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6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包括回料装置、上壳、连接螺母、连接螺栓、进料斗、下壳、粉碎轴、端盖螺钉、油孔端盖、锤片、刀夹、键、端盖、分离装置、筛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扩大了粉碎机的内腔,新增了回料装置,使粒径不满足要求、需要回到粉碎腔进行再次粉碎的粗粒可直接通过回料装置迅速回到粉碎腔,不会干扰粉碎物料经上壳分离装置抛至筛片的工作过程,大大提高了粉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秸秆粉碎机,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属于饲料加工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兴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其应用与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秸秆应用于制作饲料,不但可以减少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火灾隐患,而且向畜牧业输送大量的饲草料,可以减轻草场负担,保护草原生态,促进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经济效益来看,秸秆在饲料方面的利用相比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工业原料化的利用,具有易操作、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因此,形成秸秆饲料的经济产业链,对促进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构建生态农林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秸秆粉碎机在秸秆制成饲料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人工粉碎,秸秆粉碎机在秸秆粉碎处理中具有生产率高、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秸秆粉碎机的使用不但可以提高秸秆粉碎质量,还可以提高后续制粒效率。目前存在的秸秆粉碎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粉碎腔较小,物料容易堆积在粉碎腔底部;筛片水平放置,容易被未粉碎完全的粗粒将其堵塞;粒径过大不满足要求、需要回到粉碎腔进行再次粉碎的粗粒不能直接重回粉碎腔,严重干扰了粉碎物料经分离装置抛至筛片的工作过程,使秸秆粉碎效率大幅度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优化秸秆粉碎机的结构,提高秸秆粉碎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秸秆粉粒的生产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目前饲料加工机械
中,秸秆粉碎机物料易堆积在粉碎腔底部,粗粒容易堵塞筛孔,需要回到粉碎腔进行再次粉碎的粗粒不能直接重回粉碎腔,降低粉碎效率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料装置、上壳、连接螺母、连接螺栓、进料斗、下壳、粉碎轴、端盖螺钉、油孔端盖、锤片、刀夹、键、端盖、分离装置、筛网;所述回料装置上下两侧均布4个螺纹孔,回料装置的上侧通过螺钉与分离装置连接,回料装置的下侧通过螺钉与上壳相连,上壳顶部有分离装置,分离装置末端通过螺钉安装了筛网,上壳下边缘有6个大小相等的螺纹孔,通过连接螺母、连接螺栓的配合与下壳连接,下壳上有进料斗连接口,连接口的边缘有螺纹孔,可通过螺钉与进料斗连接;所述粉碎轴上套有9个刀夹,每个刀夹的四边均打有螺纹孔,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与锤片连接,9个刀夹均分成3组,每组有3个刀夹12个锤片,且每组锤片之间间隔30度,锤片与刀夹均位于上壳与下壳的内腔,粉碎轴上留有键槽,通过键将9个刀夹固定在粉碎轴上;所述粉碎轴的长端安装有可进行轴承加油的油孔端盖,油孔端盖上打有6个螺纹孔,通过端盖螺钉分别与上壳、下壳相接,粉碎轴的短端安装有端盖,端盖上打有6个螺纹孔,通过端盖螺钉分别与上壳、下壳的另一端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在上壳上增加了分离装置,使秸秆粉碎机可容纳的物料量增多,物料不易堆积在粉碎腔底部。(3)将筛网位置由水平调整为竖直,使其不易被未粉碎完全的粗粒堵塞。(4)筛网安装在粉碎机分离装置外侧,拆卸方便,易于更换。