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21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口罩,涉及卫生用品领域,旨在解决抗菌口罩与人的脸面贴合度比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抗菌口罩,包括口罩主体、设置在口罩主体两侧的一对挂耳部,所述口罩主体至少具有最外层、中间层以及内层的多层结构,其中最外层为熔喷布层,中间层为无纺布层,内层为亲肤层,由ES热风无纺布制成,所述抗菌口罩主体上位于鼻梁部分还设置有鼻梁条,所述鼻梁条的两端分别于两挂耳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抗菌口罩能够与不同类型的人的脸型实现较高程度的贴合,佩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口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除了花粉症对策用口罩、感冒预防用口罩等之外,对呼吸器系统及心脏、血管等循环器系统带来影响的PM(particulatematter)2.5等微小颗粒状物质对策用抗菌口罩的需要正在变高。以往,作为微小颗粒状物质对策用抗菌口罩,已知N95抗菌口罩,是为了抑制PM2.5的侵入而提高了抗菌口罩主体的侧部与脸面部的密合性的抗菌口罩。此外,N95抗菌口罩是满足美国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的N95规格而被许可的抗菌口罩。例如,作为提高了抗菌口罩主体的侧部与脸面部的密合性的抗菌口罩,在专利文献日本国日本特开2011-182810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口罩:包括在横向实施了褶锏加工的口罩主体部、和分别设置在口罩主体的横向两端部的线(绳状)或带状的挂耳部件,将挂耳部件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以预定间隔安装,该预定间隔在戴口罩时使该挂耳部件所产生的拉伸力向口罩主体部的纵向外侧进行作用,从而抑制佩戴时的口罩主体的横向端部的弯曲,提高了抗菌口罩主体的侧部与脸面部的密合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现因为每个人的脸型差异,特别是在鼻梁处的差异,会导致口罩的适配性会变差,从而使口罩的密合性变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口罩,使其具有较佳的密合性,能够适应不同脸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口罩,包括口罩主体、设置在口罩主体两侧的一对挂耳部,所述口罩主体至少具有最外层、中间层以及内层的多层结构,其中最外层为熔喷布层,中间层为无纺布层,内层为亲肤层,由ES热风无纺布制成,所述口罩主体上位于鼻梁部分还设置有鼻梁条,所述鼻梁条的两端分别于两挂耳部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耳部的一端与口罩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挂耳部的另一端与鼻梁条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安置孔,所述鼻梁条位于安置孔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耳部从安置孔内延伸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鼻梁条从中间至边缘分为左右两侧,左右两侧设置有啮合结构用于捏合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啮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分别设置在鼻梁条位于鼻梁一侧的表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层采用具有杀菌功能的无纺布。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层具有20%-30%质量份的熔喷布。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置孔内位于口罩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防滑海绵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海绵条一侧与鼻梁条固定,一侧与抗菌口罩主体固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最外层为熔喷布层,中间层为无纺布层,内层由ES热风无纺布制成的亲肤层,从而使其具有透气且柔软的效果,能够很好的贴近于皮肤,并且还设置有鼻梁条,鼻梁条与挂耳部连接,这样设置是为了能够使人们在佩戴抗菌口罩时,通过挂耳带口罩时,挂耳会得到耳朵的支撑力而被撑紧,此时与挂耳连接的鼻梁条也会受到拉力作用,从而更好的贴合人的面部皮肤,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口罩主体;2、挂耳部;3、鼻梁条;4、最外层;5、中间层;6、内层;7、安置孔;8、防滑海绵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抗菌口罩,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抗菌口罩的主视图,其中口罩主体1用于遮盖使用者的呼吸器官,此时的口罩主体1能够以左右中心为基准折叠,随着口罩主体1的折叠,抗菌口罩呈扁平的状态,用于方便保管。