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131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包括:剪穗;扦插;插后管理;插后5~7d即活棵;经20~25d,待扦插苗长出新叶和须根,为使秧苗整齐可对秧苗进行修剪,35~40d后即可定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于潮汐式穴盘育苗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支撑件的可升降,防止穴盘基质过湿,造成秧苗病害发生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无性繁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马兰又名马兰头、鸡儿肠、鱼鳅草等,原产亚洲南部及东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菊科马兰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以嫩叶供食用,嫩茎叶清香,全株入药,有消食除湿之功效。人工栽培马兰多为分株栽种。每年春季或秋季均可进行,春季栽种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采收结束的植株连根挖出,剪去地下部多余的老根,把已有根的侧芽连同一段老根切下,移栽到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5cm,每穴栽3~4株,踏紧浇足水,5~7d即活棵。秋季栽种于8~9月进行,挖取地下宿根,地上部留10~15cm,剪去老枝及衰老的根系,其方法同春季。马兰分株繁殖的方式,出苗速度较慢,不利于规模化快速培育马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申请公布号为CN109362546A的无土扦插育苗及栽培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较快大批量获得幼苗,但是在该技术方案通过喷洒的方式为扦插后的叶片进行水肥管理,但水肥供应的均匀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扦插的方式育苗配合潮汐式灌溉,幼苗的均匀性好,培育时间缩短。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剪穗;取长度为3至5cm,具有2~3片叶的马兰植株茎段,浸泡消毒;步骤二、扦插;将插穗插入装有育苗基质的穴盘;将穴盘置于种植床;<br>步骤三、插后管理;马兰扦插育苗的棚内温度条件为:白天20℃至22℃;夜间10℃至15℃;采用潮汐式灌溉保持育苗基质湿润;插后5~7d即活棵;经20~25d,待扦插苗长出新叶和须根,为了保证秧苗定植时整齐一致,可对秧苗进行修剪。35~40d后即可定植。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插穗的消毒溶液包括以下物质:剪好的插穗用百菌清或多菌灵600~800倍液浸泡消毒。将剪好的插穗用上述浓度的消毒液对插穗消毒,减少育苗病害。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插穗入土深度以其长度的1/3;如果插穗入土太浅,苗易倒伏;插后叶面再喷500倍液多菌灵溶液。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5%。本专利技术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低,不利于成活,太高容易产生病害。优选所述步骤三中潮汐式灌溉的工艺条件:将种植床中通入水后,将种植有马兰的穴盘下移至水中浸泡;待基质全部润湿后,将穴盘上移后,将种植床中的水放出。通过上述方式,水肥能同时均匀地到达每个穴盘的底部,保证株间基质吸收水肥的均匀性、一致性,进而确保幼苗生长的整齐性,避免穴盘基质过湿,造成秧苗发病甚至死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装置,该专利技术防止潮汐式灌溉过程中排水不彻底,避免种植床内残留水,保证潮汐式灌溉的均匀,提高育苗的均匀性。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装置,包括用于盛水的种植床,驱动组件,种植床内有可竖直方向升降的支撑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转动杆、滑轨和联动件;每一转动杆装有电机;转动杆穿过均匀设置种植床同侧的联动件,联动件通过滑轨安装于种植床侧壁;转动杆转动一周驱动联动件下降和升起复位;支撑件与联动件连接,联动件带动支撑件上下移动。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浮动开关组件和控制电机启动和停止的PLC控制单元;浮动开关组件包括浮球,竖直设置的安装筒以及开关杆;所述浮球处于种植床底部,浮球上端连有一开关杆,安装筒内部装有一光电开关;所述浮球因液位上下移动带动开关杆启动或者关闭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信号连通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控制电机的启动或者停止。