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AAO生物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AAO生物池。
技术介绍
目前的常规污水厂多采用包含有分开设置的AAO生物池与污泥泵池的AAO主体工艺。现有的AAO工艺污水厂中,通常将AAO生物池与污泥泵池分成两个单体分开设置,其中,污泥泵池位置介于生物池与二沉池之间,进泥引自二沉池排泥,出泥分为两套系统,由外回流污泥泵及剩余污泥泵两套泵组构成;外回流污泥泵送至生物池进水端,回流量通常为设计规模的100%,剩余污泥泵送至污泥处理系统。污泥泵池可与二沉池配水井组合成圆形或单独矩形设计,但以上两种方案除泵池型式及水泵选型存有差异外,均与生物池相邻且独立单体设置,回流污泥亦均通过总污泥管道输送至生物池进水端。现有这种AAO生物池与污泥泵池分成单独设置的AAO工艺工程至少存在以下缺点:(1)独立的污泥泵池需要污泥管道输送污泥,污泥需长距离污泥管道输送,增加了沿途水力损失,推高了回流泵的扬程规格及能耗。以5万吨/天设计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为例,回流污泥管自泵池至生物池进水端总图管线长度达14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AAO生物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AAO生物池单元和污泥泵池单元;其中,/n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由依次连接的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脱气区组成;/n所述污泥泵池单元设置在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内嵌设置在所述脱气区内,处于所述好氧池的末端出水端;/n所述污泥泵池单元与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好氧区共壁设置;/n所述污泥泵池单元内的污泥泵经池壁上设置的回流污泥渠分别与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预缺氧区和所述缺氧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AAO生物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AAO生物池单元和污泥泵池单元;其中,
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由依次连接的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脱气区组成;
所述污泥泵池单元设置在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内嵌设置在所述脱气区内,处于所述好氧池的末端出水端;
所述污泥泵池单元与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好氧区共壁设置;
所述污泥泵池单元内的污泥泵经池壁上设置的回流污泥渠分别与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预缺氧区和所述缺氧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AAO生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泵池单元包括:
剩余污泥泵池、外回流污泥泵池、内回流污泥池、剩余污泥泵、外回流污泥泵和内回流污泥泵;其中,
所述剩余污泥泵池和所述外回流污泥泵池并列设置;
所述内回流污泥池处于并列的所述剩余污泥泵池和所述外回流污泥泵池一侧,所述内回流污泥池处于靠近所述好氧区出水端一侧;
所述剩余污泥泵设于所述剩余污泥泵池内,经排泥管连接外部的污泥储池;
所述外回流污泥泵设于所述外回流污泥泵池内;
所述内回流污泥泵设于所述内回流污泥池;
所述污泥泵池单元内的污泥泵经池壁上设置的回流污泥渠分别与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预缺氧区和所述缺氧区连接为:
所述外回流污泥泵经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的池壁上的外回流污泥渠与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预缺氧区连接;
所述内回流污泥泵经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的池壁上的内回流污泥渠与所述AAO生物池单元的缺氧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AAO生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污泥泵采用潜水离心泵;
所述外回流污泥泵和内回流污泥泵均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兰兰,吴云生,张宝林,王艳,刘伟,张雪,吕延远,王书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