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苑乐专利>正文

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70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包括收纳箱体和阅片基板,所述收纳箱体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收纳箱体两侧的前部均沿同一横向转动配合有翻转组件,两个所述翻转组件之间水平固定有所述阅片基板,且所述阅片基板位于所述收纳箱体内;所述阅片基板的后部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配合有压片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簧弹力将柔性压板收紧在阅片基板的方式能够快速将样片贴附固定在阅片基板表面,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通过连接杆沿调节槽滑移的方式能够快速调节柔性压板的位置,进而来适应装夹不同大小的样片至阅片基板的中间位置,提升了装置的使用通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
本技术涉及CT科室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CT科室在日常诊断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X光照射拍片等,以便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更为精确的诊断,CT科室的X光片均是洗出后贴放在阅片装置上,由CT科室医生对患处进行判断与研究,而目前阅片装置一般采用固定在科室墙面的设置方式,固定样片时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同时也有采用简单的放置在科室桌面的设置方式,极不稳固且闲置不使用时会占用较大的桌面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通过压簧弹力将柔性压板收紧在阅片基板的方式能够快速将样片贴附固定在阅片基板表面,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通过连接杆沿调节槽滑移的方式能够快速调节柔性压板的位置,进而来适应装夹不同大小的样片至阅片基板的中间位置,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包括收纳箱体和阅片基板,所述收纳箱体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收纳箱体两侧的前部均沿同一横向转动配合有翻转组件,两个所述翻转组件之间水平固定有所述阅片基板,且所述阅片基板位于所述收纳箱体内;所述阅片基板的后部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配合有压片组件,且所述压片组件的上部底面与所述阅片基板顶面贴合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箱体底面周围固定安装有多个橡胶材质的防滑底垫,所述阅片基板为透明亚克力板,所述阅片基板的中间位置嵌装固定有具有发光功能的灯板。作为优选,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螺柱和锁紧螺母,所述螺柱沿横向设置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收纳箱体侧部转动配合,两个所述螺柱伸入所述收纳箱体的端部与所述阅片基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柱伸出所述收纳箱体的部分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锁紧螺母,且所述锁紧螺母的端面顶紧在所述收纳箱体外侧。作为优选,所述螺柱伸出所述收纳箱体的外端均固定有手轮,且所述手轮表面开设防滑纹。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槽均为腰型通槽,且两个所述调节槽对称分布。作为优选,所述压片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柔性压板,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调节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之间水平固定有所述柔性压板,且所述柔性压板的底面与所述阅片基板的顶面贴合接触,所述连接杆伸出所述调节槽底面的部分外侧间隙配合有压簧,所述压簧顶端固定有套环,且所述套环与所述连接杆间隙配合,所述压簧底端固定有端板,且所述端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杆底端。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压板为橡胶板,所述压簧初始处于压缩状态。采用上述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初始时,所述压簧处于压缩状态,则通过所述压簧压缩时的弹力能够将所述连接杆顶端的所述柔性压板收紧在所述阅片基板顶面,同时由于所述锁紧螺母顶紧在所述收纳箱体的外侧,从而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收纳箱体外侧面之间的静摩擦力能够锁止所述螺柱的转动,进而锁止所述阅片基板水平位于所述收纳箱体内的收纳状态,确保了所述阅片基板闲置时能够以水平的状态收入所述收纳箱体内进行暂存,避免了占用较大的桌面空间,在使用时,将所述收纳箱体平放在科室桌面,后同时拧松两个所述锁紧螺母离开所述收纳箱体外侧,之后即可通过手持所述手轮拧动所述螺柱绕所述收纳箱体侧部转动的方式将所述阅片基板翻转至竖立状态,当所述阅片基板至竖立状态后单手保持所述螺柱不转,后拧动所述锁紧螺母再次顶紧至所述收纳箱体外侧来