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80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翼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旨在解决现有的飞翼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飞翼箱板包括设置在车厢主体顶部的顶翼以及设置在车厢主体侧面的侧翼,侧翼包括上侧翼、下侧翼以及承翼板,上侧翼的一端与顶翼相连接,上侧翼的另一端与下侧翼相铰接;承翼板的底端与车厢主体相铰接,下侧翼远离上侧翼的一端与承翼板的顶端相抵接。飞翼箱板在打开时,下侧翼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向下转动承翼板即可将承翼板打开,降低了飞翼箱板的开合半径,进一步减少了飞翼箱板在开合时占用的空间,进而提高了飞翼箱板开合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翼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技术介绍
飞翼车是普通厢式车的改进,通过手动装置或液压装置,能开启车厢两侧飞翼箱板的专用车辆,由于其具有装卸速度快,效率高,可侧面装卸等优点,已经是现代物流企业十分青睐的运输工具。两个车翼侧板可升降、开启,且最大能够叠放于顶板之上,使两侧部位完全敞开,极大地方便装卸货物,双后门也可开启270度。该车可用于汽车配件,纸张、家电、衣物、化工、饮料、食品等物品的运输和配送,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6376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商品车运输、存储和展示的可移动飞翼箱体,包括顶梁板、两个飞翼箱板、前侧板、尾门、箱体底部和动力集成单元,顶梁板每侧的矩形梁各铰接一个飞翼箱板;飞翼箱板为直角形折板,由顶板和侧板组成;前侧面和尾门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均设有一空腔,空腔内安置有液压油缸,油缸的缸轴末端与飞翼箱板的顶板固定连接。启动动力集成单元开关后,前侧板和尾门的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四个液压油缸将飞翼箱板顶起,飞翼箱板可实现约90度回转,使整个箱体侧面变成开放式,能够从箱体侧面进行箱体内部货物的堆码、固定等。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上述的飞翼箱体在使用时需要开翼合翼,由于飞翼箱板的尺寸较大,在开合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空间,在一些较窄的装货或卸货区域飞翼车进去后无法打开飞翼箱板,且飞翼箱板在开合时半径较大,容易对附近的物品以及人员造成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能够便于提高飞翼车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包括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包括顶梁板、两个飞翼箱板、箱体底部和用于驱动飞翼箱板转动的动力集成单元,所述飞翼箱板包括设置在车厢主体顶部的顶翼以及设置在车厢主体侧面的侧翼,所述侧翼包括上侧翼、下侧翼以及承翼板,所述上侧翼的一端与顶翼相连接,所述上侧翼的另一端与下侧翼相铰接;所述承翼板的底端与车厢主体相铰接,所述承翼板与车厢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承翼板与车厢主体之间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下侧翼远离上侧翼的一端与承翼板的顶端相抵接,所述下侧翼与车厢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下侧翼的第二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飞翼箱板在打开时,在液压缸的驱动作用下驱动顶翼转动,由于顶翼与上侧翼连接,进而带动上侧翼转动,由于上侧翼与下侧翼相铰接,使得在飞翼箱板开合时,下侧翼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减少飞翼车板在开合时占用的空间。由于侧翼由上侧翼、下侧翼与承翼板组成,且承翼板与车厢主体铰接,在飞翼箱板开合时,解除承翼板与车厢主体之间的连接后向下转动承翼板即可打开,降低了飞翼箱板的开合半径,进一步减少了飞翼箱板在开合时占用的空间,进而提高了飞翼箱板开合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降低了飞翼箱板开合时所占用的空间,有效解决了飞翼车使用地方的局限性,进而便于提高飞翼车使用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侧翼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延伸至连接块的内侧壁,所述下侧翼伸入安装槽内并与连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侧翼伸入安装槽内且与连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便于提高下侧翼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飞翼箱板开合时下侧翼晃动的幅度较大而影响下侧翼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飞翼箱板闭合后,连接块能够对下侧翼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避免飞翼车在行驶时下侧翼打开而带来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了飞翼车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翼板沿车厢主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为多个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柱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翼板由三部分组成,进一步提高了承翼板与车厢主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延伸至连接板的外侧壁;所述下侧翼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伸入对应连接槽的定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侧翼的定位块伸入连接槽内,增加了下侧翼与承翼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下侧翼与承翼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柱上的第一卡块与第一快速夹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贯穿设置有供第一卡块伸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快速夹用于将第一卡扣与第一卡块固定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飞翼箱板闭合后,第一卡块伸入第一卡槽内,向上转动第一快速夹,将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扣牢牢固定住,能够提高连接板与车厢主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