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地质雷达天线人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913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地质雷达天线人工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杆、活动梁和天线箱体,活动梁的一端与天线箱体的中立板连接、中部与支撑杆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把手,天线箱体的内部设有与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间隙配合且与中立板平行的内置板,内置板的内侧与中立板通过至少两根均布的缓冲弹簧连接,天线箱体的内部放置有位于内置板外侧且向外与隧道衬砌墙壁接触的雷达天线,上顶板和下底板的边缘安装有与隧道衬砌墙壁接触且转轴位置固定的行走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活动梁将天线箱体托在隧道衬砌墙壁上,还通过支撑杆对活动梁进行支撑,支撑杆还为活动梁提供支点,运用杠杆原理,托起天线箱体比较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地质雷达天线人工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内二次衬砌无损检测的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地质雷达天线人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隧道工程中,完成衬砌之后,需要对衬砌质量进行检测,其重要的检测手段就是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无损检测。目前,在现场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需要至少两名操作人员来做检测,其中一名操作员负责控制电脑软件收集信息,另一名操作员负责手举雷达天线,将天线紧贴隧道衬砌墙壁上,然后推着天线沿检测方向直线行走,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雷达天线与隧道衬砌墙壁的密贴全靠操作员用手托举,这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以我公司瑞典MALA公司生产的500MHz的天线为例,其重量约为5kg,操作员连续托举5分钟后,必须进行短暂的休息或者换人托举,方可继续进行检测;甚至出现由于耐力不足,天线未能紧贴隧道衬砌,导致需要重新检测(2)由于隧道拱腰具有一定的高度,在检测该位置时,需要借助升降台车或者装载车进行检测。由于是人工托举天线进行检测,调节幅度很有限,一但车辆行进路线出现偏离,便很难保证天线与衬砌墙壁紧贴,影响检测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地质雷达天线人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活动梁和天线箱体,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天线箱体为一侧开口且包括中立板、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的空腔结构,所述活动梁的一端与天线箱体的中立板连接、中部与支撑杆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天线箱体的内部设有与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间隙配合且与中立板平行的内置板,所述内置板的内侧与中立板通过至少两根均布的缓冲弹簧连接,所述天线箱体的内部放置有位于内置板外侧且向外与隧道衬砌墙壁接触的雷达天线,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底板的边缘安装有与隧道衬砌墙壁接触且转轴位置固定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杆的中心线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地质雷达天线人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活动梁和天线箱体,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天线箱体为一侧开口且包括中立板、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的空腔结构,所述活动梁的一端与天线箱体的中立板连接、中部与支撑杆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天线箱体的内部设有与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间隙配合且与中立板平行的内置板,所述内置板的内侧与中立板通过至少两根均布的缓冲弹簧连接,所述天线箱体的内部放置有位于内置板外侧且向外与隧道衬砌墙壁接触的雷达天线,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底板的边缘安装有与隧道衬砌墙壁接触且转轴位置固定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杆的中心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地质雷达天线人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立板的外侧固定有耳板,所述活动梁与所述耳板通过销轴铰接,所述耳板上设有弧心在销轴的轴线上的弧形长孔,所述活动梁上设有与弧形长孔配合且安装有锁紧螺栓的螺纹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生华苏艺凡龚明子曹宇鹏连雅萍颜剑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厦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