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与供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66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与供电设备,其中的处理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源、第一开关单元、控制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可调电流源单元与电压检测单元;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串联连接于第二电压源与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源;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经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为安全隐患与危险的避开提供依据。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便于在一个较大的对地阻抗跨度内,准确确定当前对地阻抗所处的对地阻抗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与供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源供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与供电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中,可包括用电设备与供电设备,供电设备能够借助可插拨的线缆或固定连接的线缆连接用电设备。现有相关技术中,供电设备对外供电之前,难以获悉对外连接的负载的大小,若负载过低(例如发生短路或微短路),则容易导致接口高温甚至燃烧造成事故,若所接入对象存在汗水等液体,则其阻抗虽然不低,但长期保持电压输出的话,会加速线缆中电源脚与地脚的金属腐蚀,进一步的,腐蚀会导致接触阻抗变大从而产生接口处发热聚集,严重时会导致接口变形或烧毁。该负载可视作电源供电端的对地阻抗。可见,现有的供电设备中,易于因未提前获悉电源供电端的对地阻抗而产生安全隐患与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与供电设备,以解决易产生安全隐患与危险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包括设于第一电压源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可调电流源单元与电压检测单元;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串联连接于第二电压源与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源;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经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以检测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所处的电压范围,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以通过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调整所述第二电压源输出至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流的电流值。可选的,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参考电压,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的用于调整所述参考电压的电压值的一端还连接所述比较器用于受控调整所述参考电压的电压值的一端。可选的,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采用电流源。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采用场效应管。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压源是自所述第一电压源产生的。可选的,所述电源输出端为USBTypeC接口的电源输出端。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采用能够隔离高压的模拟开关。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与供电设备的信息处理电路连接,或者: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供电设备的信息处理电路集成在一起。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本技术提供的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与供电设备中,能够在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时(即电源供电端未以所需的较高电压对外供电时),利用电压较小的第二电压源对电源供电端进行供电,并在供电时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对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进行检测,进而,可为对地阻抗的检测提供依据。可见,本技术可在第一电压源对外供电之前检测到对地阻抗,从而有利于防止对地阻抗异常时依旧对外供电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与危险,为安全隐患与危险的避开提供依据。同时,本技术中,由于可调电流源单元可受控于控制单元,通过调整第二电压源输出至电源供电端的电流,可便于在一个较大的对地阻抗跨度内,准确确定当前对地阻抗所处的对地阻抗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的构造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压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与电源输出端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的构造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电压源;12-第一开关单元;13-电源输出端;14-控制单元;15-电压检测单元;151-比较器;16-第二电压源;17-可调电流源单元;18-第二开关单元;100-供电设备;200-接入电路;Isrc-电流源;VIN-第一电压源;VDD-第二电压源;VOUT-电源输出端;VCON-电源脚;Switch-模拟开关;FET-场效应管;Comp-比较器;Rload-负载阻抗;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对地阻抗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对地阻抗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的构造示意图一。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处理电路,可以为一颗集成的芯片或一颗集成芯片内部的一个功能模块,任意能满足以下描述的电路,均不脱离本实施例的描述。该处理电路可理解为是供电设备中的电路。同时,本实施例也不排除其分布于不同设备中的情形。请参考图1,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包括设于第一电压源11与所述电源输出端13的第一开关单元12。其可理解为现有相关技术中针对于电源供电端的电路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中还可串联和/或并联其他器件,只要满足以上描述,不论是否配置了其他器件,均不脱离本实施例的描述。其中的电源输出端13,可理解为:若处理电路应用于供电设备,则该电源供电端13可以是固定或可分离地连接线缆或用电设备的一端(例如也可理解为是供电设备的电源脚),该电源输出端13的构造可根据供电方式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可以是USBTypeC接口。其中的第一开关单元12,可以为任意能够实现导通与关断的器件,例如可以是场效应管,其也可表征为FET,其为Fiel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包括设于第一电压源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第一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电源输出端的对地阻抗所处的对地阻抗范围的控制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可调电流源单元与电压检测单元;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串联连接于第二电压源与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源;/n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经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以检测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所处的电压范围,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n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n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以通过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调整所述第二电压源输出至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流的电流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输出端的处理电路,包括设于第一电压源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第一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电源输出端的对地阻抗所处的对地阻抗范围的控制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可调电流源单元与电压检测单元;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串联连接于第二电压源与所述电源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源;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经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以检测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所处的电压范围,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
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以通过所述可调电流源单元调整所述第二电压源输出至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流的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参考电压,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用于调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爻火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