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171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板、LED补光灯、支撑竖杆和反光镜,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承接槽,所述安装板位于底座的上方,且安装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安装板靠近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的内侧设置有组合槽,所述LED补光灯位于安装板的内侧,所述支撑竖杆位于底座的左侧,且支撑竖杆的外侧面焊接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上方粘贴连接有调节块,且调节块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反光镜位于调节块的上方。该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方便组合拼接,便于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便于将装置固定在土壤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能够提高植物产值,吃到四季的蔬菜,温室大棚内部安装补光装置能够解决植物的光照问题,使得植物正常生长,提高效率,市面上提出多种补光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3330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农业大棚补光装置,实现温室大棚夜间补光,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从而缩短栽种植物的生长周期,提高品质和产量,但不方便组合拼接,不便于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不便于将装置固定在土壤上,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不方便组合拼接,不便于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不便于将装置固定在土壤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板、LED补光灯、支撑竖杆和反光镜,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板(5)、LED补光灯(11)、支撑竖杆(12)和反光镜(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承接槽(2),且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粘贴连接有侧支板(3),并且底座(1)和侧支板(3)的下表面均焊接有插杆(4),所述安装板(5)位于底座(1)的上方,且安装板(5)远离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孔(6),所述第一螺孔(6)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槽(7),且连接槽(7)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板(5)靠近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孔(10),且第二螺孔(10)的内侧设置有组合槽(9),所述LED补光灯(11)位于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板(5)、LED补光灯(11)、支撑竖杆(12)和反光镜(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承接槽(2),且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粘贴连接有侧支板(3),并且底座(1)和侧支板(3)的下表面均焊接有插杆(4),所述安装板(5)位于底座(1)的上方,且安装板(5)远离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孔(6),所述第一螺孔(6)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槽(7),且连接槽(7)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板(5)靠近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孔(10),且第二螺孔(10)的内侧设置有组合槽(9),所述LED补光灯(11)位于安装板(5)的内侧,所述支撑竖杆(12)位于底座(1)的左侧,且支撑竖杆(12)的外侧面焊接有平板(13),所述平板(13)的上方粘贴连接有调节块(14),且调节块(14)的内部开设有插槽(16),所述反光镜(15)位于调节块(1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温室大棚用夜间补光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云众创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