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69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正骨骨器械领域,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骨平台主体、肢体骨折部分、定位柱、方楞杠杆,所述正骨平台主体均分密布前后左右间隔不大于3cm的定位柱平台安置孔,平台支撑腿用于稳妥安置,所述肢体骨折部分置于正骨平台主体之上,数组定位柱及定位柱平台安置孔进行适宜的肢体骨折部分及相应需求身体位置进行安置,所述定位柱有定位柱拨柱孔、拨柱孔穿拨杆、定位柱螺纹部、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进行穿孔紧固使用,所述方楞杠杆有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方楞杠杆滑块、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适宜的定位柱及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穿入并调节方楞杠杆滑块进行杠杆力骨折校正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
本技术涉及骨伤康复行业领域,具体为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肢体骨折正骨釆用的是人力操控,其单人操控性力度大误差大,粗壮肢体骨错位需多人操控,力度操控合力精确度极差易随机产生,对于粗壮肢体骨错及多位置骨折位拨校极不理想,且肢体稳定控制单人无法很好完成,多人联各完成动作行动统一性很差,现有粗壮肢体骨校正肢体稳定控制及校正效果,极不利于骨折患者后期康复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它包括:正骨平台主体、肢体骨折部分、定位柱、方楞杠杆扳手主体、定位柱平台安置孔、平台支撑腿、定位柱拨柱孔、拨柱孔穿拨杆、定位柱螺纹部、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方楞杠杆滑块、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骨平台主体、肢体骨折部分、定位柱、方楞杠杆,所述的正骨平台主体设置有密布相互间隔不大于3cm的定位柱平台安置孔,底部设置有平台支撑腿用于稳妥安置,所述肢体骨折部分骨折校正时放置于正骨平台主体之上,利用相同数组定位柱,通过不同部位的定位柱平台安置孔进行适宜的肢体骨折部分及相应需求身体位置进行安置,所述的所需数组定位柱设置有定位柱拨柱孔、拨柱孔穿拨杆、定位柱螺纹部、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进行穿孔紧固使用,所述方楞杠杆设置有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方楞杠杆滑块、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相应配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相适宜的定位柱及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穿入并调节方楞杠杆滑块进行杠杆力骨折校正操作,有效的实现了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的实用目的。优选的,所述正骨平台主体设置有定位柱平台安置孔均分密布四周前后左右相互间隔不大于3cm的正骨平台主体之上用于安置相应的定位柱,并下部设置平台支撑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目的是用于正骨平台主体之上的肢体骨折部分安置及稳妥支撑。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设置有定位柱拨柱孔、拨柱孔穿拨杆、定位柱螺纹部、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用于所需数组定位柱在适宜的定位柱平台安置孔进行紧固安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目的是便于固定肢体及方楞杠杆扳手主体的杠杆着力及旋拧校骨使用。优选的,所述方楞杠杆扳手主体设置有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方楞杠杆滑块、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利用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穿套入定位柱,并将方楞杠杆滑块之上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套入方楞杠杆扳手主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目的是滑动调节至适宜位置,进行杠杆力的应用使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进行骨折校正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相对多人合力校正操控用力精确肢体控制稳定,优于多人合力控制操作校正骨的准确性骨折校正对接良好有力于康复后良好恢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拼装示意图。图中所示:1-正骨平台主体;2-肢体骨折部分;3-定位柱;4-方楞杠杆扳手主体;11-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2-平台支撑腿;31-定位柱拨柱孔;32-拨柱孔穿拨杆;33-定位柱螺纹部;34-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41-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42-方楞杠杆滑块;43-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44-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它是由:正骨平台主体1、肢体骨折部分2、定位柱3、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1、平台支撑腿12、定位柱拨柱孔31、拨柱孔穿拨杆32、定位柱螺纹部33、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34、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41、方楞杠杆滑块42、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43、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44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骨平台主体1、肢体骨折部分2、定位柱3、方楞杠杆4,所述的正骨平台主体1设置有密布相互间隔不大于3cm的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1,底部设置有平台支撑腿12用于稳妥安置,所述肢体骨折部分2骨折校正时放置于正骨平台主体1之上,采用相同的数组定位柱3,通过不同部位的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1,进行适宜的肢体骨折部分2及相应需求身体位置进行安置,所述的所需数组定位柱3设置有定位柱拨柱孔31、拨柱孔穿拨杆32、定位柱螺纹部33、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34进行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1紧固使用,所述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设置有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41、方楞杠杆滑块42、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43、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44相应配制进行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41套入定位柱3及方楞杠杆滑块42、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43滑入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方便调节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力矩及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41的支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正骨平台主体1之上相适宜的定位柱3及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41穿入并调节方楞杠杆滑块42之上的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43,进行用杠杆力的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44,稳妥可靠骨折校正操作,有效的实现了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的实用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正骨平台主体1设置有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1均分密布四周前后左右相互间隔不大于3cm的正骨平台主体1之上用于安置相应的定位柱3,并下部设置平台支撑腿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目的是用于正骨平台主体1之上的肢体骨折部分2安置及稳妥支撑。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3设置有定位柱拨柱孔31、拨柱孔穿拨杆32、定位柱螺纹部33、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34,用于所需数组定位柱3在适宜的进行正骨平台主体1之上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1的紧固安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目的是便于固定肢体及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的杠杆着力及旋拧校骨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设置有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41、方楞杠杆滑块42、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43、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44,利用杠杆扳手前端定位柱穿孔41穿套入定位柱3,并将方楞杠杆滑块42之上方楞杠杆滑块过度方楞孔43套入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目的是滑动调节至适宜位置,进行杠杆力的应用使方楞杠杆滑块下拨柱44进行骨折校正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相对多人合力校正操控用力精确肢体控制稳定,优于多人合力控制操作校正骨的准确性骨折校正对接良好有力于康复后良好恢复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骨平台主体(1)、肢体骨折部分(2)、定位柱(3)、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所述正骨平台主体(1)设置有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1)均分密布四周前后左右相互间隔不大于3cm的正骨平台主体(1)之上用于安置相应的定位柱(3),下部设置平台支撑腿(12),用于安置正骨平台主体(1)及之上的肢体骨折部分(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骨平台主体(1)、肢体骨折部分(2)、定位柱(3)、方楞杠杆扳手主体(4),所述正骨平台主体(1)设置有定位柱平台安置孔(11)均分密布四周前后左右相互间隔不大于3cm的正骨平台主体(1)之上用于安置相应的定位柱(3),下部设置平台支撑腿(12),用于安置正骨平台主体(1)及之上的肢体骨折部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折杠杆正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设置有定位柱拨柱孔(31)、拨柱孔穿拨杆(32)、定位柱螺纹部(33)、定位柱紧固平台螺母(34),用于所需数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梁氏崇德堂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