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60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包括手柄部、鞘管、导流管、牵引丝、切割刀和注射针;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注射管以及电极管;第二手柄内设置能够进行前后移动的电极管和注射管,电极管与注射管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连接,注射管向前或向后运动时通过传动组件驱使电极管向与注射管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手柄内的多个传动件,多个传动件上环绕有传送带;通过传送带A段与传送带B段的相反运动使注射管和电极管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结构在液体注射和电切割功能之间通过传动组件的联动实现各功能部件的反向运动,以此消除了待命功能的意外启动,避免对病人造成意外伤害或对手术过程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镜下器械的多功能联动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组织活检、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消化道出血、狭窄、息肉切除及消化道早癌的发现、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器械主要是单功能的高频电切割器械、单功能的电凝血器械、单功能的内镜下注射器械;少部分厂家提供了电切割与电凝血结合的器械,以及极少厂家提供的整合电切除与注射功能结合的器械。然而后者往往采用了不同功能的运动件分别控制的方式,例如,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组合电刀,专利号为:CN104055572A,公开了一种圆柱型组合高频手术器械,不涉及组合注射功能;上海埃尔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刀具,专利号为:CN203861344U,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刀具,不涉及组合注射功能;上海埃尔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刀具,专利号为:CN201420273038.1,公开了一种刀头中设有冲洗孔的内窥镜用高频刀具;杭州安杰思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包括手柄部、鞘管(1)、导流管、牵引丝、切割刀(2)和注射针(3);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4)、第二手柄、注射管(5)以及电极管(6);/n第二手柄内设置能够进行前后移动的电极管(6)和注射管(5),其特征是:电极管(6)与注射管(5)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连接,注射管(5)向前或向后运动时通过传动组件驱使电极管(6)向与注射管(5)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n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手柄内的多个传动件(12),且至少两个传动件(12)呈前后设置,多个传动件(12)上环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传送带A段(13)以及与传送带A段(13)运动方向相反的传送带B段(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包括手柄部、鞘管(1)、导流管、牵引丝、切割刀(2)和注射针(3);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4)、第二手柄、注射管(5)以及电极管(6);
第二手柄内设置能够进行前后移动的电极管(6)和注射管(5),其特征是:电极管(6)与注射管(5)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连接,注射管(5)向前或向后运动时通过传动组件驱使电极管(6)向与注射管(5)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手柄内的多个传动件(12),且至少两个传动件(12)呈前后设置,多个传动件(12)上环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传送带A段(13)以及与传送带A段(13)运动方向相反的传送带B段(14),所述传送带A段(13)与电极管(6)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B段(14)与注射管(5)固定连接,通过传送带A段(13)与传送带B段(14)的相反运动使注射管(5)和电极管(6)向相反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带A段(13)通过第一固定块(15)与电极管(6)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B段(14)通过第二固定块(16)与注射管(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件(12)为固定在第二手柄内的导柱或者转动设置在第二手柄内的导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融南王红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