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舱用氧气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306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舱用氧气缓冲装置,包括有氧舱舱体和设于舱体内的呼吸装置,所述氧气缓冲装置包括有低阻呼吸器、连接单元、截止阀、供氧单元、进氧口、集气罐和固定单元,低阻呼吸器通过呼吸装置提供氧气,集气罐通过固定单元设于氧舱舱体内部,供氧单元和进氧口分别与集气罐相通,低阻呼吸器的进气端通过连接单元与供氧单元相通,在连接单元与供氧单元之间还设有截止阀,进氧口通过氧舱供氧,集气罐内预先存储有气体,通过进氧口输入的氧气,利用集气罐内预先存储的气体可消除输入的氧气部分压力,起到缓冲作用,实现通过低阻呼吸器稳定供氧。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缓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实用性强,特别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舱用氧气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加压氧舱吸氧安全
,具体地说是一种氧舱用氧气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氧气加压舱是将病人置身在舱内,并用氧气建立压力高于一个大气压的治疗环境,病人在该压力下,以直接呼吸舱内环境中氧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另外,氧疗是现代医学实践中极为常见且极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危重病人均离不开氧疗。氧疗指各类缺氧的治疗,除了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外,均可给予吸氧治疗。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机体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采用氧疗的治疗机理是:高压氧可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使组织内的氧含量和储氧量相应增加,血氧弥散及组织内氧的有效弥散距离亦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机体缺氧状态,治疗因缺氧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脑缺氧等;高压氧对血管有收缩作用,故可减少血管渗出,改善各种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肢体肿胀、创面渗出等;高压氧可促使侧枝循环的建立,对断肢再植术后及植皮术后伤口更快地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微循环;高压氧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舱用氧气缓冲装置,包括有氧舱舱体和设于舱体内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缓冲装置包括有低阻呼吸器(1)、连接单元、截止阀(6)、供氧单元、进氧口(9)、集气罐(10)和固定单元,所述低阻呼吸器(1)通过呼吸装置提供氧气,所述集气罐(10)通过固定单元设置于氧舱舱体内部,所述供氧单元和进氧口(9)分别与集气罐(10)相通,所述低阻呼吸器(1)的进气端通过连接单元与供氧单元相通,在所述连接单元与供氧单元之间还设有截止阀(6),所述进氧口(9)通过氧舱供氧,所述集气罐(10)内预先存储有气体,通过进氧口(9)输入的氧气,利用集气罐(10)内预先存储的气体可消除输入的氧气部分压力,从而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舱用氧气缓冲装置,包括有氧舱舱体和设于舱体内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缓冲装置包括有低阻呼吸器(1)、连接单元、截止阀(6)、供氧单元、进氧口(9)、集气罐(10)和固定单元,所述低阻呼吸器(1)通过呼吸装置提供氧气,所述集气罐(10)通过固定单元设置于氧舱舱体内部,所述供氧单元和进氧口(9)分别与集气罐(10)相通,所述低阻呼吸器(1)的进气端通过连接单元与供氧单元相通,在所述连接单元与供氧单元之间还设有截止阀(6),所述进氧口(9)通过氧舱供氧,所述集气罐(10)内预先存储有气体,通过进氧口(9)输入的氧气,利用集气罐(10)内预先存储的气体可消除输入的氧气部分压力,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实现通过低阻呼吸器(1)稳定供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舱用氧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有卡套螺母(2)、密封垫圈(3)、平焊接头(4)和连接管件(5),所述连接管件(5)的一端与截止阀(6)相连接,另一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李华陈林姚泽苍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