(5)新增了回料装置,粒径不满足要求、需要回到粉碎腔进行再次粉碎的粗粒可直接通过回料装置迅速回到粉碎室,不会干扰粉碎物料经上壳分离装置抛至筛片的工作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粉碎效率;(6)将进料斗连接口做了相应调整,位置适当降低,更便于接收初步粉碎的秸秆物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回料装置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上壳与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刀夹与锤片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刀夹、锤片与粉碎轴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粉碎轴的键槽与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回料装置、2-上壳、3-连接螺母、4-连接螺栓、5-进料斗、6-下壳、7-粉碎轴、8-端盖螺钉、9-油孔端盖、10-锤片、11-刀夹、12-键、13-端盖、14-分离装置、15-筛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料装置1、上壳2、连接螺母3、连接螺栓4、进料斗5、下壳6、粉碎轴7、端盖螺钉8、油孔端盖9、锤片10、刀夹11、键12、端盖13、分离装置14、筛网15;所述回料装置1上下两侧均布4个螺纹孔,回料装置1的上侧通过螺钉与分离装置14连接,回料装置1的下侧通过螺钉与上壳2相连,上壳2顶部有分离装置14,分离装置14末端通过螺钉安装了筛网15,上壳2下边缘有6个大小相等的螺纹孔,通过连接螺母3、连接螺栓4的配合与下壳6连接,下壳6上有进料斗连接口,连接口的边缘有螺纹孔,可通过螺钉与进料斗5连接;所述粉碎轴7上套有9个刀夹11,每个刀夹11的四边均打有螺纹孔,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与锤片10连接,粉碎轴7上留有键槽,通过键12将9个刀夹11固定在粉碎轴7上,锤片10与刀夹11均位于上壳2与下壳6的内腔;所述粉碎轴7的长端安装有可进行轴承加油的油孔端盖9,油孔端盖9上打有6个螺纹孔,通过端盖螺钉8分别与上壳2、下壳6相接,粉碎轴7的短端安装有端盖13,端盖13上打有6个螺纹孔,通过端盖螺钉8分别与上壳2、下壳6的另一端相接。农作物秸秆经初步粉碎后,通过秸秆粉碎机的进料斗5喂入粉碎腔,在粉碎腔内与高速旋转的锤片10发生击打而破碎,因离心力的作用被抛至粉碎腔壁进行碰撞,进一步被粉碎,并且在气流带动下,秸秆碎粒沿着粉碎轴7外沿,连续不断地经过刀夹11、锤片10的击打、碰撞、摩擦,粒径不断变小。粉碎后的秸秆粒因受粉碎轴7离心压力和风机的抽吸力而迅速的通过上壳2的分离装置14,穿过筛网15被输送到储料仓或储料袋中。在粉碎腔内经锤片10击打后,未粉碎完全的秸秆粒,由于粒径过大,在筛网15处不能穿过筛孔输出,则通过回料装置1迅速进入粉碎腔内进一步进行粉碎。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料装置(1)、上壳(2)、连接螺母(3)、连接螺栓(4)、进料斗(5)、下壳(6)、粉碎轴(7)、端盖螺钉(8)、油孔端盖(9)、锤片(10)、刀夹(11)、键(12)、端盖(13)、分离装置(14)、筛网(15);/n所述回料装置(1)上下两侧均布4个螺纹孔,回料装置(1)的上侧通过螺钉与分离装置(14)连接,回料装置(1)的下侧通过螺钉与上壳(2)相连,上壳(2)顶部有分离装置(14),分离装置(14)末端通过螺钉安装了筛网(15),上壳(2)下边缘有6个大小相等的螺纹孔,通过连接螺母(3)、连接螺栓(4)的配合与下壳(6)连接,下壳(6)上有进料斗连接口,连接口的边缘有螺纹孔,可通过螺钉与进料斗(5)连接;/n所述粉碎轴(7)上套有9个刀夹(11),每个刀夹(11)的四边均打有螺纹孔,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与锤片(10)连接,粉碎轴(7)上留有键槽,通过键(12)将9个刀夹(11)固定在粉碎轴(7)上,锤片(10)与刀夹(11)均位于上壳(2)与下壳(6)的内腔;/n所述粉碎轴(7)的长端安装有可进行轴承加油的油孔端盖(9),油孔端盖(9)上打有6个螺纹孔,通过端盖螺钉(8)分别与上壳(2)、下壳(6)相接,粉碎轴(7)的短端安装有端盖(13),端盖(13)上打有6个螺纹孔,通过端盖螺钉(8)分别与上壳(2)、下壳(6)的另一端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回料式秸秆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料装置(1)、上壳(2)、连接螺母(3)、连接螺栓(4)、进料斗(5)、下壳(6)、粉碎轴(7)、端盖螺钉(8)、油孔端盖(9)、锤片(10)、刀夹(11)、键(12)、端盖(13)、分离装置(14)、筛网(15);
所述回料装置(1)上下两侧均布4个螺纹孔,回料装置(1)的上侧通过螺钉与分离装置(14)连接,回料装置(1)的下侧通过螺钉与上壳(2)相连,上壳(2)顶部有分离装置(14),分离装置(14)末端通过螺钉安装了筛网(15),上壳(2)下边缘有6个大小相等的螺纹孔,通过连接螺母(3)、连接螺栓(4)的配合与下壳(6)连接,下壳(6)上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茂华张亨通葛艳艳周爽陈骞汪开鑫王伟臣张伟李亦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