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4233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脱脂艾叶:将粉碎的艾叶与石油醚按照一定料液比充分浸泡,在超声辅助下提取获得脱脂艾叶;制备艾叶提取浓缩液:将脱脂艾叶与固定浓度的乙醇按照一定料液比充分浸泡,在超声辅助下提取,收集提取液并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比重;制备非挥发性艾叶提取物:取一定量的浓缩液,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与水充分混合,将混合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离心,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滤后,进行冷冻,然后放入冻干机中将水分去除,制得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非挥发性艾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草本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已有研究用来开发抗生素的替代品。这是因为植物提取物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化学结构复杂,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同时不易在动物体内残留,不会污染畜产品,甚至对动物养殖以及畜产品起到促进作用。艾草,是中国传统中草药,在我国分布广泛,应用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艾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类物质,因此艾叶香气浓烈,利用这个特性发展起来的艾灸,在温经止血,驱寒止痛等病症起到作用。然而艾草的活性物质不仅有挥发油,还有大量非挥发油成分,如黄酮,多酚,有机酸,多糖等。已有研究表明艾草提取物在抗氧化,抑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作用,因此艾草提取物利用前景很大。艾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比较成熟,目前对艾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的成分。艾草非挥发油成分提取普遍采用水或乙醇的方法,然而这种单一的提取方式效率不高,部分挥发油成分也会夹杂其中,并且目前对非挥发油部分提取工艺的研究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解决了艾草非挥发性成分提取效率低、提取不纯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粉碎好的艾叶,在粉碎艾叶中按照料液比1:7~1:10(m/v)加入固定沸程的石油醚,充分浸泡后,在超声辅助下提取,提取完成后分离固液两相,固相为粉碎艾叶;S2、取固相后重复上述步骤,数次浸泡、提取、分离后获得脱脂艾叶;S3、将所得脱脂艾叶用固定浓度的乙醇按照料液比在超声辅助下提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收集的提取液,过滤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比重,制得浓缩液;S4、取步骤S3中制得的浓缩液,将浓缩液与蒸馏水按照体积比1:4~6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完成后收集上清液;S5、将收集的上清液过滤后冷冻一段时间,去除水分后得到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提取具体为:在55~70℃下超声提取30分钟。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三次提取、分离后获得脱脂艾叶。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三次提取时脱脂艾叶与乙醇的料液比分别为1:10~12、1:8~10、1:5~8(m/v)。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乙醇浓度为85~95%;所述提取具体为:在45~60℃下超声提取1~2小时,超声功率80W。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在30~40℃,-85~100MPa的条件下浓缩;浓缩比重为1~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混合液在离心机中以10000~12000g/分钟,0~4℃下离心15~20分钟。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冷冻具体为:-80℃温度下冷冻24~30小时。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采用冻干机冻干去除水分得到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艾叶提取物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根据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将更易溶解的组分进一步分离出来。传统溶剂提取方法,会在提取物中混杂挥发性成分,以及有机溶剂,如果不采用耗时耗力的柱层析等进一步方法将其吸附分离,会导致提取物无法干燥与定量,多数只能以浸膏或者液体状态保存,而本专利技术所用方法能够简便有效的去除大量色素类物质,高效且更纯的得到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也有利于试验利用。