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30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防止病原体带入的隔离机构、门禁机构、消毒机构、传动机构、烘干机构、通风机构、控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活动板的拆装可以用于不同的床位,进而让普通的病床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同时也能更好的改善医院的环境卫生,利用护理机构和传动机构可以在病人需要物品时,直接送入无需护理人员送入使隔离装置内外交流更为便捷,通过门禁机构和消毒机构可以去除进出隔离区域的护理人员衣服外侧附着的病原体,同时切断了病原体被人体携带出来的可能性,利用万向轮可以较为方便的将本隔离装置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内的传染病隔离病房医护人员需要相应的防护隔离器具,来防止病原体进入到自己身体内,这样的防护装置虽然保护了自身不被病原体损害,但是其穿戴非常的不便并且很浪费时间,在病人索要物品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穿戴工作后,才能进入到隔离区域内将物品送到病人手里,这就十分浪费护理人员的时间;传染病隔离是将处于传染病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病人安置在指定的地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防止病原体带入的隔离机构、门禁机构、消毒机构、传动机构、烘干机构、通风机构、控制机构,还包括用于方便护理的护理机构,所述护理机构设置在所述隔离机构后侧,还有用于隔离支撑的支撑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防止病原体带入的隔离机构(1)、门禁机构(2)、消毒机构(3)、传动机构(5)、烘干机构(6)、通风机构(7)、控制机构(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方便护理的护理机构(4),所述护理机构(4)设置在所述隔离机构(1)后侧,还有用于隔离支撑的支撑机构(9),所述支撑机构(9)设置在所述隔离机构(1)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包括用于防止病原体带入的隔离机构(1)、门禁机构(2)、消毒机构(3)、传动机构(5)、烘干机构(6)、通风机构(7)、控制机构(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方便护理的护理机构(4),所述护理机构(4)设置在所述隔离机构(1)后侧,还有用于隔离支撑的支撑机构(9),所述支撑机构(9)设置在所述隔离机构(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丝杠(52)、第一固定板(53),所述电机(51)连接所述护理机构(4),所述丝杠(52)前端通过键连接在所述电机(51)转动部上,所述第一固定板(53)上端连接所述护理机构(4),所述第一固定板(53)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5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二伸缩杆(511)、第二固定板(512),所述第二伸缩杆(511)固定部连接所述护理机构(4),所述第二伸缩杆(511)伸缩部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512)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板(512)上端连接所述护理机构(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机构(1)包括第一隔离板(11)、第二隔离板(12),所述第一隔离板(11)上下两端均连接所述支撑机构(9),所述第二隔离板(12)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机构(9),所述第一隔离板(11)和所述第二隔离板(12)均采用5mm厚的聚碳酸酯有机透明塑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机构(2)包括隔离门(21)、门禁箱(22),所述门禁箱(22)连接所述隔离机构(1),所述门禁箱(22)两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所述隔离门(21),所述门禁箱(22)两端的侧面与所述隔离门(21)接触位置都安装有密封胶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峰王静达朝玲于立静李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