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具体属于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癌症仍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纳米医学的发展可提高癌症治疗指标降低副作用,为癌症治疗开辟新道路。化疗和辐射疗法仍是当前最主要的两种临床治疗方法,然而两者均易引起严重的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相比之下,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因具有特定的时空选择性、创伤小、副作用小、耐药性可忽略及愈合快等优势,而受到关注。各种纳米材料已用于光热治疗,如金纳米材料,硫化铜纳米材料,一些聚合物纳米材料。其中聚吡咯纳米粒子在700-900nm间具有较强的吸收峰,光热转化率较高,热稳定性优异,易于通过原位氧化还原反应合成,且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被广泛用作光热转化剂。为提高光动力治疗效果,已开发出一些新型O2-生成光动力治疗剂,将传统的光敏剂与其他材料如:过氧化氢酶,CaO2,二氧化锰结合,实现缺氧环境下的有效光动力治疗。其中二氧化锰纳米材料具有类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采用聚吡咯纳米粒子同时作为内核和还原剂,与高锰酸钾通过原位氧化还原反应,直接制备聚吡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粒子,之后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负载光敏剂亚甲基蓝,最终制得的纳米复合粒子粒径在69-72nm,二氧化锰片层均匀的分布在聚吡咯纳米粒子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采用聚吡咯纳米粒子同时作为内核和还原剂,与高锰酸钾通过原位氧化还原反应,直接制备聚吡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粒子,之后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负载光敏剂亚甲基蓝,最终制得的纳米复合粒子粒径在69-72nm,二氧化锰片层均匀的分布在聚吡咯纳米粒子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吡咯/二氧化锰-亚甲基蓝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聚吡咯纳米粒子:将聚乙烯醇13000-23000溶于二次水中,在70-80℃范围内搅拌40-50分钟;待溶液降至室温后,加入FeCl3·6H2O,平衡搅拌1-1.5小时;然后加入吡咯单体,3-5℃范围内搅拌3.5-4.5小时;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并用热的二次水重复冲洗3-5次,冷冻干燥备用,其中聚乙烯醇13000-23000:二次水:FeCl3·6H2O:吡咯单体=1.5-1.6g:18-20mL:1.2-1.3g:120-140μL;
(2)制备聚吡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粒子:按聚吡咯纳米粒子:二次水=15-20mg:8mL,将步骤(1)制备的聚吡咯纳米粒子加入二次水中超声分散1-1.5小时,待用;将5-12.5mg高锰酸钾于12mL二次水中,溶解后逐滴加入到上述分散好的聚吡咯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贝,王琦,沈腊珍,董川,双少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