尺寸标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专用计量计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配合示意图。其中:1:专用计量器,11:液体容纳腔,12:导管,2:一次性负压引流器,21:顶部开口,D1:液体容纳腔的直径,D2:导管的直径,H1:液体容纳腔最低刻度线与导管顶部的距离,H2-H5:液体容纳腔刻度线之间的高度差,H6:导管的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包括球形液体容纳腔和圆柱形导管,液体容纳腔置于导管顶部,通常液体容纳腔和导管可以一体制造。液体容纳腔和导管采用透明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质制作,外表面上都标注有刻度。本实施例中,液体容纳腔的直径D1为7.5cm,总体积为220ml。因专用计量器使用时,需要挤压液体容纳腔部分,但是单次挤压不可能完全排气,导管部分也不能完全置于液体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气。单次挤压液体容纳腔时,为保证腔内1/2至2/3的空气被排空后具备单次100ml的吸液能力,液体容纳腔的直径选为7.5cm较优,此时最大刻度值100ml所处位置的体积占液体容纳腔总体积的一半。如图2所示,液体容纳腔的外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标注刻度25ml、40ml、60ml、80ml以及100ml。25ml刻度值距离导管顶部的距离H1为1.5cm,25ml、40ml、60ml、80ml以及100ml刻度值之间的高度差H2至H4分别为0.5cm。导管的外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标注刻度0.5ml、1ml以及1.5ml。如图3所示,为了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配合使用,专用计量器的导管直径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顶部开口的内径一致,导管的高度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高度一致。本实施例中,导管的直径D2为0.5cm,高度H6为10cm,导管的体积为2ml。专用计量器计量负压引流器的液体引流量的体积应该是液体容纳腔内液体与导管内液体的体积之和。例如被吸入的液体位于液体容纳腔的位置,距离导管顶部1.5cm处时,即位于25ml刻度值处时,液体的总体积应该是导管内体积加上液体容纳腔内液体体积。导管体积为2ml,液体容纳腔内液体体积可以根据球缺体积计算公式πH12(1/2D1-H1/3)计算得到,即23ml。D1为液体容纳腔的直径7.5cm,H1为液体距离导管顶部的距离1.5cm。因此,此时液体的总体积为2ml加23ml,即为25ml。本技术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的使用原理如下:操作人员手持专用计量器,手指挤压液体容纳腔,排出液体容纳腔内的空气,使其内部呈现负压状态。然后将专用计量器的导管插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顶部开口中,放开手指,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内的液体即被吸入液体容纳腔内。根据液体容纳腔外表面上的刻度值,即可读取液体的精确容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液体容纳腔和圆柱形导管,所述液体容纳腔置于导管顶部,液体容纳腔和导管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外表面上都标注有刻度,液体容纳腔上的最大刻度标示为100m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液体容纳腔和圆柱形导管,所述液体容纳腔置于导管顶部,液体容纳腔和导管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外表面上都标注有刻度,液体容纳腔上的最大刻度标示为1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腔的外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标注刻度25ml、40ml、60ml、80ml以及1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腔的总体积为110ml至22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100ml刻度所处位置的体积占液体容纳腔总体积的1/2至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专用计量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娟张丽萍刘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