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216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固沙植被促长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复硝酚钠20~30份、壳聚糖15~20份、腐殖酸15~20份、鱼藤根粉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2~5份、地衣芽孢杆菌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促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原料组分;S2、将S1中称取的腐殖酸和复硝酚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S3、将S1中称取的壳聚糖和鱼藤根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S4、将微生物菌分别培养,混合,加入混合物A和B,发酵干燥,即得到促长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植被促长剂通过各组分之间协同起作用,促进植被的生长,提高了植被的移栽成活率和成长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水剂类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有生物固沙、物理固沙和化学固沙。物理固沙是在沙漠边缘设置障碍物,或者构体,以阻止流动沙丘移动,这种物理固沙方式,成本较高,只能在近距离处发挥作用,且因为流沙“兵临城下”,数十厘米高的沙障,不到2~5年就会被淹没填平,有效时间短;而现阶段化学固沙因其成本较高、环境适应性差,且有些固沙材料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而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生物固沙又称为植物固沙,是通过封育和栽种植物等手段,达到防治沙漠,稳定绿洲,提高沙区环境质量和生产潜力的一种技术措施,它是沙漠治理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在沙漠化地区,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植物的成活率不是很高,因此限制了植物沙漠治理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复硝酚钠20~30份、壳聚糖15~20份、腐殖酸15~20份、鱼藤根粉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2~5份、地衣芽孢杆菌2~5份。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复硝酚钠25份、壳聚糖20份、腐殖酸15份、鱼藤根粉10份、枯草芽孢杆菌5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优选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均为103~105CFU/g。优选的,所述鱼藤根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干燥的鱼藤根粉碎至100~200目,加入90%的有机溶剂水溶液浸泡提取3~5次,每次2~4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鱼藤根粉,所述鱼藤根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4~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天然来源的松节油衍生物,所述松节油衍生物为蒎烯的异构、歧化产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复硝酚钠20~30份、壳聚糖15~20份、腐殖酸15~20份、鱼藤根粉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2~5份、地衣芽孢杆菌2~5份;S2、将S1中称取的腐殖酸和复硝酚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S3、将S1中称取的壳聚糖和鱼藤根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S4、将S1中称取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在液体培养基内于20~30℃下扩繁,当各液体培养基内菌落数量均达到103~105CFU/g时,混合,得到混合菌液,然后依次加入S2中得到的混合物A和S3中得到的混合物B,发酵16~24h,干燥,即得到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通过复硝酚钠和腐殖酸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健而不旺,既增加了总养分的合成,又协调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分配关系,既使植株增高,又使茎杆变粗变壮;鱼藤根粉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生物钾和脂肪酸,能够使植物快速吸收,补充植物营养元素,壳聚糖可改善土壤的渗透性,并与土壤结合,形成较大的团粒结构,促使腐殖酸进一步与形成的团粒结构土壤联结形成稳定的土壤结构,壳聚糖和鱼腾根粉结合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复硝酚钠的使用效果,还能够促使微生物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较好的生长,能够为植物根际周边的微生物提供稳定快速的生长环境,微生物快速繁殖,反过来又为植物提供氮源,同时其自身代谢产物产生吲哚乙酸、赤霉素、多肽等植物生长激素,进一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被促长剂通过各组分之间协同起作用,促进植被的生长,提高了植被的移栽成活率和成长速率;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促长剂在在使用时,既可以直接将粉剂撒施在植物根际及周边土壤,也可以加水稀释后施用在植物根际以及周边内土壤上,操作简便,适于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下面各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和条件进行,所用原料均为市售。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天然来源的松节油衍生物,所述松节油衍生物为蒎烯的异构歧化产物;步骤S4中,所使用液体培养基均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本专利技术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均为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现有菌种,不涉及新菌种的开发,只涉及其应用。并且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具体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简称ACCC)保藏编号为ACCC19743的菌株,地衣芽孢杆菌具体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7388的菌株。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具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复硝酚钠25份、壳聚糖20份、腐殖酸15份、鱼腾根粉10份、枯草芽孢杆菌5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均为105CFU/g。所述鱼藤根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干燥的鱼藤根粉碎至100目,加入90%的有机溶剂水溶液浸泡提取3次,每次3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鱼藤根粉,所述鱼藤根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4。上述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复硝酚钠25份、壳聚糖20份、腐殖酸15份、鱼腾根粉10份、枯草芽孢杆菌5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S2、将S1中称取的腐殖酸和复硝酚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S3、将S1中称取的壳聚糖和鱼藤根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S4、将S1中称取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在液体培养基内于20℃下扩繁,当各液体培养基内菌落数量均达到105CFU/g时,混合,得到混合菌液,然后依次加入S2中得到的混合物A和S3中得到的混合物B,发酵20h,干燥,即得到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具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复硝酚钠30份、壳聚糖15份、腐殖酸20份、鱼腾根粉12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均为103CFU/g。所述鱼藤根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将干燥的鱼藤根粉碎至200目,加入90%的有机溶剂水溶液浸泡提取5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鱼藤根粉,所述鱼藤根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8。上述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复硝酚钠30份、壳聚糖15份、腐殖酸20份、鱼腾根粉12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地衣芽孢杆菌2份;S2、将S1中称取的腐殖酸和复硝酚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S3、将S1中称取的壳聚糖和鱼藤根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复硝酚钠20~30份、壳聚糖15~20份、腐殖酸15~20份、鱼藤根粉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2~5份、地衣芽孢杆菌2~5份;/n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均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复硝酚钠20~30份、壳聚糖15~20份、腐殖酸15~20份、鱼藤根粉10~15份、枯草芽孢杆菌2~5份、地衣芽孢杆菌2~5份;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均为103~105CFU/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复硝酚钠25份、壳聚糖20份、腐殖酸15份、鱼藤根粉10份、枯草芽孢杆菌5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藤根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将干燥的鱼藤根粉碎至100~200目,加入90%的有机溶剂水溶液浸泡提取3~5次,每次2~4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鱼藤根粉,所述鱼藤根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4~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保湿固沙植被促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国梅王海明刘思博李子钦薛艳林撒多文丁海君狄彩霞孙林慕宗杰房永雨赵金梅乌尼尔斯琴贾明张英支庆祥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