本专利技术通过浮动开关组件开关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控制启动电机转动;当种植床内逐渐加入水,浮球受到浮力上浮带动开关杆上移挡住光电开关,PLC控制单元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联动件和支撑件向下移动,支撑件上的穴盘浸入至水中,当基质润湿后,打开种植槽的出水开关,种植槽内液位降低,浮球随液位下降而逐渐降低至种植床底部,浮球带动开关杆位置下移,光电开关未被遮挡,此时光电信号传递至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控制电机转动,带动摆放有穴盘的支撑件上移,穴盘距离种植床底面有一定距离,避免穴盘与种植床底部接触。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筒内下部装有一限位件,所述开关杆穿过所述限位件。保证开关杆的移动轨迹为竖直方向,与光电开关有效配合。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件中部设有一长条通孔,通孔竖直方向相对的两侧面设有等长度的第一齿,相应的,穿过通孔的位置处转动杆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齿,电机驱动转动杆第二齿与第一齿接触驱动联动件上下移动。本专利技术中转动杆一侧非对称设置的第二齿,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先与靠近侧壁一侧的第一齿接触配合将联动件压下,从而带动支撑件下移;转动杆上的第二齿在向上转动时第二齿驱动联动件靠近支撑件一侧的第一齿而实现联动件的上移,带动支撑件上移;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转动杆上一侧设置多组第二齿,分别与对应联动件通孔相对两侧设置的第一齿配合完成联动件的上升和下降,联动件上升和下降的距离可控,避免种植床底部因各种原因积水而对穴盘中秧苗过度浸泡。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有漏水孔。本专利技术防止水在支撑件表面聚集,增加支撑件重量,不利于种植床的有效排水,造成秧苗浸水过度,造成秧苗烂根或者生长不均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取长度为3至5cm,具有2~3片叶的马兰植株茎段经浸泡消毒后扦插与穴盘,将穴盘放置于种植床,一方面保证大棚内具有马兰生长所需的温度,另一方面对扦插有马兰的穴盘进行潮汐式灌溉,保证株间基质吸收水肥的均匀性、一致性,进而确保幼苗生长的整齐性,降低大棚空气湿度,减少植株病害发生;利于短时间获得大小均匀的马兰秧苗;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马兰潮汐式灌溉均匀性,灌溉时间,灌溉用量可控,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当种植床内通入一定量的水后,启动电机,支撑件下移至种植床底部,穴盘浸泡在种植床内;当浸泡时间达到时,将种植床中的水排出后,启动电机将支撑件升起至支撑件和穴盘下方距离,避免种植床底部因排水不彻底造成部分积水过分浸润基质,避免育苗不均匀或者烂根的出现;本专利技术田间管理可控性好,本专利技术育苗均匀,病虫害少,且育苗天数较短。;本专利技术在育苗过程中水肥能同时均匀地到达每个穴盘的底部,保证株间基质吸收水肥的均匀性、一致性,进而确保幼苗生长的整齐性:同时,降低设施环境空气湿度,减少植株病害发生,降低劳动成本。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开关组件关闭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浮动开关组件启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系统图。图中:种植床1;驱动组件2;电机21;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剪穗;/n取长度为3至5cm,具有2~3片叶的马兰植株茎段,浸泡消毒;/n步骤二、扦插;/n将插穗插入装有育苗基质的穴盘;将穴盘置于种植床;/n步骤三、插后管理;/n马兰扦插育苗的棚内温度条件为:白天20℃至22℃;夜间10℃至15℃;采用潮汐式灌溉保持育苗基质湿润;/n插后5~7d即活棵;/n经20~25d,待扦插苗长出新叶和须根;/n35~40d后即可定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剪穗;
取长度为3至5cm,具有2~3片叶的马兰植株茎段,浸泡消毒;
步骤二、扦插;
将插穗插入装有育苗基质的穴盘;将穴盘置于种植床;
步骤三、插后管理;
马兰扦插育苗的棚内温度条件为:白天20℃至22℃;夜间10℃至15℃;采用潮汐式灌溉保持育苗基质湿润;
插后5~7d即活棵;
经20~25d,待扦插苗长出新叶和须根;
35~40d后即可定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插穗的消毒溶液包括以下物质:
剪好的插穗用百菌清或多菌灵600~800倍液浸泡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插穗入土深度以其长度的1/3;
插后叶面再喷500倍液多菌灵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兰潮汐式穴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潮汐式灌溉的工艺条件:
将种植床中通入水后,将种植有马兰的穴盘下移至水中浸泡;
待基质全部润湿后,将穴盘上移后,将种植床中的水放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马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繁荣盛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