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065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数据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模块、GIS操作机构或LCU柜;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局放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局放传感器,电源从GIS操作机构或LCU柜获取,通过无线发送数据,使用方便,适合大面积推广,有效避免电池取电无线传输导致的局放检测率低、以及传统局放在线实施工作量大的弊端,采用此装置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工作效率,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为变电站综合智能监测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内GIS高压设备局放检测
,尤其涉及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电气一次设备制造有了较大发展,GIS变电站设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是以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将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绝缘盘子、电流和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缆终端等模块,以积木式结构组合在一起,并全部封闭在金属壳体内的组合开关设备。相对于传统的空气绝缘的开关设备,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安全性能好、可靠性高、检修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建设的迅猛发展,GIS被广泛使用。GIS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而要保证GIS的安全运行,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其的检测工作。由于GIS内的场强很高,当设备内部存在一些缺陷时,就会在运行中发生局部放电,并激发出超高频电磁波和声波信号。GIS绝缘故障的发生,主要是在产品生产、现场安装以及运行操作等过程中,GIS气室内部留下缺陷而导致运行中故障的发生。同时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使用时,定期对其内部的局部放电进行检测,对保障其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的内部局部放电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目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正在逐步应用,针对不同的电气设备和不同用户的需求,现有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中的传感器,分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有线传输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无线传输就省了线路的铺设工作;然而无线传输需要安装电池才能供应智能传感器工作,这样系统上线后需定期更换电池,增加了工作量,不支持连续采集,正常运行时采集间隔一般为12小时或24小时,且一般采用固定50Hz频率,图谱绘制有时不够准确,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数据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模块、GIS操作机构或LCU柜;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局放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分析处理数据采集模块得到的数字信号中的脉冲信息,并利用脉冲信息生成局部放电相位PRPD谱图数据;所述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保存处理后的数据;所述数据无线传输模块与接收端连接提供数据结果;所述供电模块从GIS操作机构或LCU柜获取电源,同时获得电网频率同步信号,保证整个系统可靠运行。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无线传输模块通过BLE低功耗蓝牙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保存处理后的数据,当智能传感器与站端监测模块通信故障时,监测数据不会中断,也不会丢失,将在通信恢复后自动补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智能局放传感器,电源从GIS操作机构或LCU柜获取,通过无线发送数据,使用方便,适合大面积推广,有效避免电池取电无线传输导致的局放检测率低、以及传统局放在线实施工作量大的弊端,采用此装置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工作效率,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为变电站综合智能监测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的供电及数据处理过程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的部署连接;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的实际部署图。图中:1数据采集模块、2数据处理模块、3存储模块、4数据无线传输模块、5接收端、6供电模块、7GIS操作机构或LCU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2、存储模块3、数据无线传输模块4、供电模块6、GIS操作机构或LCU柜7;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获取局放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支持连续采集,正常运行时采集间隔可设置得很短。数据处理模块2与数据采集模块1连接,用于分析处理数据采集模块1得到的数字信号中的脉冲信息,并利用脉冲信息生成局部放电相位PRPD谱图数据;存储模块3与数据处理模块2连接,用于保存处理后的数据;数据无线传输模块4与接收端5连接提供数据结果;供电模块6从GIS操作机构或LCU柜7获取电源,同时获得电网频率同步信号,保证整个系统可靠运行。供电模块6从GIS操作机构或LCU柜7获取电源,同时获得电网频率同步信号,兼顾快速部署和实时的检测,保证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系统上线后免维护,不需要定期更换电池。供电模块6留有接口便于从GIS操作机构或LCU柜7获取电源。进一步地,数据无线传输模块4通过BLE低功耗蓝牙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进一步地,存储模块3与数据处理模块2连接,用于保存处理后的数据,当智能传感器与站端监测模块通信故障时,监测数据不会中断,也不会丢失,将在通信恢复后自动补传。本技术的智能局放传感器,电源从GIS操作机构或LCU柜获取,通过无线发送数据,使用方便,适合大面积推广,有效避免电池取电无线传输导致的局放检测率低、以及传统局放在线实施工作量大的弊端,采用此装置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工作效率,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为变电站综合智能监测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2)、存储模块(3)、数据无线传输模块(4)、供电模块(6)、GIS操作机构或LCU柜(7);/n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获取局放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n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与数据采集模块(1)连接,用于分析处理数据采集模块(1)得到的数字信号中的脉冲信息,并利用脉冲信息生成局部放电相位PRPD谱图数据;/n所述存储模块(3)与数据处理模块(2)连接,用于保存处理后的数据;/n所述数据无线传输模块(4)与接收端(5)连接提供数据结果;/n所述供电模块(6)从GIS操作机构或LCU柜(7)获取电源,同时获得电网频率同步信号,保证整个系统可靠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GIS一次融合的智能局放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2)、存储模块(3)、数据无线传输模块(4)、供电模块(6)、GIS操作机构或LCU柜(7);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用于获取局放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与数据采集模块(1)连接,用于分析处理数据采集模块(1)得到的数字信号中的脉冲信息,并利用脉冲信息生成局部放电相位PRPD谱图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道义赵洪义胡勇钱大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格鲁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