锁止所述螺柱的转动,确保了所述阅片基板在阅片过程中的稳固竖立,先根据待查阅的检查样片大小规格调节所述柔性压板的位置,确保所述柔性压板压紧检查样片顶部边缘的同时检查样片位于所述阅片基板中间位置,调节方式为:通过所述套环沿所述连接杆向靠近所述端板滑移的方式进一步压缩所述压簧,保持所述套环的位置并沿向前伸所述连接杆,所述柔性压板随即离开所述阅片基板前面,之后即可通过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调节槽滑移的方式调节所述柔性压板的位置,当所述柔性压板调节到位后将检查样片的顶部边缘至与所述柔性压板和所述阅片基板之间并松开所述套环,所述压簧随即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并通过弹力将所述柔性压板收紧在所述阅片基板表面,检查样片随即由于顶部边缘被压紧而固定在所述阅片基板前面,后续可通过所述阅片基板嵌装的所述灯板发光的方式点亮检查样片来进行查阅观察,同时由于所述阅片板体为透明材质,也可通过在所述阅片基板背面点灯的方式照亮检查样片来进行查阅观察,操作简单方便。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压簧弹力将柔性压板收紧在阅片基板的方式能够快速将样片贴附固定在阅片基板表面,操作简单方便,同时通过连接杆沿调节槽滑移的方式能够快速调节柔性压板的位置,进而来适应装夹不同大小的样片至阅片基板的中间位置,提升了装置的使用通用范围;2、通过螺柱绕收纳箱体侧面旋转的方式能够带动阅片基板快速翻转至竖立的使用状态或水平的收纳状态并通过锁紧螺母快速锁止,从而既确保了阅片基板阅片过程中的稳固竖立,也确保了阅片基板闲置时能够以水平的状态收入收纳箱体内进行暂存,避免了占用较大的桌面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剖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翻转组件;101、手轮;102、螺柱;103、锁紧螺母;2、阅片基板;201、调节槽;3、收纳箱体;301、防滑底垫;4、压片组件;401、柔性压板;402、套环;403、连接杆;404、压簧;405、端板;5、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包括收纳箱体3和阅片基板2,收纳箱体3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收纳箱体3两侧的前部均沿同一横向转动配合有翻转组件1,两个翻转组件1之间水平固定有阅片基板2,且阅片基板2位于收纳箱体3内。阅片基板2的后部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开设有调节槽201,调节槽201内滑动配合有压片组件4,且压片组件4的上部底面与阅片基板2顶面贴合接触。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收纳箱体3底面周围固定安装有多个橡胶材质的防滑底垫301,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多个防滑底垫301的设置来将收纳箱体3平稳的放置在科室桌面,阅片基板2为透明亚克力板,以便阅片基板2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阅片基板2的中间位置嵌装固定有具有发光功能的灯板5,如此设置,便于通过灯板5发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包括收纳箱体和阅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体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收纳箱体两侧的前部均沿同一横向转动配合有翻转组件,两个所述翻转组件之间水平固定有所述阅片基板,且所述阅片基板位于所述收纳箱体内;/n所述阅片基板的后部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配合有压片组件,且所述压片组件的上部底面与所述阅片基板顶面贴合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包括收纳箱体和阅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体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收纳箱体两侧的前部均沿同一横向转动配合有翻转组件,两个所述翻转组件之间水平固定有所述阅片基板,且所述阅片基板位于所述收纳箱体内;
所述阅片基板的后部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配合有压片组件,且所述压片组件的上部底面与所述阅片基板顶面贴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体底面周围固定安装有多个橡胶材质的防滑底垫,所述阅片基板为透明亚克力板,所述阅片基板的中间位置嵌装固定有具有发光功能的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CT科室用阅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螺柱和锁紧螺母,所述螺柱沿横向设置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收纳箱体侧部转动配合,两个所述螺柱伸入所述收纳箱体的端部与所述阅片基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柱伸出所述收纳箱体的部分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锁紧螺母,且所述锁紧螺母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乐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苑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