柱上的第二卡块与第二快速夹以及设置在下侧翼上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贯穿设置有供第二卡块伸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快速夹用于将第二卡扣与第二卡块固定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固定组件能够将下侧翼牢牢固定住,进而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主体上设置有内杆以及用于驱动内杆移动的动力组件,所述上侧翼上设置有供内杆伸入的定位槽,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当翼板打开时驱动内杆伸入定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飞翼箱板开启后,内杆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伸入定位槽内,能够对上侧翼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提高飞翼箱板打开后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主体上设置有内套管以及套设在内套管上的外套管,所述内杆设置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所述内套管内且位于内套管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滑块在内套管内上下滑动;所述内套管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内套管的轴向设置,所述滑块的一端穿过滑移槽与内杆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飞翼箱板开启后,动力组件驱动滑块向上移动,由于滑块与驱动块相连接,且驱动块与内杆相连接,能够带动内杆向上移动,进而能够使得内杆伸入定位槽内,进一步提高飞翼箱板打开后的稳定性,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内杆设置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能够对内杆起到导向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内套管内的丝杆以及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传动件,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滚珠,所述滑块套设在滚珠上且与滚珠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外侧壁与内套管的内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能够带动滚珠转动,滚珠与滑块相连接,且滑块的外侧壁与内套管的内壁相贴合,从而使得滚珠与滑块在内套管内上下移动。由于丝杆的传动精度较高,便于提高滑块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内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内杆上连接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包括车厢主体(1),所述车厢主体(1)包括顶梁板(2)、两个飞翼箱板(3)、箱体底部(6)和用于驱动飞翼箱板(3)转动的动力集成单元(7),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箱板(3)包括设置在车厢主体(1)顶部的顶翼(31)以及设置在车厢主体(1)侧面的侧翼(32),所述侧翼(32)包括上侧翼(321)、下侧翼(322)以及承翼板(323),所述上侧翼(321)的一端与顶翼(31)相连接,所述上侧翼(321)的另一端与下侧翼(322)相铰接;/n所述承翼板(323)的底端与车厢主体(1)相铰接,所述承翼板(323)与车厢主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承翼板(323)与车厢主体(1)之间的第一固定组件(10);/n所述下侧翼(322)远离上侧翼(321)的一端与承翼板(323)的顶端相抵接,所述下侧翼(322)与车厢主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下侧翼(322)的第二固定组件(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包括车厢主体(1),所述车厢主体(1)包括顶梁板(2)、两个飞翼箱板(3)、箱体底部(6)和用于驱动飞翼箱板(3)转动的动力集成单元(7),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箱板(3)包括设置在车厢主体(1)顶部的顶翼(31)以及设置在车厢主体(1)侧面的侧翼(32),所述侧翼(32)包括上侧翼(321)、下侧翼(322)以及承翼板(323),所述上侧翼(321)的一端与顶翼(31)相连接,所述上侧翼(321)的另一端与下侧翼(322)相铰接;
所述承翼板(323)的底端与车厢主体(1)相铰接,所述承翼板(323)与车厢主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承翼板(323)与车厢主体(1)之间的第一固定组件(10);
所述下侧翼(322)远离上侧翼(321)的一端与承翼板(323)的顶端相抵接,所述下侧翼(322)与车厢主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下侧翼(322)的第二固定组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翼(32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324),所述连接块(324)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延伸至连接块(324)的内侧壁,所述下侧翼(322)伸入安装槽内并与连接块(3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翼板(323)沿车厢主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为多个连接板(325),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325)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板(325)与连接柱(9)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1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2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15),所述连接槽(15)延伸至连接板(325)的外侧壁;所述下侧翼(32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伸入对应连接槽(15)的定位块(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包括设置在连接柱(9)上的第一卡块(11)与第一快速夹(12)以及设置在连接板(325)上的第一卡扣(13),所述第一卡扣(13)贯穿设置有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开昌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康博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