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17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EMI屏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具有柔性的导热透波层、吸波层以及橡胶薄膜层,导热透波层的厚度大小为100~200μm,吸波层的厚度大小为300~500μm,橡胶薄膜层的厚度大小为50~100μm,导热透波层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形成,吸波层采用高磁导率铁氧体材质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吸波片吸收电磁波的效率,提高了散热性能,使得热量可快速及时的散发出去,延长了使用寿命及性能稳定性,且厚度薄、重量轻及具有柔软性,吸波片柔软可弯曲不破裂,方便裁剪,可加工成各种尺寸和形状,适应于狭小空间,以利粘贴于较薄的电子产品上,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
本技术涉及EMI屏蔽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对外界的干扰,称为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波会与电子元件作用,产生被干扰现象。吸波片,是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一类材料,将这种材料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可吸收电磁波的电磁辐射,能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在工程应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还要求它具有质量轻、耐温、耐湿、抗腐蚀等性能。然而,目前现有的吸波片存在对电磁波的吸收率低的问题,导致吸波片抑制电磁波干扰的效果不够理想,且散热性能不够理想,吸收电磁波转化的热量不能够及时快速散发出去,影响吸波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旨在解决现有的吸波片电磁波吸收率低抑制电磁波干扰的效果不够理想,且散热效果不够理想,影响吸波片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具有柔性的导热透波层、吸波层以及橡胶薄膜层,所述导热透波层的厚度大小为100~200μm,所述吸波层的厚度大小为300~500μm,所述橡胶薄膜层的厚度大小为50~100μm,所述导热透波层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形成,所述吸波层采用高磁导率铁氧体材质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透波层与吸波层之间以及吸波层与橡胶薄膜层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一粘胶层,所述导热透波层与吸波层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层粘接固定连接,所述吸波层与橡胶薄膜层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层粘接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胶层的表面凹设有多个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吸波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聚脂薄膜层、消泡薄膜层、防沉薄膜层以及润滑薄膜层。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分别设置在所述聚脂薄膜层与消泡薄膜层、消泡薄膜层与防沉薄膜层以及防沉薄膜层与润滑薄膜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薄膜层的上表面并排的凹设有多个散热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凹槽的深度大小为50~100μm。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大小为10~50μm。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高磁导率铁氧体吸波层,有效将电磁波能量转变成热能,阻绝电磁波干扰,可宽频吸收电磁波,吸波效率高,无一般导电材料阻隔电磁波所造成的反射、绕射以及爬行等现象,提高了吸波片整体的散热性能,使得热量可快速及时的散发出去,延长了吸波片的使用寿命及性能稳定性,且吸波片厚度薄、重量轻及具有柔软性,吸波片柔软可弯曲不破裂,方便裁剪,可加工成各种尺寸和形状,适应于狭小空间,以利粘贴于较薄的电子产品上,屏蔽电磁干扰,抑制电磁辐射,防止微波器件及设备的电磁干扰、电磁波辐射及波形整形,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的吸波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的橡胶薄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的第一粘胶层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具有柔性的导热透波层10、吸波层20以及橡胶薄膜层30,所述导热透波层10的厚度大小为100~200μm,所述吸波层20的厚度大小为300~500μm,所述橡胶薄膜层30的厚度大小为50~100μm,所述导热透波层10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形成,所述吸波层20采用高磁导率铁氧体材质形成。具体地,所述导热透波层10能有效透过电磁波且几乎不改变电磁波的性质。具体地,吸波层20采用的高磁导率铁氧体材质具有吸收频段高、吸收率高、匹配厚度薄等特点,可吸收泄露的电磁辐射,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从低磁导向高磁导方向传播的规律,利用高磁导率铁氧体引导电磁波,通过电磁共振,大量吸收电磁波的辐射能量,再通过耦合把电磁波的能量转变成热能,从而达到吸收周围环境电磁波,抑制电磁波干扰和电磁辐射的目的。具体地,所述导热透波层10与吸波层20之间以及吸波层20与橡胶薄膜层30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一粘胶层40,所述导热透波层10与吸波层20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层40粘接固定连接,所述吸波层20与橡胶薄膜层30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层40粘接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粘胶层40的表面凹设有多个透气孔41,提高了散热效果,使得热量可技术快速的散发出去,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具体地,所述吸波层2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聚脂薄膜层21、消泡薄膜层22、防沉薄膜层23以及润滑薄膜层24。具体地,还包括第二粘胶层25,所述第二粘胶层25分别设置在所述聚脂薄膜层21与消泡薄膜层22、消泡薄膜层22与防沉薄膜层23以及防沉薄膜层23与润滑薄膜层24之间,所述聚脂薄膜层21、消泡薄膜层22、防沉薄膜层23以及润滑薄膜层24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二粘胶层25粘接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橡胶薄膜层30的上表面并排的凹设有多个散热凹槽31,由于吸波片在使用中大量吸收电磁波,会导致温度升高,散热凹槽31提高了吸波片的散热效果,避免了热量的过于集中,有利于热量快速及时的扩散出去,也避免由于温升导致膜片变形或脱离,提高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使橡胶薄膜层30与第一粘胶层的贴合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具有柔性的导热透波层、吸波层以及橡胶薄膜层,所述导热透波层的厚度大小为100~200μm,所述吸波层的厚度大小为300~500μm,所述橡胶薄膜层的厚度大小为50~100μm,所述导热透波层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形成,所述吸波层采用高磁导率铁氧体材质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具有柔性的导热透波层、吸波层以及橡胶薄膜层,所述导热透波层的厚度大小为100~200μm,所述吸波层的厚度大小为300~500μm,所述橡胶薄膜层的厚度大小为50~100μm,所述导热透波层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形成,所述吸波层采用高磁导率铁氧体材质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透波层与吸波层之间以及吸波层与橡胶薄膜层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一粘胶层,所述导热透波层与吸波层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层粘接固定连接,所述吸波层与橡胶薄膜层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层粘接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胶层的表面凹设有多个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吸波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昊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