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86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包括:壳体、底板和双金属片,壳体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与底板固定连接,壳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出部,凸出部的顶部固设有双金属片,凸出部内设有竖直通孔,竖直通孔中穿插有顶杆,底板的一端设置一号端子,一号端子的一端连接有弹片,弹片上设置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底板的另一端设置二号端子且二号端子与一号端子互为对称,二号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第三触点与第二触点抵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体积较小,可以适用在小型或是微型的电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
技术介绍
由于双金属片温控器控温较准确、电气性能优良、制作简单和价廉实用,被广泛应用于小家电、电机、整流设备和日用电器之中,其用途主要用于调温、控温及过热保护等。目前的温控器通常是将双金属片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用来保护其内部的双金属片或其他电子元件,温控器工作的原理是外界的温度先通过空气传递到壳体,再由壳体传递到壳体内部的空气中,使双金属片接收热量,从而产生变形位移,使触点离合,达到接通、断开电路和控制温度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类温控器中的双金属片是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温度传递慢,使得双金属片感温速度较慢,另外,这类温控器的体积也较大,不能适应小型或微型的电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包括:壳体、底板和双金属片,所述壳体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顶部固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凸出部内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中穿插有顶杆,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一号端子,所述一号端子的一端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上设置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二号端子且二号端子与一号端子互为对称,所述二号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与第二触点抵接配合,所述第一触点设置在弹片的中间位置,所述竖直通孔位于第一触点的正上方,所述顶杆位于双金属片与第一触点之间且顶杆刚好顶住双金属片和第一触点。本技术通过将双金属片设置于暴露在壳体外的位置,使其能够直接与空气接触,使双金属片对外界的温度变化更为敏感,提高感温灵敏度;一号端子与二号端子之间通过弹片实现电路连接或是断开电路,弹片一端固设在一号端子上,弹片上的第二触点与二号端子上的第三触点抵接配合,使弹片与二号端子之间连接配合方式更加紧密,有效地改善了触点间的接触电阻不良问题,且有利于端子散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与底板之间通过在两端嵌入铆钉进行固定连接,铆钉分别穿过一号端子和二号端子。优选的是,所述双金属片通过金属盖固定在凸出部顶部,所述凸出部内还设有凹槽。优选的是,所述双金属片呈圆形的凹陷状。优选的是,所述双金属片的直径为6mm,厚度为0.07mm。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与底板固定后的高度不超过7.5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双金属片暴露在温控器壳体之外,使其能够直接与空气接触,使双金属片对外界的温度变化更为敏感,提高感温灵敏度。2、本技术的体积较小,可以适用在小型或是微型的电器中。3、本技术中的双金属片直径和厚度都较小,感温效果更加明显,对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更快。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的侧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底板,2-壳体,3-双金属片,4-一号端子,5-二号端子,6-凸出部,7-竖直通孔,8-顶杆,9-凹槽,10-金属盖,11-铆钉,12-弹片,13-第一触点,14-第二触点,15-第三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包括:壳体2、底板1和双金属片3,壳体2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且与底板1固定连接,壳体2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出部6,凸出部6的顶部固设有双金属片3,凸出部6内设有竖直通孔7,竖直通孔7中穿插有顶杆8,底板1的一端设置一号端子4,一号端子4的一端连接有弹片12,弹片12上设置第一触点13和第二触点14,底板1的另一端设置二号端子5且二号端子5与一号端子4互为对称,二号端子5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15,第三触点15与第二触点14抵接配合,第一触点13设置在弹片的中间位置,竖直通孔7位于第一触点13的正上方,顶杆8位于双金属片3与第一触点13之间且顶杆8刚好顶住双金属片3和第一触点13。进一步地,双金属片3通过金属盖10固定在凸出部6的顶部,凸出部6内还设有凹槽9。进一步地,双金属片3呈圆形的凹陷状。双金属片3设置呈圆形的凹陷状目的在于使其与凹槽9配合,即在双金属片3发生变形位移时能够向凹槽9中凹陷。进一步地,双金属片3的直径为6mm,厚度为0.07mm。双金属片3的直径与厚度都达到一个较小的尺寸,目的是使双金属片3的感温效果更加明显,反应速度更快。进一步地,壳体2与底板1固定后的高度不超过7.55mm,即本技术水平放置时的一个高度值。这样保证了本技术的整体体积可以达到较小的程度,可以适配小型或微型的电器。壳体2与底板1通过在两端嵌入铆钉11进行固定连接,铆钉11分别穿过一号端子4和二号端子5,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省去不必要的接线与部件,仅依靠两个端子之间通过弹片12配合即能实现电路连接或是断开电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小巧,更适用于小型或微型的电器。双金属片3为圆形的凹陷状结构,凸出部6内设置凹槽9,当双金属片3因感受到外界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而发生变形时,双金属片3会向凹槽9中凹陷,使得双金属片3压迫顶杆8向下竖直运动,顶杆8再推动弹片12上的第一触点13,使得第二触点14与第三触点15得以分离,此时一号端子4与二号端子5之间的电路就断开连接;当外界温度下降到双金属片3的设定温度值以下时,双金属片3就会恢复成原状,顶杆8的上部不再受双金属片3的压迫,并在弹片12的弹性作用下向上移动,直至第二触点14再次与第三触点15抵接,此时一号端子4与二号端子5之间电路重新接通。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板和双金属片,所述壳体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顶部固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凸出部内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中穿插有顶杆,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一号端子,所述一号端子的一端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上设置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二号端子且二号端子与一号端子互为对称,所述二号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与第二触点抵接配合,所述第一触点设置在弹片的中间位置,所述竖直通孔位于第一触点的正上方,所述顶杆位于双金属片与第一触点之间且顶杆刚好顶住双金属片和第一触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式双金属片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板和双金属片,所述壳体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顶部固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凸出部内设有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中穿插有顶杆,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一号端子,所述一号端子的一端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上设置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二号端子且二号端子与一号端子互为对称,所述二号端子的一端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三触点与第二触点抵接配合,所述第一触点设置在弹片的中间位置,所述竖直通孔位于第一触点的正上方,所述顶杆位于双金属片与第一触点之间且顶杆刚好顶住双金属片和第一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士春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