且经提取物功能试验,发现该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粉碎好的艾叶,在粉碎艾叶中按照料液比1:7~1:10(m/v)加入固定沸程的石油醚,充分浸泡后,在55~70℃下超声提取30分钟,提取完成后分离固液两相,固相为粉碎艾叶;S2、取固相并重复数次步骤S1,获得脱脂艾叶;本实施例中,所述粉碎好的艾叶经三次浸泡、提取和分离得到脱脂艾叶;S3、将步骤S2所得的脱脂艾叶用固定浓度的乙醇按照料液比1:10~12、1:8~10、1:5~8(m/v)在超声辅助下提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完成后收集的提取液,过滤提取液、将过滤后的提取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在30~40℃,-85~100MPa、100r/min的条件下浓缩,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比重,制得浓缩液;所述浓缩液的比重为1~1.3;S4、取步骤S3中制得的浓缩液,将浓缩液与蒸馏水按照体积比1:4~6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完成后收集上清液;S5、将收集的上清液过滤后,在-80℃温度下冷冻24~30小时,冷冻完成后用冻干机去除水分,得到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步骤S3中,脱脂艾叶在乙醇中充分浸泡后再进行提取。所述乙醇的浓度为85~95%。所述步骤S3中的提取具体为:在45~60℃下超声提取1~2小时,超声功率80W。步骤S4中,混合液在离心机中以10000~12000g/分钟,0~4℃下离心15~20分钟。步骤S1中石油醚的沸程为60~90℃;粉碎艾叶与石油醚的浸泡时间为10~12h。实施例1、获得脱脂艾叶:取50g粉碎好的艾叶,放入烧杯中,加入450ml、60~90℃沸程的石油醚,充分浸泡12h后,放入带有加温功能的超声设备中,在70℃下超声30min,提取完成后分离固液两相,弃去提取液,保留固相,将提取后的固相-粉碎艾叶重复上述过程两次,最后分离得到脱脂艾叶。最好再用旋转蒸发仪在40℃,-90MPa,100r/min的条件下蒸干脱脂艾叶中的石油醚,得到完全无石油醚残留的脱脂艾叶。制备艾叶提取浓缩液:将50g艾叶脱脂后,放入烧杯中,先用85%乙醇500ml浸泡6小时,然后放入带有升温功能的超声设备中,超声功率80w,45℃下超声提取1.5小时,提取后收集提取液备用,将剩余艾叶再用500ml上述浓度乙醇在45℃下超声提取1.5小时,提取后收集提取液备用,将剩余艾叶用400ml上述浓度乙醇在45℃下再次超声提取1.5小时,提取后收集提取液;合并三次收集的提取液,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后用旋转蒸发仪在30℃,-96MPa,100r/min的条件下浓缩至一定体积,使浓缩液的比重为1。制备非挥发性艾叶提取物:取20ml质量为20g的浓缩液,加入90ml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液于离心机中离心20分钟,离心条件为4℃下,10000-12000g/分钟,离心结束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沉淀按照上述条件加蒸馏水混合后再次离心,获取上清液,剩余沉淀重复上述步骤一次,合并三次提取的上清液,用过滤装置过滤,将滤液放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称取粉碎好的艾叶,在粉碎艾叶中按照料液比1:7~1:10(m/v)加入固定沸程的石油醚,充分浸泡后,在超声辅助下提取,提取完成后分离固液两相,固相为粉碎艾叶;/nS2、取固相后重复上述步骤,数次浸泡、提取、分离后获得脱脂艾叶;/nS3、将所得脱脂艾叶用固定浓度的乙醇按照料液比在超声辅助下提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收集的提取液,过滤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比重,制得浓缩液;/nS4、取步骤S3中制得的浓缩液,将浓缩液与蒸馏水按照体积比1:4~6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完成后收集上清液;/nS5、将收集的上清液过滤后冷冻一段时间,去除水分后得到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碎好的艾叶,在粉碎艾叶中按照料液比1:7~1:10(m/v)加入固定沸程的石油醚,充分浸泡后,在超声辅助下提取,提取完成后分离固液两相,固相为粉碎艾叶;
S2、取固相后重复上述步骤,数次浸泡、提取、分离后获得脱脂艾叶;
S3、将所得脱脂艾叶用固定浓度的乙醇按照料液比在超声辅助下提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收集的提取液,过滤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比重,制得浓缩液;
S4、取步骤S3中制得的浓缩液,将浓缩液与蒸馏水按照体积比1:4~6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完成后收集上清液;
S5、将收集的上清液过滤后冷冻一段时间,去除水分后得到艾叶非挥发性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提取具体为:在55~70℃下超声提取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三次提取、分离后获得脱脂艾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琦马钱波詹康林淼霍永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