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177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包括识别装置和中控器,识别装置的内部固定设置中控器,通过人力压制吸盘并排空吸盘与待安装面之间的空气后,将整个识别装置固定在待安装面上,安装方式简单,能够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安装需求,无需打孔上螺丝,识别器安装板设置为环形的锯齿板状结构,每个锯齿板的外壁均固定安装烟感器,有效缩短烟雾感应的路径,增大烟雾的感应范围,提高装置灵敏度,中控器控制电磁阀开启,蓄水箱中的水由内出水管流出到环流管中汇聚,环流管设置为水平的粗管结构,有效防止多个内出水管同时进水对环流管的管壁造成的压力,增加管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监测
,具体为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监测是通过智能终端、通信网络、数据信息处理和虚拟软件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能源的监测和管理过程,使得使用者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监测对象的信息,在能源监测过程中,尤其是能源开采过程中,为实现安全事故的及时警报,通常在井下安装一系列的警报识别系统,现有的警报识别装置大多采用螺丝固定,安装时需要对待安装面进行打孔,操作复杂,安装不便,且采集方向固定,采集对象的感应路径不一,灵敏度大大降低,在警报后的喷淋急救过程中,需要将水管管路与喷淋结构相接,井下作业环境差,管路铺设艰难,使用不便,水管管路直接与喷淋结构相接,对喷淋管的管壁造成很大压力,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具备安装简单,灵敏度好,管道的使用寿命更长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警报识别装置大多采用螺丝固定,安装时需要对待安装面进行打孔,操作复杂,安装不便,且采集方向固定,采集对象的感应路径不一,灵敏度大大降低,在警报后的喷淋急救过程中,需要将水管管路与喷淋结构相接,井下作业环境差,管路铺设艰难,使用不便,水管管路直接与喷淋结构相接,对喷淋管的管壁造成很大压力,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包括识别装置和中控器,识别装置的内部固定设置中控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机构和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固定设置在安装机构上,安装机构包括吸盘、外罩壳、内罩壳、识别器安装板、充电口和蓄电池,吸盘固定在外罩壳的外壁上,外罩壳的顶部固定设置识别器安装板,识别器安装板的内侧等角度环形设置三个充电口,充电口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蓄电池固定在内罩壳的内壁上,内罩壳的外壁与外罩壳卡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喷淋机构相接;喷淋机构包括进水管、蓄水箱、电磁阀、内出水管、环流管和外出水管,进水管与蓄水箱连通,蓄水箱的顶部与内出水管的一端相接,内出水管上固定安装电磁阀,内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外罩壳与环流管连通,环流管的内壁等距设置多个外出水管。优选的,所述识别器安装板设置为环形的锯齿板状结构,每个锯齿板上均固定安装烟感器。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端部通过螺纹与端盖相接。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固定在内罩壳的内壁上,内罩壳设置为空心结构。优选的,所述中控器固定在内罩壳的内部,中控器通过两组导线分别与蓄电池和电磁阀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智能识别报警系统,通过人力压制吸盘并排空吸盘与待安装面之间的空气后,将整个识别装置固定在待安装面上,安装方式简单,能够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安装需求,无需打孔上螺丝。2、本智能识别报警系统,识别器安装板设置为环形的锯齿板状结构,每个锯齿板的外壁均固定安装烟感器,有效缩短烟雾感应的路径,增大烟雾的感应范围,提高装置灵敏度。3、本智能识别报警系统,通过中控器控制电磁阀开启,蓄水箱中的水由内出水管流出到环流管中汇聚,无需另外铺设水管管路,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顶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底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图中:1、识别装置;11、安装机构;111、吸盘;112、外罩壳;113、内罩壳;114、识别器安装板;115、充电口;116、蓄电池;12、喷淋机构;121、进水管;122、蓄水箱;123、电磁阀;124、内出水管;125、环流管;126、外出水管;127、端盖;2、中控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包括识别装置1和中控器2,识别装置1的内部固定设置中控器2。