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80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包括ARM处理器模块、用于数据发送的串行器模块、用于高速串行数据流的FPD‑LINK线束、用于接收数据的解串器模块以及用于对音视频进行显示的车载信息显示器;所述ARM处理器模块中有控制芯片U1,串行器模块与控制芯片U1的数据端相连接;串行器模块与解串器模块通过FPD‑LINK相连,所述解串器与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相连接,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内设置有显示屏装置。采用FPD‑LINK线束将车载娱乐中控系统与显示仪表盘进行连接,FPD‑LINK线束成本较低,在传输音视频信号时传输控制信号。传输的音视频更加高清,实现用户操作响应的实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电路,具体涉及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在随之不断发展,汽车内的车载娱乐系统越来越丰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车型碍于成本的限制,一般是在车载娱乐中控系统与显示仪表盘之间设置信号线,当进行音视频的切换操作时,音视频的传输数据速率较低,容易报错,用户的体验感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数据传输电路,在该电路中能够采用FPD-LINK线束将车载娱乐中控系统与显示仪表盘进行连接,FPD-LINK线束成本较低,在传输音视频信号的同时更能传输控制信号。传输的音视频更加高清,能够实现用户操作响应的实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其采用FPD-LINK线束将车载娱乐中控系统与显示仪表盘进行连接,FPD-LINK线束成本较低,在传输音视频信号的同时更能传输控制信号。传输的音视频更加高清,能够实现用户操作响应的实时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包括ARM处理器模块、用于数据发送的串行器模块、用于高速串行数据流的FPD-LINK线束、用于接收数据的解串器模块以及用于对音视频进行显示的车载信息显示器;所述串行器模块与所述ARM处理器模块的数据端相连接,所述串行器模块与所述解串器模块通过FPD-LINK线束相连,所述解串器与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相连接,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内设置有显示屏装置。作为优选的,所述ARM处理器模块中设置有控制芯片U1,以及有用于控制显示屏端电源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6和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设置,三极管Q6的基极接控制芯片U1的数据端,三极管Q6的基极与控制芯片U1的数据端之间串联有电阻R98;三极管Q6的集电极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3.3V的电压源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端接控制芯片U1的数据端口。作为优选的,所述串行器模块包括转换芯片U5、以及与所述转换芯片U5相连接的复位电路、多通道音频传输电路和中断电路;所述转换芯片U5的外部接口连接有用于传输电流和信号的第一连接器CN1;所述转换芯片U5的数字输出端口连接有用于车联网领域的第二连接器J2。作为优选的,所述中断电路与所述ARM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中断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M1和QM2以及用于短距接线的跨接块JP1。作为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QM2的源极接转换芯片U5中用于触发中断的INTB端,场效应管QM2的栅极接转换芯片U5的电源接口VDDIO,场效应管QM2的漏极接转换芯片U5的电源接口VDDIO,场效应管QM2的漏极与所述电源接口VDDIO之间串联有电阻R46;所述场效应管QM2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M1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M1的源极接地设置,所述用于短距接线的跨接块JP1的其中一端与QM1的源极和地端之间的连接结点相连接,所述跨接块JP1的其中一端与转换芯片U5的电源接口VDDIO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M1的漏极与转换芯片U5的电源接口VDD18相连。作为优选的,所述复位电路中包括相互串联设置的电阻R69和电阻R72;所述电阻R69和电阻R72串联所形成的电路,其中一端与ARM处理器模块的数据接口相连,另外一端接电容C4,所述电容C4接地设置;所述电容C4与所述电阻R69的连接结点之间连接有电阻R66,所述电阻R66接1.8V电源。作为优选的,所述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包括模块选择电路和地址选择电路,所述模块选择电路和地址选择电路均与转换芯片U5相连接;所述模块选择电路由第一模块选择电路和第二模块选择电路构成,所述第一模块选择电路中设置有拨码开关SW2以及与所述拨码开关SW2相连接的集成电阻。作为优选的,所述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包括指示灯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与ARM处理器模块相连接;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指示灯LED2、指示灯LED4、指示灯LED5以及指示灯LED3,所述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受控端和中断端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设置,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地端之间的连接结点相连。