而图2则为本专利技术的抗菌口罩的截面剖视图,其中包括位于外侧的最外层4,最外层4采用熔喷布层,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5微米,空隙多、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以及位于中间位置的中间层5,中间层5采用无纺布层,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是通过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方法粘合在一起,其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等优点,较为优选的是该无纺布采用具有20%-30%的熔喷布进行编织而成,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混入有银离子纤维,这样使其还具备有杀菌的功能,从而提高抗菌口罩的过滤效率,而位于口罩主体1最内侧的则是内层6,内层6采用亲肤材料即可,可以选用ES热风无纺布进行制作。同时,在内层6和中间层5之间还需要开设有安置孔7,安置孔7的位置位于对应人体面部的鼻梁处,在安置孔7内用于安装鼻梁条3,鼻梁条3呈长条状设置,通常采用易受力变形的塑料条或者钢丝制成,其中安置孔7的两侧为开口,鼻梁条3完全位于安置孔7内,其中口罩主体1上固定有挂耳部2,挂耳部2为两根线条,挂耳部2的一端固定在口罩主体1上,可以采用热熔合的方式固定,另一端穿进安置孔7内与鼻梁条3固定连接,这样设置是为了人们在带上抗菌口罩时,通常需要通过捏合鼻梁条3,使其更贴合面部,而在贴合过程中能够带动挂耳部2更紧的与耳朵扣合,从而提高抗菌口罩穿戴的松紧程度,从而达到更高的密封性,实现更好的防护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口罩主体1对于面部的贴合程度,将鼻梁条3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分别设置有凸起和凹槽,凸起和凹槽位于鼻梁条3的同一侧,并且是靠向人体面部的一侧,以其中心线为分界,并且凸起刚好能够卡进凹槽内,这样设置是为了当鼻梁处的抗菌口罩贴合程度不够时,通过挤压鼻梁条3,使鼻梁条3位于鼻梁两侧的部分进行靠合,从而可以收紧抗菌口罩的面部结构,从而实现更好的贴合,同时因为鼻梁条3的捏合固定,不会产生过大的间隙,从而避免呼出的气体从上方喷出,这样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讲,不会产生雾气。当然凸起和凹槽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将鼻梁条3能够捏合固定的,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为鼻梁条3在适应不同的人的面部条件时,需要被捏合,因此在安置孔7内还增设有防滑海绵条8,防滑海绵体8固定于内层6和鼻梁条3之间,一侧与内层6布料粘结固定,另一侧与鼻梁条3粘结固定,一是用于起到固定鼻梁条3的作用,二是能够为人们提高较高的佩戴感受,减轻鼻梁条3带来的异物感;三是为了能够限制挂耳部2对鼻梁条3的拉扯而使其偏过度离中心位置,同时还能够增加鼻梁条3在被捏合时产生的捏合力,保证其捏合后的密封程度,避免产生漏气的现象;以上就能够使本专利技术的抗菌口罩具有更好的贴合感受,能够适用于不同脸型的使用者,都能够对其调节,从而获得最佳的佩戴感受。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设置在口罩主体(1)两侧的一对挂耳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至少具有最外层(4)、中间层(5)以及内层(6)的多层结构,其中最外层(4)为熔喷布层,中间层(5)为无纺布层,内层(6)为亲肤层,由ES热风无纺布制成,所述口罩主体(1)上位于鼻梁部分还设置有鼻梁条(3),所述鼻梁条(3)的两端分别于两挂耳部(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9 CN 20201035290081.一种抗菌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设置在口罩主体(1)两侧的一对挂耳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至少具有最外层(4)、中间层(5)以及内层(6)的多层结构,其中最外层(4)为熔喷布层,中间层(5)为无纺布层,内层(6)为亲肤层,由ES热风无纺布制成,所述口罩主体(1)上位于鼻梁部分还设置有鼻梁条(3),所述鼻梁条(3)的两端分别于两挂耳部(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部(2)的一端与口罩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挂耳部(2)的另一端与鼻梁条(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5)与内层(6)之间设置有安置孔(7),所述鼻梁条(3)位于安置孔(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口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慧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阿福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