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晓光专利>正文

多功能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498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枕体的顶面包括头枕区和颈枕区,枕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控制总成、单向阀和气泵,第一气囊位于头枕区和颈枕区的底侧,第二气囊位于颈枕区和第一气囊之间,第一气囊的体积大于第二气囊的体积,控制总成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气囊连接以检测第二气囊内的气压,气泵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气囊连通,第一气囊通过单向阀与第二气囊连通,第二气囊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排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借助一个压力传感器,即可实现枕体的高度自动调节功能,从而解决了智能枕头需要借助多个压力传感器才能实现高度自动调节的问题,降低了多功能枕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枕
本技术属于睡眠工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失眠、颈椎病等逐渐成为人们常见的慢性病,并且由此可以诱发多种其它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每个人具有不同的颈椎生理曲线,这种颈椎生理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只有枕头的高度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人们的睡眠质量才能得到保障。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枕头普遍需要在枕体上布置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与至少两个气囊配合才能实现枕头高度的自动调节,使得枕头的高度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但是,这类智能枕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枕,包括但不限于解决智能枕头需要借助多个压力传感器才能实现高度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顶面包括用于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头枕区和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颈枕区,所述枕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控制总成、单向阀和气泵,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顶面包括用于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头枕区和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颈枕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控制总成、单向阀和气泵,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头枕区和所述颈枕区的底侧,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颈枕区和所述第一气囊之间,所述第一气囊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气囊的体积,所述控制总成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气囊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气囊内的气压,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顶面包括用于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头枕区和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颈枕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控制总成、单向阀和气泵,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头枕区和所述颈枕区的底侧,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颈枕区和所述第一气囊之间,所述第一气囊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气囊的体积,所述控制总成包括单片机、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气囊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气囊内的气压,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一气囊通过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排气口连通,所述排气口露出于所述枕体以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多功能枕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呈长条形,所述第二气囊从所述颈枕区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颈枕区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内部还设有音频播放组件,所述音频播放组件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播放组件包括两音箱,两所述音箱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赵晓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