作为优选的,所述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包括电压源模块,所述电压源模块包括1.1V电压源、1.8V电压源以及3.3V电压源;所述1.8V电压源模块中设置有降压转换器U3,所述降压转换器U3的开关引脚端与反馈端之间串联有用于被充入能量放出能量的电感L3和电阻R87;所述降压转换器的靴带引脚端依次串联有电容C20和二极管D5;所述反馈端与电阻R87的连接结点与地端相连接。作为优选的,串行器模块通过GPIO信号线与ARM处理器模块连接,解串器模块通过GPIO信号线连接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包括ARM处理器模块、串行器模块、FPD-LINK线束、用解串器模块以及车载信息显示器;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去除冗余接线,大大降低维护难度。2、本专利技术采用FPD-LINK线束将车载娱乐中控系统与显示仪表盘进行连接,FPD-LINK线束成本较低,在传输音视频信号的同时更能传输控制信号。传输的音视频更加高清,能够实现用户操作响应的实时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ARM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串行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中断电路的原理图;图4为复位电路的原理图;图5为模块选择电路和地址选择电路的原理图;图6为指示灯模块以及连接器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电压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显示屏端电源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图9为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的系统架构图。其中,控制芯片U1,转换芯片U5,拨码开关SW2,第一连接器CN1,第二连接器J2,跨接块JP1,降压转换器U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包括:ARM处理器模块、串行器模块、FPD-LINK线束、解串器模块以及车载信息显示器。图9为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的系统架构图。上述ARM处理器模块为车载娱乐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ARM处理器模块、用于数据发送的串行器模块、用于高速串行数据流的FPD-LINK线束、用于接收数据的解串器模块以及用于对音视频进行显示的车载信息显示器;/n所述ARM处理器模块中设置有控制芯片U1,所述串行器模块与控制芯片U1的数据端相连接;所述串行器模块与所述解串器模块通过FPD-LINK线束相连,所述解串器与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相连接,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内设置有显示屏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ARM处理器模块、用于数据发送的串行器模块、用于高速串行数据流的FPD-LINK线束、用于接收数据的解串器模块以及用于对音视频进行显示的车载信息显示器;
所述ARM处理器模块中设置有控制芯片U1,所述串行器模块与控制芯片U1的数据端相连接;所述串行器模块与所述解串器模块通过FPD-LINK线束相连,所述解串器与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相连接,所述车载信息显示器内设置有显示屏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器模块包括转换芯片U5、以及与所述转换芯片U5相连接的复位电路、多通道音频传输电路和中断电路;所述转换芯片U5的外部接口连接有用于传输电流和信号的第一连接器CN1;所述转换芯片U5的数字输出端口连接有用于车联网领域的第二连接器J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电路与所述ARM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中断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M1和QM2以及用于短距接线的跨接块JP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M2的源极接转换芯片U5中用于触发中断的INTB端,场效应管QM2的栅极接转换芯片U5的电源接口VDDIO,场效应管QM2的漏极接转换芯片U5的电源接口VDDIO,场效应管QM2的漏极与所述电源接口VDDIO之间串联有电阻R46;所述场效应管QM2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M1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M1的源极接地设置,所述用于短距接线的跨接块JP1的其中一端与QM1的源极和地端之间的连接结点相连接,所述跨接块JP1的其中一端与转换芯片U5的电源接口VDDIO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M1的漏极与转换芯片U5的电源接口VDD18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FPD-LINK车载信息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中包括相互串联设置的电阻R69和电阻R72;所述电阻R69和电阻R72串联所形成的电路,其中一端与ARM处理器模块的数据接口相连,另外一端接电容C4,所述电容C4接地设置;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杰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