请参阅图1-3,识别装置1包括安装机构11和喷淋机构12,喷淋机构12固定设置在安装机构11上,安装机构11包括吸盘111、外罩壳112、内罩壳113、识别器安装板114、充电口115和蓄电池116,吸盘11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使用时擦干待安装面表面的残余水分,保持待安装面的干燥洁净后,通过人力压制吸盘111并排空吸盘111与待安装面之间的空气后,将整个识别装置1固定在待安装面上,安装方式简单,能够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安装需求,无需打孔上螺丝,吸盘111固定在外罩壳112的外壁上,外罩壳112的顶部固定设置识别器安装板114,识别器安装板114设置为环形的锯齿板状结构,每个锯齿板的外壁均固定安装烟感器,有效缩短烟雾感应的路径,增大烟雾的感应范围(角度),提高装置灵敏度,识别器安装板114的内侧等角度环形设置三个充电口115,充电口1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16电性连接,蓄电池116固定在内罩壳113的内壁上,内罩壳113的外壁与外罩壳112卡接,蓄电池116通过导线与喷淋机构12相接;喷淋机构12包括进水管121、蓄水箱122、电磁阀123、内出水管124、环流管125和外出水管126,进水管121的端部通过螺纹与端盖127相接,进水管121与蓄水箱122连通,蓄水箱122的顶部与内出水管124的一端相接,内出水管124上固定安装电磁阀123,内出水管124的另一端穿过外罩壳112与环流管125连通,环流管125的内壁等距设置多个外出水管126,蓄水箱122固定在内罩壳113的内壁上,内罩壳113设置为空心结构,中控器2固定在内罩壳113的内部,中控器2通过两组导线分别与蓄电池116和电磁阀123电性连接,使用前通过进水管121对蓄水箱122进行蓄水,当锯齿板上安装的任一烟感器感应到外界环境的烟雾时,烟感器通过导线与中控器2相接,中控器2控制电磁阀123开启,蓄水箱122中的水由内出水管124流出到环流管125中汇聚,环流管125设置为水平的粗管结构,有效防止多个内出水管124同时进水对环流管125的管壁造成的压力,增加管道的使用寿命,在环流管125汇聚后的水由外出水管126流出,使用时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在外出水管126上安装不同孔径的喷淋头。工作原理:吸盘11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使用时擦干待安装面表面的残余水分,保持待安装面的干燥洁净后,通过人力压制吸盘111并排空吸盘111与待安装面之间的空气后,将整个识别装置1固定在待安装面上,识别器安装板114设置为环形的锯齿板状结构,每个锯齿板的外壁均固定安装烟感器,当锯齿板上安装的任一烟感器感应到外界环境的烟雾时,中控器2控制电磁阀123开启,蓄水箱122中的水由内出水管124流出到环流管125中汇聚,在环流管125汇聚后的水由外出水管126流出,使用时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在外出水管126上安装不同孔径的喷淋头。综上所述:本智能识别报警系统,通过人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包括识别装置(1)和中控器(2),识别装置(1)的内部固定设置中控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1)包括安装机构(11)和喷淋机构(12),喷淋机构(12)固定设置在安装机构(11)上,所述安装机构(11)包括吸盘(111)、外罩壳(112)、内罩壳(113)、识别器安装板(114)、充电口(115)和蓄电池(116),吸盘(111)固定在外罩壳(112)的外壁上,外罩壳(112)的顶部固定设置识别器安装板(114),识别器安装板(114)的内侧等角度环形设置三个充电口(115),充电口(1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16)电性连接,蓄电池(116)固定在内罩壳(113)的内壁上,内罩壳(113)的外壁与外罩壳(112)卡接,蓄电池(116)通过导线与喷淋机构(12)相接;所述喷淋机构(12)包括进水管(121)、蓄水箱(122)、电磁阀(123)、内出水管(124)、环流管(125)和外出水管(126),进水管(121)与蓄水箱(122)连通,蓄水箱(122)的顶部与内出水管(124)的一端相接,内出水管(124)上固定安装电磁阀(123),内出水管(124)的另一端穿过外罩壳(112)与环流管(125)连通,环流管(125)的内壁等距设置多个外出水管(1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识别报警系统,包括识别装置(1)和中控器(2),识别装置(1)的内部固定设置中控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1)包括安装机构(11)和喷淋机构(12),喷淋机构(12)固定设置在安装机构(11)上,所述安装机构(11)包括吸盘(111)、外罩壳(112)、内罩壳(113)、识别器安装板(114)、充电口(115)和蓄电池(116),吸盘(111)固定在外罩壳(112)的外壁上,外罩壳(112)的顶部固定设置识别器安装板(114),识别器安装板(114)的内侧等角度环形设置三个充电口(115),充电口(1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16)电性连接,蓄电池(116)固定在内罩壳(113)的内壁上,内罩壳(113)的外壁与外罩壳(112)卡接,蓄电池(116)通过导线与喷淋机构(12)相接;所述喷淋机构(12)包括进水管(121)、蓄水箱(122)、电磁阀(123)、内出水管(124)、环流管(125)和外出水管(126),进水管(121)与蓄水箱(122)连通,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婷郭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研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